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姨娘一個人這么辛苦趕回來,你就見見她吧!”青問為馬文君求情。
“你以后少見她,她心術不正,我從不知道她的心還是這樣想的,能把你妹妹青瑤往死里逼,能憑著青琦懷孕,把我不放在眼里,連我們全家回杭州她也能無動于衷,從那時候起,她就不配做孟府的人,爹已經是看在你的面上,給她名分,給她一個院子,其余的不必多說,你也好自為之,別被她蠱惑。”
孟子方也是有脾氣的,尤其是上一次家逢巨變的情況下,馬文君能不顧自己,不顧孟府跟青問,而賴在青琦那邊,其目的自己到現在要是還不明白,就是木頭腦袋了。
慧芝嫁給自己這么多年,無論做什么都為了自己,也為了孟府,全然沒有為她自己,可現在馬文君得了平妻位置還不夠,還妄想慧芝嫡妻的位置?簡直癡人做夢,要不是慧芝隱晦提醒自己,自己到今天還不能看透這個不安分的女人。
孟子方這一次不但是對馬文君極度失望,就是對青琦也是非常失望,能在那樣的情況下,不顧孟府,不顧姐妹,把青瑤往死了逼?
還有青琦做事太沒有道義,慧芝辛苦養大她,給她嫡女高貴的名分,她到得勢的時候,還是給慧芝難堪,這當時自己看著不覺得,現在回頭想想,青琦做的確實不孝。
如今她已不是自己家女兒,而是皇太后侄子的妾,至于她會怎么過,孟子方也操不了這個心了。一想到這么多年這么乖巧的女兒變得那樣牟利,孟子方始終不能釋懷。
青問被孟子方的話嚇著了,一時間呆愣愣的,自己姨娘在爹眼里已經是這樣了?
“爹,你聽聽姨娘的解釋,她留在妹妹那邊也是逼不得已的,懷胎后妹妹十分緊張害怕,尤其是皇太后那么看重孩子,姨娘也是怕妹妹出意外,可就是這樣,妹妹還是出了意外,被人害死了孩子,還惹的皇太后發怒,也惹的忠信國公爺發怒。
爹,妹妹之所以會成為忠信國公府的妾,也是她為了我們孟府才進的宮,姨娘心疼妹妹為妾的遭遇,才會想到仔細看護妹妹,畢竟妹妹能母憑子貴當上妻,也是我們孟府的榮譽啊!”
青問果然還是想著為自己姨娘跟爹細細解釋,期盼爹能見見姨娘。
“這些是馬文君和你說的?那她有沒有說,當時我們收到進宮的請帖的時候,并不想讓青琦進宮,而是想讓青琦裝病躲過去。
可是你姨娘不顧我們的意思,帶著青琦回馬家,死活不肯回來,等你爹親自上門的時候,青琦竟然能當著那么多人的面,說要進宮,說不能給孟府帶來什么禍事等等,說的很是大義凜然,我跟你爹當時還是被感動了,還當自己生了一個能顧全大局的女兒。
現在回頭想想,當時怕是她早就存了要當瑞王妃的想法,才不顧我們的阻攔,一定要進宮的。而她當時是怎么知道進宮的事,應該也是馬文君攛掇的,她們兩個一門心思的要攀高枝,一個想做瑞王妃,一個想做嫡妻。兩人才會這樣堅決要進宮的,甚至把已經死去的馬文良都叫到一邊給她們說情。
你再回頭想想,我們那一次進香的時候遇到褚思蓉跟瑞王的時候,我已經叮囑青琦不要出來見人,可她偏偏還是出來給瑞王行禮,惹了褚思蓉,這才為孟府跟瑞王結了嫌隙。而當時青瑤沒有我的吩咐,卻穩穩當當的坐在轎子里,你現在回想一下,是不是這樣?
這說明了什么?說明了青琦早就存了要做瑞王妃的念頭,不過是沒有跟我們說,那一天進宮的千金那么多,為什么她會離開那些千金獨自去那么偏僻的宮殿,到被人污了才知道喊人?
為什么?要不是她心里有鬼,她會這么不明不白的從一個嫡女做了人家的妾?她自己這樣被污了都知道好好活著,哪怕是做妾也要活著,可她知道青瑤被搶親之后,是如何逼迫青瑤的?而當時青瑤不過是被搶親,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找回來,項家跟我們孟府有仇,可以潑青瑤臟水,可是她呢?
