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情人節其實對蘇潔來說沒有任何意義,除了春節等中國的大節日外,她從來就不把節日當回事,可是這個情人節,自己忽然有種沖動非要弄出點色彩來。
“情人節快到了,我好心放過你就不問你要玫瑰花了,有巧克力吃不?”為了顯示自己這句話更像是玩笑話,蘇潔最后故意加上了一個偷笑的表情。
結果袁風是回復了,可是卻是一個嘴饞的表情。
“來吧,有多少吃多少。”在看到袁風表情外的一條信息時,蘇潔徹底無語了,敢情他是理解錯了。
“拜托,我的這句話是‘有巧克力吃不?’而不是‘有巧克力,吃不?’OK?”蘇潔開始在心里悲嚎。
“某有。”袁風的話在蘇潔看來顯然是不懂得情趣的。
“好吧,看來要吃還是得靠自己啊!”蘇潔如是發了一條信息給袁風。這樣的對話確實如蘇潔所想的往玩笑方向發展了,可是為什么心里卻覺得有點酸味,還摻雜了點,悲涼。
只是蘇潔忘記了,在情人節送巧克力有別樣的意思,她這樣子暗示袁風,怎么卻沒有想過另外的結果,比如,袁風會猜她這樣的意圖何在,到底該說有還是沒有?她何嘗有想過對方該怎么接招!或者袁風真的也只是以為,她不過是想吃巧克力了,而不是別有意味,因為她給他樹立的形象還有一個“吃貨。”
起初選擇了沉默,袁風不知道該怎么對待蘇潔這個女人才好,她的話不可輕信,她的表示他也不敢信,他從來不懂她這種時候說出的話里頭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哪些可以信,哪些是不可以的。久久才回復了一句“哎,以為你要送我巧克力。”
或者,她的話,信一半,就夠了。
“你的閱讀能力有待商榷。”蘇潔道。
“切,你那個短句剛好分行了,沒有標點。”袁風不屑,“我傷心死了。”最后他補充了一句,讓蘇潔分不清那句話是真的,是假的。
“我那句話就是沒有標點的理解才是對的,好不好。”其實蘇潔在看那句的話的時候的確知道自己發過去的話是有歧義的,只是嘴硬的自己就是不愿意承認是自己的錯。
“問題是有空格的感覺。”袁風和蘇潔好像開始在這個短句上爭論起來了。
“那不是我的問題了。”一個手機看信息的時候是這樣的,而發到了對方的手機上卻被機械的分了行,收到信息的人自然看到了和發送方的不同,這樣的誤會,有時候會出現讓人想不到的結果。
“太傻了。”袁風說。他怎么會想她會有那么多的意思呢,其實她對自己說這個情人節吃巧克力沒有別的意思,只是她想吃了。而自己,卻硬要想太多。
“嗯,可以理解,哈哈。”是啊,太傻了,傻的人不僅是對方,更是自己。發完信息之后的蘇潔一臉的苦笑,她可以在線無數次笑對方,卻只能笑現實里笑自己的傻。
袁風發了個感嘆號過來。
“下次學聰明點,嘻嘻。”她這樣發信息出去,同時,也是對自己的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