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彩色泥人的制作其實也叫泥塑,即用黏土塑制成各種形象的一種民間手工業制作泥人的方法,是純粹泥土的藝術,手工制作的泥塑。
泥人從線描到上色,從制模到成品,整個泥塑過程皆為手工制作,每個泥塑都是獨一無二,一線一面展現著憨厚、活潑、質樸的的風情,同時也體現著民間藝術家們的堅韌和智慧。
其中比較常見的并具有代表性的有兩種,第一種“惠山泥人。”
惠山泥人系用惠山地區一米以下的土為材料,經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其中又分為兩種類別。
“粗貨”與“細貨”兩類。
“粗貨”它大多以喜慶吉祥題材為表現內容,如大阿福、蠶貓、老壽星、漁翁等,寄托著民間祈求祥瑞、辟邪納福、豐衣足食的美好愿望,其造型粗獷簡潔,色彩明快,揮灑寫意,形神兼備。
“細貨”即手捏泥人,這類作品主要取材于傳統的戲曲人物、神話傳說、民風民俗,人物塑畫生動傳神,色彩色調秀麗明雋。對材質要求嚴格,需取當地水稻田一米深處的烏土為材料。
不管是哪一種,制作的工序都是極為復雜,有搓、揉、挑、捏、印、拍、剪、色、壓、貼、鑲、劃、扳、插、推、揩、糊、裝等技藝。
作為彩塑,彩繪技藝在整個泥人的工藝制作中占有較高的比重,因而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說。
惠山彩塑最注重配色。“紅要紅得鮮,綠要綠得嬌,白要白得凈”,才能使人看了爽朗愉快。
上彩技法一般是“從上到下,先淡后濃,先白后黑,頭發靴子到最后。”這便是惠山泥人。
第二種便是“白溝泥塑”也俗稱“白溝泥娃娃”其生產地白溝鎮更是全國舉世聞名的泥塑之鄉,泥塑在那里又稱“泥娃娃”,也叫“寸人”。
內容多以喜慶吉祥為主,泥人的制作要求工藝技巧極高,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說。
首先要先上粉底,再施彩繪,線條簡練流暢。分吹響、擺設、手捏、印模等類。
白溝泥人是用模子叩成素坯后,涂一層白粉底兒,用紅、綠、黑、藍、黃等著色、品種造型粗獷、質樸,色彩簡練、鮮艷,富于民族特色。
工藝雖然簡單,不比惠山泥人的復雜,但白溝泥塑的特點便是其制造出來的形象生動,頗為有趣,幻想。在鼎盛時期,白溝鎮做泥娃娃戶很多,現在,卻幾乎就剩胡家如今的唯一傳人了。
“除了這些,泥人的制作其實還有很多種,但云暮哥和子妍姐只是簡單的學習,我會負責教你們市面上最常見也是最基本的泥塑工序。”張恒易揚著一張小臉驕傲的對著西子妍和顧云暮說。
“其實總共只有五步,分別是:一、選泥。二、制培。三、塑造。四、陰干。五、著色。”
“但是這五步必須要學好,不然制作出來的泥人估計會奇形怪異,這起碼得需要好幾天才能夠全部學會,再加上今天時間恐怖也學不到多少了。”
西子妍想了想倒是沒問題,時間上大概也夠,但是……她扭頭看向顧云暮,他懂她的意思,開口道“沒事,本來便要在這多留幾天的,三、四天是可以的。”
蹲下身三人開始了制作,首先要進行的便是選泥,要粘性強,少沙石的粘土。
墻角邊堆著的這些基本上都是這樣的粘土,我們要做的是取泥,可以自己任意選擇,然后取適量的出來。
適量指的就是我們要塑造的事物大小所用的泥,覺得夠了就行,不過最好比原有再多拿那么一點,就差不多行了。
一邊聽著張恒易的解說,西子妍和顧云暮準備開始了行動,張恒易為方便給他倆講解也在尋找中,打算同兩人一起來做,于是開始了挑挑選選。
正想選,顧云暮卻突然頓了下站在一旁,皺眉,看起來顯然這是沒想好自己想要塑造什么?但是沒一會兒,就加入到西子妍和張恒易的行列中。
但是天已經快近黑,就在這時張老都慢悠悠的回來了,三人把選好的粘土放在一旁,只有等明天來才能接著下面的制作,于是向張老告辭。
西子妍和顧云暮一起走出了門鋪。
兩人游走在街上。
夜是寂靜的,她盯著腳下,想起這熟悉的一幕,心里突然有點難受。
也不知是因為擔憂白石英的事呢,還是在想什么,像受迷惑似的對著顧云暮輕聲說“今天謝謝你了,要不是你估計我也沒機會學習制作。”
她轉過身“其實我很喜愛這些東西,雖然我的父母卻從來都反對著我弄這些東西。我從小就是和我的外婆生活在一起的。”
“外婆會很多手藝,可能也是因為我和外婆呆久了吧,從小就很喜歡這些手藝活,在我看來,能從手里創造出各種各樣的東西,感覺就像是自己賦予了我自己創造出來的東西生命力。”她的臉上帶著溫情。
“對我來說,它們是陪伴了我日日夜夜的伙伴,而且它們能給我一種親切感,可在我父母看來我這是在玩物喪志。”興許是因為把壓在心里一直想要說的話說出,她感覺自己心里一下子舒服多了。
顧云暮也沒有說話,一直靜靜的聽著西子妍說。
“不好意思,讓你聽了那么多無趣事,好了我快到了,你回去吧,剩下的路我自己走回去,哪天我請你吃飯,好謝謝你”她停了下來,沒再說其它的。跟顧云暮道別。
風揚起他額間的碎發,他的目光望向遠方,溫潤的聲音在耳邊蕩漾開來。
“你這一生,可以不顧一切做你想做的事,只要你覺得好就行。”因為我會替你擺平一切,只為你所愿。
顧云暮并沒有說出后面這句話,只是淡淡地掃了一眼西子妍,卻是將她深深的刻在心中。轉身,離去。
西子妍恍惚了一下,回過神來,展顏露出了笑意。
第二天,他們兩人在“依稀光陰”碰面,接著昨天未完成的工序,今天才是正式的開始制作,將昨天三人取好的粘土拿出,張恒易接著開始講解。
下一步便是制培,需要把泥土經過曬、攪、過濾三步,然后制成粘土胚。這一步尤為重要,出來的形狀成型與否全看這一步。
在他們沒來之前,張恒易就早早將三人取出的粘土給曬過,所以他們可以直接開始進行下面的工序。
西子妍和顧云暮一步步的來,一邊看著張恒易的動作,一邊小心翼翼的將自己手中的粘土制作,直到粘土胚做成。
張恒易看了下兩人的粘土胚,覺得以新人的標準來看,已經是很不錯的了,顯然兩人的動手能力是很強的。
下一步便是塑造,要將自己手中的粘土胚給捏造成型。
三人忙活了幾天,總算在涂上清漆固色以后,完成了泥塑的制作。
張恒易的是一只灰兔,顧云暮的是一身奶白色的小狗,而西子妍的是一個圓滾滾的小金豬,看上去很是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