她是怎么做的,你還記得吧?她恨不得讓全京城的人都知道青瑤被人污了,逼著青瑤不是死就是出家為尼,還是用那樣大義凜然的話來逼青瑤,她怎么就不想想她自己是怎么被人污了的?
她從小擁有了青瑤應該擁有的名譽和地位,不是青瑤真的不孝,而是當時孟府需要有人背上不孝之名,娘沒有辦法,只能推出自己女兒背上不孝之名,只是為了全府的名譽。
娘把這些年應該給青瑤的愛護,全部給了青琦,可她是如果待青瑤的?如何維護孟府的?又如何對待我這個嫡母的?
青問,我知道你做為馬文君的兒子,作為青琦的哥哥,你想維護他們,可你也要想想,她們是不是值得你維護?她們又會不會利用你的維護做些什么見不得人事?”
喬慧芝不是不會手段,以前沒有這個意識,一切皆是按禮儀對待自己府上小妾跟子女。可現在回頭想想,自己做錯了多少?
自己不但是養了白眼狼,連自己唯一的嫡女這么多年孤單單被人恥笑,自己都不能維護她,而是把自己的愛護給了養不熟的白眼狼。而青瑤雖然也想要嫡女名分,可也沒有因為這樣就記恨自己,還在自己最需要錢的時候,能義不容辭的把她的私房錢全部拿出來救她爹。
在孟府名譽受到全京城百姓質疑的時候,青瑤能理直氣壯的跟項家算清楚那些帳,能在李傲請來圣旨的時候,把自己逐出孟府成全孟府,而自己又對青瑤付出多少?喬慧芝現在一想到這些,心里就難受的很。
今天再聽到青問這樣為馬文君求情,喬慧芝也狠心玩起了手段,對青問說的這些話,實際上是對孟子方說的,自己給孟子方從頭到尾的把孟青琦跟馬文君的事給縷縷清楚,讓他知道,他跟自己錯了,愛護的人不管孟府死活,不管家中親人。
而青瑤呢?青瑤還是五歲孩子的時候,就因為不肯裹腳就不得不背上不孝之名,被人嘲笑,到了能嫁人的時候,也是因為項家仇恨相公,把這些恨意都報復在青瑤身上,就是這樣,青琦還嫌不夠,馬文良也嫌不夠,這兩個黑了心腸的女人,從此,我就是要相公鄙視你們疏離你們。
至于青問,最好不要被我抓到什么把柄,否則,也不要怪我心狠,如今自己才知道,主母不狠心還是沒有好下場的。只要不留神,還是會被人拉下去,從今以后,自己不再跟你講禮儀了,想斗的話,就跟你好好斗一斗,別以為我不善內斗。
孟子方聽著妻子對兒子的訓斥,心里也漸漸理順了青琦為什么一定要進宮的理由。原來是這樣,當初慧芝并沒有說她曾囑咐青琦不要出來見瑞王,現在回過頭想想,這件事還就是青琦和馬文君自找的。要不然,她們如何不會羞愧?
正如慧芝說的,如果青琦能那么大義凜然的話,自己在你被污了之后,應該是以死明志的,可青琦依舊是答應做妾,在懷了孩子之后還能盛氣凌人!心術不正啊,如今才會有這樣的報應!青瑤一直坦坦蕩蕩,雖然歷經磨練,卻依舊能生出龍鳳胎,只能說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啊!青琦,如果你現在知道悔改,你一定會跟青瑤一樣,生個孩子,保你地位和名譽,都看你自己啊!
孟子方對青琦畢竟還有十幾年的父女之情,還能對青琦心軟,但對馬文君就不同了,畢竟是妾,在孟子方的眼里,妾也是下人,跟妻不能同日而語。
更何況妻子都從來為自己著想,連青瑤這個唯一的女兒都為了堵住杭州悠悠眾口,不得不背上了不孝之名,而馬文君為自己做了什么?又為孟府做了什么?從她進孟府的門,自己跟慧芝從沒虧待她,可她對青瑤,對慧芝又存了怎樣齷齪的心思?
如此不堪的女人,甚至連婷兒也比不上,婷兒自知身份卑微,從不給自己添一點麻煩,對自己任何決定,都無條件服從,可惜,就是不知道,青瑤到對把她跟青厚安排到哪兒了?
不知道怎的,孟子方忽然很想見袁婷,以前知道她靜靜的在院子里,自己可以做到不去見她,可現在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她帶著青厚去了哪兒?就是想見也無從見起。一時間,孟子方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