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世瑜在學子們的歡呼中走回位置,他的天字作品使得場上比分打成平局,面對乙宮學子狂熱的叫囂,壓力又來到甲宮一方。
“我來!”
甲宮學子堆里站出位白衣少年,他意氣風發的走向高案,引得在場的學子連連驚呼。
“是姜夔!“
李忠驚呼道。
趙良未見其人也未聞過其名,見周邊的人反應激烈,他疑惑的問道:”很厲害?“
李忠點了點頭,凝重的說道;”入學筆試第二名!“
“第二名?”
看著廣場中央斯斯文文的少年,趙良好奇道:“那第一名是誰?
李忠低頭沉默,隨后抬頭看向甲宮方向,目光落在坐在蘇凝旁邊的錦衣學子身上。
臺下中央,姜夔提筆沾墨,揮毫而落,沒有半分拖泥帶水,當即作詩一首。
小宦接過宣紙,大致瀏覽一番,隨后眼睛冒出亮光,對著眾人細聲讀道:”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翠易泣,紅萼無相憶。”
詩詞讀罷,滿座嘩然,眾人驚絕叫好。
姜夔所作詩詞不僅緊貼“秋冬”的主題,而且練詞考據富有深意,不愧是入學筆試第二名的學子。
不出眾人所料,博士們連連點頭毫不吝嗇贊美之詞,祭酒也把他叫上前去當面點評了一番,隨后直接把作品評為天字一等。
隨著甲宮一片歡呼,詩會比分變成七比六,甲宮七,乙宮六。
壓力的天平沉到乙宮一方,面對甲宮嘈雜紛亂的挑釁,乙宮學子們咬牙切齒,面紅耳赤,卻都無言反駁。
乙宮學子們彼此大眼瞪小眼,都希望有同堂上去拉平比分,其中不乏有幾個學子躍躍欲試,但一想到要與姜夔比詩,兩股始終不敢抬離座墊。
“快看,有人來了!”
乙宮學子抓耳撓腮之時,人群中爆發出一聲激動的吶喊,引得在座的眾人紛紛抬頭望去。
“那是陛下的儀仗!”
“是陛下!陛下要來了。“
人群中時不時傳來尖叫,學子們三五成群的站起,仰著脖子觀望,稚氣的臉上浮現出狂熱的希翼。
巍峨的東陽門城門洞開,里面走出黑壓壓一片的人群。
盡顯皇家氣派的儀仗開道,帶頭的皇帝趙恒坐在金龍高轎上,身邊跟著當朝最后權勢的三人,宰相王青若丶樞密使丁大為丶參知政事(副相)寇凖,他們身后是其他百官,趙良的父親趙元嚴和皇帝的護衛趙從郁也在其中。
趙良在黑壓壓的人群里搜索,一張熟悉的面孔閃過,隱約是尚書值方員外郎陶越。同一時刻,陶越有意無意的望著學宮人群,嘴角勾勒出道輕藐的微笑。
學宮的學子,一個個喜上眉梢,等陛下走近落座,看到正臉的時候,又是激動又是忐忑,所有人都想要在這次詩會好好表現一下,如果能得到陛下的賞識,榮華富貴觸手可及。
眾人起身行禮,歌功頌德,趙恒大手一揮,文武百官相視一笑,陸續入坐。
臺上趙恒正中而座,文武百官分別坐在他的左右二側。仆人朝文武百官桌上擺著水果美酒,學子一方的桌面則是空空蕩蕩,趙良不禁深深嘆了口氣,這身份待遇相差太大。
隨著陛下到來,詩會來到了激動人心的時刻,原先不敢上前作詩的學子陸續登場,底下坐著的學子也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幾個來回,上前學子們所作的詩,沒有一首能令祭酒和博士們滿意,僅有的幾首地字詩詞,還都是所屬甲宮。
祭酒和各個經學博士們接連搖頭,蹙眉的百官朝臺上望去,見皇帝面色不善,一個個被嚇得瑟瑟發抖。
趙良也在打量皇帝趙恒,怎奈距離太遠,只望見個大概模樣。
趙恒坐在椅子上,金袍玉帶,氣宇不凡,渾身就帶著一股子上位者的架勢。金錢丶土地丶人口,他擁有世上男人羨慕的一切。舉全國之禁軍,但凡違逆,浮尸百萬,流血萬里。
乙宮的學子們深埋額頭,像是打了敗仗失去斗志的戰士,急需一位將軍重振軍心。
緊要關頭,太子趙真睜開雙眼,瞳孔里爆發出亮麗的色彩,他面色凝重的看向趙良,似乎是在催促趙良去完成許下的承諾。
趙良搖頭,眼神示意他暫時還不想當破冰者,出風頭的任務就交給太子你吧!
