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娛樂結束,下面切入正題。”我收起嬉笑的面孔,很嚴肅的看著他,“蘇公子,請問,你今天為什么會來這里?”
蘇梓柏一愣,隨即便反應了過來,“學生來這里,是為了能夠尋一份工以糊口。學生家里只有一位母親,如果學生只是讀書,單憑母親之力,恐怕難以支撐這個家,所以學生便來這里試試。”
我繼續盯著他,“看你的樣子,是想考個功名吧,但是你可知道,一旦在我這里工作,很有可能會耽誤你的學業。”
蘇梓柏從容一笑,淡定的說,“這個問題學生曾考慮過,考取功名,無非是為祖上爭榮。但如今學生吃不飽穿不暖,如何考取功名,所以,學生想先多賺些銀子,再做打算。”
“這么說,你打算賺夠銀子便走人了?你的這個想法對你來說很明智,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我們將你培養成為商界好手,你卻在學成之后將我們丟棄,這樣,你對得起我們嗎?”
蘇梓柏臉一紅,“這個學生也考慮過了,學生自然不能忘記公子的培養之恩。所以,如果學生真的考取了功名,一定會給公子補嘗的。界時,憑您索取所需。”
我哈哈大笑,“這樣口說無憑,還請蘇公子寫下保證書。”
蘇梓柏一愣,隨即便拿提起筆寫下了保證書。
這個保證書,竟然如同已經起草并修改過了一般,寫得很詳細。
這樣的人才,如果留不住,可是我的損失。看來我得想辦法讓他留下,安心來為我賣命才是。
“嗯,這個保證書寫得不錯。不過,你可曾想過,如果你離開了,給我們造成的損失,可是不能僅僅用財力補嘗的。”
蘇梓柏一僵,顯然也想到了這個問題,但此時卻說不出話來。看著他為難的樣子,我不禁有些想笑。
“我到是有兩個建議。第一,就是請蘇公子在臨走之前,培養一個與你相當的接班人,那么,這個保證書自然就不作數了。”我拿過保證書,在上面加了這條。“第二,所謂官商相通,蘇公子完全可以既在官,又在商,這樣既可以光宗耀祖,又可名利雙收,蘇公子不妨考慮考慮。”
蘇梓柏聽到我的話,陷入了深思。
好一會兒之后,蘇梓柏才堅定的說,“還請公子待學生同家母商量之后再作定奪。”
“當然可以。不過,在蘇公子回去之前,還請蘇公子替我選一選剩下的這些人。”我將一疊試卷交給他,并向他交待了所需職位。
蘇梓柏淡淡一笑,“這個容易。”
蘇梓柏根據評書樓的性質,以極快的速度挑好了下面的侯選人,一個賬房,兩個大堂經理。四個領班,而且挑選的人都非常令我滿意。
這樣的人才,我越發不舍得讓他走了。必要的時候,為了留住他,我可能會采取一些非常的手段了。
我瞥了下湘云熱度還未消退的臉,或者到時候,我可以利用一下湘云。
也許,不用我利用,他就會自覺留下了呢?
想到這里,我的心情大好。
接下來,便是最讓我頭痛的賢士的選拔了。對待這些自命清高的書生,稍有一點不留意,便會遭到口誅筆伐,所以我必須謹慎對待。
出的試題,我依然仿效了前世。
題目有兩個,《品三國》與《三國演義》。品,顧名思義,可評,可議,根據史實發表自己的想法。演義,則是根據史傳,融合了野史、傳奇等經過藝術加工而形成的一種小說。
以上題目自選,數量自選。可短評,也可通篇評,通篇評我只要開篇。
每個題目限字為三千,限時為一個時辰。如果選了兩個題目,則延至兩個時辰。
這次的試卷,卻讓我大感意外,沒想到這些書生竟然會寫出這樣大膽的評論。
對于《品三國》這個題目,大部分人的文章都符合了我的要求。而且論據完整,并不時加上自己的想法,頗有前世里那些講師的風范。
至于《三國演義》,寫的人很少,只有幾個人交了試卷。而且大都寫得很死板,一點也沒有體現出評書的意境。看來要這些書生去寫通俗易懂的東西,真是難為他們了。不過,到是有一個人寫得比較符合要求,文風輕松,語句詼諧,并有些諷世的意味。我看了一下名字,何青澤。
唯一令我遺憾的是,沒有一個人將兩個題目都寫了。果然術有專攻,想要找到全面的人才,很難。
對于這些書生,如果讓他們在我這評書樓里打工,一來我沒有這么多的資金來養這么多人,二來這些人恐怕也不甘心窩在我這小小的評書樓里,所以我并沒有直接聘下他們,而是讓他們成為評書樓的特約嘉賓,我會并不時的邀請他們來評書樓演講。
演講的題材,無非是評史,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大隋,唯不可評當今之事。這樣,既不會耽誤他們的學業,又使他們有機會展示才學,最后,還可以賺一點外快。
