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看護我的“人”
自從媽媽照著看事兒的人的方法,在我的眉心點了幾下香灰之后,我的1歲之前的生活一直很平穩,我也很乖。
我的床,是吊在房梁上的一個悠悠床,距離地面或者是炕還是很高的,就類似船一樣的床,我不曉得如何形容,但我現在清楚的記得我睡的那個悠悠床的樣子。
媽媽在外屋地做飯,我的兩位姐姐去她們的小玩伴家里玩兒。
我呢,躺在我的悠悠床上睡覺,媽媽做著飯然后看看我醒沒醒,在確認我沒醒的時候,媽媽出去小賣部買了個醋。
到了家里大門口,聽見屋子里咯咯的笑聲,媽媽心里想著,難道是三丫醒了,這醒了得哭才對,為啥還在咯咯笑。
媽媽趕緊沖進房間,一看我的一條腿被夾在吊悠悠床的繩子里,都青紫了,但是卻在笑個不停,媽媽問:三丫你在笑啥?
一歲左右的我會冒幾句話,只是不算很連貫。
我指著房間的一個地方說:爺爺爺爺。
媽媽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了半天,說哪里來的爺爺?
媽媽把我的腿趕緊從吊悠悠床的繩子中解出來,抱著我哄我,而我卻還是指著房間的一個地方叫爺爺,還作抱抱的姿勢,還叫著爺爺抱抱,然后一會兒竟然委屈的大哭。
媽媽一邊哄著我,一邊害怕,說這房間里到底有誰,這大白天的到底是誰?
待晚上,爸爸回來,媽媽就和爸說了這件事情,這孩子到底咋回事兒?
第二天一早,媽媽就去找當地會看事兒的人說了這件事情,那個看事兒的人說,沒事兒,這是保護你家三丫的“人”,你這當時不在家,三丫醒了,這要是從悠悠床上下來,就算不摔著頭也會摔著胳膊腿兒的。
這幫你看著三丫,你得謝謝人家。
媽媽說:可我不認識他啊,咋謝啊?
看事兒的說:你就念叨念叨就行,就說謝謝他幫你看孩子,這幫你看孩子的人,是跟著你家三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