太子趙真咬牙,收回目光也不廢話,只想著能在父皇面前好生表現。
既然如此,那就我先上吧!
揮開腿上的衣袍,太子雙袖朝身后一甩,氣宇軒昂的走到高案前,依次朝眾人作禮。
祭酒博士和百官看到是太子上前,臉上的愁苦一掃而去,取而代之的是喜上眉梢。
皇帝身邊的雷公公也急忙俯身提醒:“陛下,好像是太子上。。。。”
皇帝趙恒擺了擺手,打斷雷公公的話語,眼睛卻一刻也沒離開太子身上。
見太子上前,百官使勁的拍著馬屁,大聲吹噓太子才華橫溢,肯定能獲得天字一等,而夸耀的言論傳到皇帝耳中,并未使他產生半分笑意,唯有一道冷哼回應。
太子站在高案旁,筆尖接觸宣紙的一霎,他渾身爆發出股寶劍出鞘的氣勢,整個過程揮灑自如,行云流水。
“風飲雪紛紛,醉飲無故人,猶憶邊事起,攜劍下玉門。”
小宦顫抖的讀完太子所作的詩,激動的滿面潮紅,心想著此番回到內宮,定要好生吹噓吹噓。
東宋是文人治國,但并不代表東宋人不喜歡武力,東宋政府一直都想壯大軍事力量,希望能在北遼的手下奪回原本屬于自己的燕云十六州。但現實是朝廷又擔心這樣做邊軍力量太過強大,以至于威脅中央政府的統治,所以朝廷始終對軍事層面改革畏手畏腳,甚至更愿加以約束。
太子的詩讓現場群情激憤,學子們雖是少年郎,但都有一顆報國之心,都向往去到戰場奮勇殺敵,為國捐軀。而百官們誰年少不曾有過一個強國的夢想呢?只是被時間和現實掩埋掉壯志豪情罷了。
然而掩埋不是摧毀,今日他們血脈中消失的激情,又重新躁動起來,而點燃他們內心的東西,就是太子所作的詩。
祭酒博士們點頭稱贊,學子百官不約而同的叫好,雷公公偷偷用衣袖擦著模糊的眼睛,而坐在椅上的皇帝看著太子愣怔出神,仿佛看到年輕時的自己,內心不知是喜是憂。
同樣產生共鳴的趙良也很激動,望著迎面走下來的太子,他作了恭敬的手勢,表示很是欽佩。
太子微笑以對,挑著眉毛朝高案看了又看,似乎在示意不要忘記兩人的約定。
趙良攤開雙手,一臉無奈,仿佛是在說,你都這么厲害了,我還怎么脫穎而出?
太子落座后,他的作品被評為天字一等,一來一去,甲乙兩宮再次打平,詩會又一次陷入僵局。
局勢逆轉,乙宮鬧開了花,李忠和朱大頭很興奮,一直在趙良耳邊夸耀著太子的好,其他乙宮學子也是揚眉吐氣,反過來嘲諷甲宮。
趙良見局勢大好,準備上場給甲宮最后一擊,好為詩會畫一個圓滿的句號。
雙股離座,趙良半起,正欲上臺,甲宮學子中走出一人,恰好搶在了他的前面。
“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