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革命之前,英國人的菜單也是很豐盛的…
聽到弗勞爾這句話,我下意識的在這句話末尾打上了好幾個問號。這話他媽瞎扯淡吧,工業革命距今才多少年,你們英國在工業革命那時候也沒經歷啥動蕩吧,一個工業革命咋就讓你們豐富的菜單變成只剩下一個炸魚薯條了嘞?
弗勞爾笑著看了我一眼,“怎么?不信?”
我撇撇嘴沒有說話。但是老爺子從我的表情立刻就猜出了我的心思,笑道:“看你的樣子就知道你心里想的是什么。但是在古代,英國人的食物種類是很豐富的。你可以上網查一下古代英格蘭人的菜單。你會發現其豐富程度遠超你的想象。不但有各種各樣的肉類,還有種類繁多的水果,甚至連動物內臟制作的菜肴也有。
盡管現在的英國人基本是不吃動物內臟,只剩下蘇格蘭人吃一點點。但是在古代的不列顛島上,動物內臟曾一度在英格蘭人的食物構成中占有重要地位。”
這我倒是知道,英國現在的餐廳里幾乎就沒有賣內臟的。前不久去的那家Nando’s之所以會有秘制雞肝賣也完全因為是Nando’s原來是南非的品牌,不是起源于英國的品牌。
“雖然很不想承認,但是在封建時代法國的貴族統治英格蘭的那個年代,飲食想單調也單調不起來,你知道法國人有多熱衷于食物的,焗蝸牛,白松露,這些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的菜都是法國人鼓搗出來的。
這樣的情況從1066年諾曼底王朝建立開始,一直持續到到1666年伊麗莎白一世在海上擊敗無敵艦隊,打通了英格蘭海外擴張的通路才算是結束。”
我嘿嘿一笑,“照你這么,這六百多年的時間里你們英國人吃的貌似還是不錯的,”
“你可以這么理解。那段時間也的確有可能是英格蘭的飲食文化巔峰的時期,從打敗無敵艦隊之后英國開始進入航海時代,水手們必須在海上長時間忍受單調的食物結構,缺油少鹽的日子。那時候水手們在船上吃飯完全只為了一件事情——活下去,而不是享受或者什么。吃飯為了生存這一理念,也漸漸的在英格蘭的國民文化中占了一個位置。”
“時間向前繼續慢慢推移,再過兩百年到了工業革命的時候,英國人的飲食迎來了真正的變革。如果前面兩百年是漸變期的話,工業革命就是突變期,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人們了解了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等這些東西與生命之間的關系后,飲食向著單調化方向發展。吃飯為了生存這一理念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很好的貫徹與實施。”
“另一方面,則是跟當時英國的國情有關,看過卓別林的摩登時代嗎?”
我點點頭,摩登時代是卓別林的經典作品之一。故事主要講的是工人查理在工廠的管理層們瘋狂地壓榨下,昏天黑地的工作。使得他漸漸開始麻木發瘋、最終進入精神病院的故事。
“英國當時的情況就和摩登時代里有些像,只是遠沒有那么夸張。不過在當時,英國工業對勞動力的需求過于旺盛,使得工人們往往需要超時工作才能滿足生產進度。因此,在飲食中更加注重攝入足夠的蛋白質以維持工作體力成為了工人們對食物最重要的甚至唯一的要求,至于口味和口感這些東西,就滾他-媽的蛋吧。”
說到這里弗勞爾突然一聳肩,“當然,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我也傾向于認為飲食簡單化這東西跟民族性有關聯。盎格魯撒克遜這一支及其周邊,對飲食的要求都不是很高的。”
盎格魯-撒克遜是一個集合用語,通常用來形容五世紀初到1066年諾曼征服之間,生活于大不列顛東部和南部地區,在語言、種族上相近的民族。現在的大部分英國人以及丹麥人,其實都算是盎格魯撒克遜人。
除了把英國飲食貧瘠的原因歸結到民族上之外,弗勞爾還不忘黑一下同時盎格魯撒克遜人的丹麥人,“你知道丹麥嗎?別看丹麥像個大糧倉一樣物產豐富,但是食物也不怎么樣。丹麥有一道菜叫“邪惡的太陽”,就是一盤生肉餡上打個雞蛋黃。有空我請你試試?”
一盤生肉餡上打個雞蛋黃…
我腦補了一下這道菜,連忙搖頭。如果我真吃這道菜我感覺我能吃一口吐兩口把胃都吐出來。
弗勞爾大笑,“跟邪惡的太陽比起來,炸魚薯條是不是顯得就正常許多?放心,我不會帶你去嘗試的。我自己也沒有這個勇氣。說完了大的背景我再來說說炸魚薯條這道菜。”
“關于這道菜我要說的第一點是,永遠不要小看這道菜在英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在英國2012年一份“你認為什么東西最能代表英國?”的調查投票中,炸魚薯條打敗了披頭士樂隊、下午茶、莎士比亞、白金漢宮和英國女王,成為英國人心目中最高象征。所以說,你最好不要在除我之外的英國人面前開這道菜的玩笑,我不敢保證你是否會因為這道菜挨揍。”
我一挑眉心里頓時有些感動,還沒等我因為弗勞爾的這句話而感嘆一下我跟弗勞爾之間的友誼堅不可摧的時候,弗勞爾下半句接踵而至。
“當然,在我面前你最好也不要隨便開這種玩笑。因為你說的段子我八成在華夏的網上都看過,所以那樣不會顯得你很幽默。”
我:“呵呵,講你的炸魚薯條吧。”
“炸魚薯條流行的原因很簡單,二戰時期,英國物資緊缺,幾乎所有食物政府都限量配給。但由于英國自產土豆,并且英國人能在相對安全的水域捕獲魚類,所以炸魚薯條這道菜沒有列入限制名單。二戰期間,英國人對炸魚薯條的需求比戰前增加了30%,因此這道菜可以稱作是英國的救命菜。在二戰著名的諾曼底登陸日,英國士兵還靠著炸魚和薯條這種類似于華夏天王蓋地虎小雞燉蘑菇的上下句作為互相確認身份的暗號。”
弗勞爾突然一聳肩,“當然,這個暗號很快就被德國人破譯了就是了。但是無論如何我們贏得了二戰,而且二戰結束后,炸魚薯條也成為了英國人餐桌上最經常出現的一道菜。好了,這就是我知道的關于英國飲食的所有東西。”
我看著弗勞爾,“我能說一句話嗎?”
“怎么,是要夸我的博學以及讓你今天知道了很多新的東西嗎?”
“不,我想告訴你天王蓋地虎下一句是寶塔鎮河妖,不是小雞燉蘑菇。”
“你給我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