而且平時的時候,他們可以來品文堂的包間做品文指導,可以根據自己的擅長,在討論的時候可以指引品文的方向。當然這個品文指導是沒有福利的,只是在他們來聽課的時候免去他們的聽課費。
我給了他們三天的考慮時間,三天之后沒有過來答復的人,視為主動放棄。而來的人,我就會對他們進行崗位培訓。
何青澤被我單獨的留了下來。
經過觀察,我發現這個人講起話來有聲有色,而且敘述的時候喜歡加上一些肢體動作,典型的說書人的架式。這樣的人,正是我需要的。
于是,我交給了他一個任務,讓他將《三國志》改編成評書。在原有的基礎上加進一些野史,傳聞等內容,如果有需要,可以將歷史自行更改。至于這個度,就看他的把握能力了。總而言之,只要內容通俗易懂,劇情足夠吸引人就可以了。當然,我只是讓他改編了幾章,等這些編好之后,還要拿過來進行審查。
最后,是店員的選拔。
店員是最容易選擇的。做事有技巧者優先錄用。在監工里,被刷下來的不識字的人,也被安排進了這一組。
經過篩選,留下了十幾人在店里做一些服務性的工作以及雜務。
最后要準備的,就是人才的培訓。
兩天后,蘇梓柏找到了我,雖然有些猶豫,但還是答應了我的第一條要求。距離下一次的科考還有近一年時間,所以他承諾,在這段時間里替我找到一個滿意的接班人。
于是我將我這幾天整理的前世里企業管理的材料拿給他,“培訓這些人的工作就交給你了。既然人是你選的,交給你來培訓才可以因才施教,事半功倍。”
他看接過材料,翻了幾頁之后非常的驚訝,“沒想到公子對管事之法竟有這樣的見解,學生真是受教了。”
蘇梓柏將材料看完后,看我的眼光滿是崇敬,非常爽快的答應了培訓這些監工的事,并保證一定會給我培訓出來一個接班人。
培訓服務人員的任務,我交給了湘云,湘云雖然不喜說話,但是湘云練過武功,舉手投足之間自成一股氣勢,培訓的時候很有震懾力。而且湘云曾經做過大戶人家的丫鬟,再用上我的培訓教材,培訓的效果竟是出奇的好。
對于這些書生,如果沒有一些新奇的理論,恐怕難以折服這些自命清高的人,所以這些書生由我親自培訓。
到了第三天,除幾個年紀稍大些的沒來之外。剩下的書生竟然全來了。
于是,我在二樓剛剛裝修好的大講室里,給他們講了一堂示例課。
我以曹操為例,運用前世里的品文法,從各個角度,將歷史中這一奸滑的角色重新品評。當然,也加上了我的一些個人觀點和一些前世的名人的觀點。開始的時候,這些書生很是不屑。但是聽到后來,不少書生都都轉變了態度,仔細的講了起來。特別是當我講到《蔡文姬》里,曹操將“文姬歸漢”時,更是引起了不少欣賞曹操的書生的共鳴。最后,我又將一些前世里一些另類品文觀點,如辯證法,逆向品評法灌輸給他們,以便他們參考。
我就這樣在講臺上揚揚灑灑的講了一大篇,將這些書生說得目瞪口呆,頗有相識恨晚的感覺。
趁熱打鐵,我將作業布置給了他們,讓他們回去寫品書稿。題材是評史,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大隋都可以評,只是不允許評當今之事。
布置完作業,這些書生便迫不及待的回去準備文章了。
又過了兩天,何青澤來找我了。
當我審完他的稿件時,我再一次感嘆,這個人真是說書的天才。只五天的時間,他竟改寫了將近十篇。他改寫的三國,用詞多元化,劇情跌宕起伏,高興的地方可以引起人哈哈大笑,悲傷的地方又催人淚下。經過何青澤的筆,竟將本是正統傳紀的《三國志》寫活了。
于是我便放下心來,將評書之事完全交給他,并給他交待了一個任務,讓他盡快的帶幾個徒弟。而且,我也把開業典禮那天的重頭評書交給了他。這個重頭的評書,就是他現在所改寫的《三國志》。當然,我為改寫后的書起了個新的名字——《大話三國》。
聽到我這樣的安排之后,何青澤異常的興奮,竟對我說了一個不曾對別人說過秘密,“安公子,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演戲。可是我出身于書香門弟,父母家人堅決不允許我當伶人。如今,安公子卻給了我這樣的一個機會,實現了我可以站在戲臺上的愿望,我真的不知道如何感謝安公子。”說著,眼睛竟然紅了。
我失笑,這人的表情如此豐富,不去演戲真是浪費了。只可惜我現在還沒有這樣的舞臺。不過,我的評書樓如果成功了,自然可以引進這些東西,從評書到相聲,再到小品,最終走向多元化藝術,使這個小小的講臺,變成真正的舞臺。
在我進行這些的同時,王靖宸也沒閑著,官府那邊的一切需要的公文也都備齊了。
在短短的半個月,準備就已就緒,評書樓終于迎來了開業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