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頁上面寫有日期:1967年。
這一頁,只有小男孩的照片,長相酷似床頭正上方的帥哥,看樣子,大概只有四歲。同樣笑得很燦爛,只是小男孩的門牙缺掉了兩顆。
第二頁,上面寫的是1971年。
這一頁,還是只有小男孩的照片。
第三頁,開始就多了一個女孩的照片,每一頁都寫著一個年份,而這個年份的數字是逐年增加的。
在第三頁,也就是1972年的那些照片上,小男孩依然是笑得開心,而小女孩卻顯得很拘謹,一雙大大的眼睛充滿了恐懼,穿著一一條洗得發白的裙子,看起來邋邋遢遢的。
蘇言仔細琢磨著,那女孩到底是誰,直到翻到第十頁,她才看出了一點端倪。女孩看人那詭異的眼神,除了蕭弦自己,恐怕不會有人能夠這樣看人了。
到了后面的一些照片,男孩與女孩的關系似乎越來越親密了。他們在照片下面往往寫有一些小字,比喻說:“我們在九寨溝!”“美麗的華山!”“我們第一次見到海!”“傻丫頭在泰山!”等等之類的。
而越往后,照片上的男孩子就越帥氣,仿佛是雕塑家的一件藝術品。毫無瑕疵。蘇言心想,每個女孩子見到他都會禁不住會怦然心動。尤其他那大大的笑臉,讓無法抗拒。而與他合影的蕭弦,雖然也是是個美人胚子。但相比于男孩,她就有點遜色了。蕭弦那冰冷的面孔,仿佛是一坐冰山,讓人不寒而栗。
相冊的最后一頁又回到了原點,上面只有男孩子的照片。不像之前笑得那樣開心,他的眼神里透露出來的盡是抑郁。下面還有一行小小的字:你到底去哪里了呀!“你”字上面明顯的有被水泡過的痕跡。蘇言猜測應該是淚水吧!而這上面寫的年份是1990年。“那么么這一年,男孩就應該是20歲了,而蕭弦呢,蕭弦去哪了呢?”蘇言想。
帶著疑問,她又打開了日記本。
日記本的封面有點破損了,頁面有點發黃了。但里面的字體還能看清楚。
這是一本很厚的日記本,從第一頁到最后一頁歷經了男孩5歲到20歲的光陰。
第一頁是這樣寫的:
1967年8月4日天氣下大暴雨。
今天,爸爸帶回來的一個臟兮兮的孩子,丑死了。媽媽很生氣,就跟爸爸吵架了,我們都不喜歡她,她長得真丑。
看完這一頁,蘇言隨意翻過了幾頁,這一翻就來到了1980年。
日期1980年7月8日天氣小雨。
今天,爸爸去世了,姐姐回來了。不知道為什么,我竟不想姐姐回來,我覺得姐姐變了很多。她帶回來一個黃毛小子,倆人關系很親密,整天摟摟抱抱,睡在同一個房間。
日期1980年7月10日天氣陰天。
姐姐越來越不像話了。整天欺負弦。可憐的弦,那么瘦,卻要被姐姐欺凌。姐姐變得很壞,她還不讓我和弦一起玩。今天中午,姐姐要弦洗碗,從沒有洗過碗的弦,一不小心打爛了一只碗,結果,姐姐就把弦打到眼青鼻子腫的。
日期1980年9月1日天氣晴。
姐姐真可惡,竟然不讓弦上學了。還把弦當奴婢使喚。當我對她的行為表示不滿時,她就和她老公一起打我,不給我零花錢。可憐的弦,學習成績那么好,又那么喜歡學習,竟不能繼續學習了。
蘇言翻著翻著,睡意陣陣襲來。但好奇心支撐著她繼續看下去,她迅速翻到最后幾頁。
在日記本的最后幾頁是是這樣寫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