所以,陶桂蘭沒有任何的糾結,如今的自己只有跟著主子,才能找到自己的價值。也能給家人以驕傲。
“嗯,我也是,我們都只有跟著主子,才能挺直腰板,才能被那些男人敬重,看著他們羨慕的看著我們沖在前面殺韃子,我就很驕傲。要是沒有主子,你我都死了成白骨了,還能有今天的痛快?”
姚寶兒也是一樣,這里被韃子糟蹋過的絕大多數是少女,僅僅少數女人是結過婚的女人,大概有十四個,而這十四個當中有八個留下了孩子。
陶桂蘭和姚寶兒她們這些沒有嫁人的女子,現在都毫無疑問的選擇跟隨主子。她們經過這么多事,也經過這樣痛快的廝殺,更經過那些男人敬重自己的目光,她們當中真的沒有人再有強烈想死的念頭了,而追隨主子的念頭卻是根深蒂固了。
這些沒結婚的女子選擇起來沒有糾結,但那十四個結婚的女人現在犯難了。想留下來,又怕自己男人輕視自己,怕被周圍的人在心里嘲笑自己不要臉的賴在男人身邊。而有孩子的女子更怕因為自己留下,而讓自己孩子活在被人指點之中。
青瑤已經知道了她們絕大多數再次跟家貴領了槍,心里舒了口氣,這些女人能做的這樣也不容易,她們不愿留下來,而選擇跟隨自己,也是她們對自己的信任。以后,她們也是自己的親兵了。
而對于另外十四個女人的顧慮,青瑤還是管了,將這十四個女人叫到一起,跟她們說出鼓勵的話來:“你們曾經的恥辱,不是你們自己愿意的,你們才是被害人,現在,你們能親手殺了那些韃子,比得上榆林任何一個邊軍和其他軍戶,所以,你們不必在意他人的目光,最關鍵的還是你們自己。
你們都捫心自問,你們跟著我這段時間是白過的?你們每一個人難道還是以前那個弱不禁風的女人?你們難道還是需要靠著男人才能被養活的女人?
不是!你們每一個人都可以養活你們自己,每一個人都可以上馬殺韃子,你們可以做到任何男人可以做到的事,為何你們不能挺起腰板?
如果你們想留在這里,你們大可不必對你們的男人小心翼翼,男人如果體貼你們,他們只會更加疼惜你們。
如果,你們的男人還是輕視你們,周圍的人還是輕視你們,你們隨時都可以回到山寨找我們。
記住了,我們什么時候都是你們的靠山,所以,你們還有退路,還有我給你們留的退路,現在,你們各自依著自己的本心,想留下來跟你們家人一起的,我期望你們留下來的每一個人都不要忘記,你們曾經是令韃子聞風喪膽的軍人。什么時候都不要丟了軍人的尊嚴。沒有誰能給軍人套上枷鎖,除非你們自己給自己上了枷鎖。
好了,你們各自好好決定,不急,我們暫時還不會離開這里,錫伯部落跟我們榆林還有不少事宜沒有完成。等那邊的漢人回來,等莫漢把戰馬給我們,等我們雙方建立互市都還有一段時間,這一段時間,你們也好好看清楚你們的男人。都給我記著,什么時候也不要丟了我們山寨女騎兵的氣勢!”
青瑤的話,給這十幾個女人極大的鼓勵。更給了她們依靠,她們還有后路,即使留下來可能會被自己男人看輕,即使可能會被周圍的人輕視,她們隨時還可以回到山寨。沒了后顧之憂的她們,心敞亮起來。
莫漢回到自己部落,也是要跟青瑤一樣,說服自己族人,臣服于青瑤這個新主子,本來這些人對青瑤的人恨之入骨,但是,莫漢說了最為打動他們的話。就是他們的新主子不僅僅是要他們臣服,還會打開榆林跟錫伯之間的互市,到了冬季暴風雪的時候,主子也說了會幫他們度過。
而他們如果不答應的話,面臨的就是滅族之禍,想想那段時間,部落過的是什么日子?吃不好,睡不好,連方便都提心吊膽的。而那些騎兵神出鬼沒,手持火槍,想殺誰對著就是一槍。而他們呢?連人家影子都沒撲到一個,族人一個一個的死去,他們卻都安然無恙,最關鍵是人家有先進的火槍,而他們沒有,就只能被人家這么虐殺。
莫漢這樣一分析,族人也漸漸安靜下來,不叫著報仇了,畢竟活著的人比死去的人更為重要,還有就是人家的火槍端著,你拿什么去報仇?人家給你機會臣服就算是恩賜了,要是大漠部落之間的爭奪,時常勝者是屠盡對方男人,搶光對方女人,再看看青瑤這個新主子,其實還是很仁慈了,沒有殺盡他們男人,更沒有搶走他們一個女人,別的就不提了,就沖人家給自己部落活路,就足以讓人折服。
不得不說莫漢也是一代俊杰,能在大事件面前保持理智,哪怕他為了族人能向一個少年跪下。而回到族人面前,他也能把族人安撫住,接受對青瑤這個新主子的臣服。
接下來就是莫漢把部落里的漢人奴隸全部送回到榆林這里。青瑤一看,這么多的漢人,莫漢說總數將近十萬。青瑤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狠狠的瞪了莫漢一眼,奶媽的,奴役了我們同胞這么多人?
莫漢被青瑤這一眼瞪得心虛,舔著笑臉:“青少主子,這些漢人全是我們從別的部落解救出來的,他們身上的刑都不是我們族人做的,請主子明察。”
青瑤看著莫漢這個漢子心虛的樣,也不說他了,以前的事也計較不起來,現在他都臣服自己了,還糾結過去不是叫這個漢子為難么?看他那個狗腿樣!
這些漢人不是從榆林這邊被掠到草原做奴隸的,他們是各個地方的漢人,有的是定邊的,有的是靖邊的,有的還是寧夏那邊的,還有山西的,河北的,甘肅的,都有,關鍵是這些韃子跟大明接壤的地方實在太多,而大明的邊軍全是擺設,做門面的。大明能算得上是軍人最多就是錦州和山海關的邊軍。他們要面對的不是韃子,而是女真。
這些漢人得救后,少數人還是選擇回家找親人,但是,大多數都要求留下來。留下來的人數有七萬多人,其中四萬全是女人,一萬是年紀偏大的男人,還有就是身體受了刑,不是缺了耳朵就是沒有鼻子的男人。只有兩萬是二十歲左右的青壯。這些人不但是身體上傷痕累累,心里上也是傷痕累累。他們自覺的沒有臉面回家見家人,而選擇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