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時分,賢王府里人來人往,身影交錯,腳步繁雜,因惠文王趙元杰一家,與恭王趙元偓一家要來同食,周王后早早對下人招呼了好久。
趙良的五叔惠文王趙元杰,熱愛書法文采斐然,是當世有名的收藏家,五叔母孟氏乃官宦出身,是江浙兩州轉運使的女兒。
六叔是恭王趙元偓,禁軍上將軍兼國公,六叔母華氏是名門望族的長女。
馬車還沒進入王府側門,就聽到五叔母的嬌聲贊揚聲音。
“呀,良兒,最近不見,又長廋了不少,快讓叔母看看。”
身著紅色月華裙的孟氏從馬車下來,蓮步走到趙良跟前,用手揉著他的臉蛋,還把他當成孩子對待。
“是長廋了不少”緊跟著下來的六叔母掩著嘴巴笑道。
趙良彎腰作揖,燦爛的抱怨道:“上學辛苦。”
五叔一家和六叔一家向來喜歡到賢王府小聚,又因他們的長子大多為官在京都以外的地區,所以都只帶上了家中的幼子。
趙元杰的小女兒萌萌噠的趙玲玲,與趙元偓的幼子熊孩子的趙生,進到王府就像步入歡樂園,蹦蹦跳跳,東奔西跑,猶如二只活蹦亂跳的小兔子。
趙良向隨之而來的叔父們行禮后,便跟在他們身后面嘮著家常,期間,六叔父趙元偓提到那夜趙良與雷公公出宮向他借令牌的事,趙良謙虛的回答是與陛下夜談太久所導致,叔父們聽后感嘆道,真是后生可畏。
經過詩會一事,趙良明顯感覺到親戚們對自己的態度有了新的轉變,在去往后堂的路上,叔母們一個勁的夸贊,還要給他介紹顯貴的姑娘,一時讓他陷于捉襟見肘的窘迫境地。
好在后堂不遠,當叔母叔父們與周王后和趙元嚴相見,話題一下就轉向了別處。
此刻,飯桌上周王后與妯娌們聊著天,趙元嚴一幫男人們也在夸著海口。仔細去聽,女人們多是談論日常生活的瑣事,男人們則是討論詩詞書畫。而對于政治,所有人都閉口不談,這是東宋為官的規矩。
吃飯本是件值得開心的事,但在正式場合和客人吃飯卻非常令趙良頭疼。被周王后要求不能狼吞虎咽,要有王室貴族風范,這等家規讓趙良吃個飯束手束腳,實在難以施展神威。
一碟碟菜被端上桌,其間不乏有色香俱全的美味佳肴,但只可惜今天的主角不是它們,而是角子。
冬日,東宋各地都有吃角子的習慣,賢王府也不例外。
角子即是面皮包和著菜肉,類似餃子的食物,角子在歷代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名稱,三國時期稱作“月牙餛飩”,南北朝時期稱“餛飩”,唐代稱為“偃月形餛飩”。
冬日吃角子簡直是一種享受,尤其是搭配紅油,再配上香醋,二者混合沾著吃,簡直不要太爽。
這次熊孩子學乖了,沒有再勸妹妹吃肉。
趙良看著趙玲玲只吃素角子,微微搖頭笑了笑,挑起盤中的珍饈一口咬下,角子特有的美味充斥味蕾,小麥味摻和著肉香,肉質嚼勁中透著嫩,味道濃郁可口。
一時間,趙良完全沉浸在了美食的海洋里,不能自拔。
也不知道李嫣今日吃的咋樣。
看著滿盤熱氣騰騰的角子,趙良嘆氣中放下筷子,想著李嫣一個人在醉夢樓,心里突然有些說不明的難受。
“三弟,可是不合口味?”坐在一旁的二哥趙旬問道。
趙良擠出一絲微笑,心不在焉道:“不是。”
“那就好。”
趙旬點點頭,收回疑惑的目光,繼續埋頭吃著碗中的角子,津津有味。
飯吃一半,王后們不知為何扯到趙良,在孟王后夸耀一番后,華氏越發的覺的才華橫溢的趙良懂事可愛,尤其是和自家那個只會調皮搗蛋的熊孩子相比來論。
華氏滿目羨慕的看向趙良,笑著和周王后打趣道,“周兒妹妹,我真羨慕你有個好兒子,那日我聽夫君回來說,良兒在詩會上的表現,可震驚了在場的所有人。”
孟氏聽到此話,也緊跟著附和:“良兒確實不錯,再長大些一定會更加有出息。”
“兩位姐姐哪里的話,良兒不聽話的很,沒你們說的那么乖。”
周王后笑得合不攏眼,沒有哪個母親不喜歡別人夸獎自己的兒子的,尤其是周王后的幾個兒子本來風評就不怎么好,終于有個兒子出息了,自然更是歡喜的不行,連連擺手說哪里哪里,可是臉上的驕傲可是掩不住的,與她們說笑不已。
趙良支著耳朵,沒聽到給他定親的事,暗中松了一口氣。
“鍋鍋!吃角角”
小蘿莉將素角子夾入趙良碗中,像一只小兔兔,張著水汪汪的大眼睛,一臉期待的看著他。
趙良對小蘿莉露出和藹的微笑,一口將角子吃入嘴中,里面的陷雖是全素,卻出人意外的好吃。
“嗯,香!玲玲真乖”
趙良豎起大拇指比了比,然后用食指刮了一下她的鼻子,一臉寵溺的模樣。
“玲玲不喜歡吃肉肉嗎?”趙良詢問道。
趙玲玲體格偏瘦,又從未沾過肉食,現在不去改善她的飲食習慣,長久以往,她的身體發育定會不良。
“嗯”趙琳琳可愛的點了點頭,毫不掩飾討厭吃肉的事實。
趙良砸吧嘴,為了小蘿莉能健康成長,他決定當一回好哥哥,于是苦口婆心的說道:“玲玲,吃肉肉呢,有很多好處,最大的好處呢,就是吃了能讓玲玲變得更加可愛,像一只兔寶寶樣。”
趙良邊說邊夾起一只肉角子,伸到小蘿莉的嘴邊,開口從喉嚨里面發出一聲:“啊……”
小蘿莉面色委屈,很不情愿的吃了一小口,而后發覺還不錯,又吃了一小口,可能是這次咬到肉餡了,面色突然變得難受,再也不肯多吃一口下去。
趙良也不再勸,怕小蘿莉留下心里陰影,當著她的面,把剩下的肉角子給吃完了。
吃完飯的趙良插不上長輩們的談話,事實上,他也不敢去主動廢話,害怕她們萬一給自己說媒,又要扯半天才能逃脫,于是早早地返回了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