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禁衛軍統領杜遷和副統領耿橋、厚松帶領禁衛軍做整個皇宮的安防布置,為了保證登基的順利進行,勢擎天將銀甲軍調了兩千入宮由杜遷調遣,除了派去丞相府的幾位,其余的銀甲軍都派往四大宮門和皇城城門,另有一小批穿便衣化裝成平民于皇宮外京都中心區四處巡邏,檢視異常。
魅國撤軍,戰將軍接旨回朝參加新皇登基盛典。
九月初九,新皇勢擎天登基的日子,天氣晴好。勢擎天很早就被肖嬤嬤喚醒,在宮廝的服侍下,穿上了繡著沖天飛凰的黃色新凰袍,凰,即皇,至高至大之意,皇權的象征。前面兩凰,后身兩凰,雙袖各一凰,領口兩側各一凰,加之皇帝本身就為一凰,共九凰,寓意九天飛凰;凰袍下擺處繡著高山河流,寓意一統江山。
當蔽膝上身時,勢擎天是真想把這長條形、最下方為圓鏟形、比圍裙窄又比圍裙長的東西撤了,跟塊遮羞布似的。但想想這么重大的場合,母皇已經妥協不少,還是忍下了。
稱為“冕冠”的帽子中間通過兩側的孔插著根玉簪,與發髻拴結在一起。冕冠兩上側各有一只金色飛凰;長形冕板的前后檐上各垂著九串由彩色絲線相貫的名曰“冕旒”的五色珠玉,額中的火紅焰凰圖騰在珠玉簾后若隱若現。
各代帝王的冕冠上都是前后各十二串珠玉,也就是玉制流蘇,珠玉由朱、白、蒼、黃、玄五色組成,偏到了勢擎天這里,楞是改成了九串,珠玉改成了紅、白、黃三種,美其名曰前后各九,九九歸一,勢賾聽了有理,正合預言,便不顧群臣反對同意了。其實勢擎天就是覺得太多了沉得慌,而且擋視線。冕旒的目的是“蔽明”,意思是王者視物觀物不可察察為明,也就是說身為領袖要洞察大體而包容細小的瑕疵。勢擎天心想,擋住我的視線讓我視物不清識人不清還差不多。
登基儀式與現世古代并不相同,相對來說要簡單一些。先由禮部官員去太廟告祖,吉時一到,贊禮官開始高唱:“鳴鐘!”因為年有十二個月,故鳴鐘十二次,皇家寺廟和勢國各地名寺大廟都早已接到通知,在同一時辰準時齊鳴鐘,于是,勢國所有老百姓便都知道新皇今日登基了。
贊禮官再次唱禮后,勢擎天便進入通天殿。前后殿之間的空地上有一座祭壇,因為凰王要與天地神靈交流,所以必須設在能看見天空和大地的空地上。了解過這一歷史的勢擎天知道,這一儀式,其實就是展現君權神授思想,顯示天女的神圣權威。但她如今也必須這樣做,以穩固她的地位和江山。
踏上臺階一步步上了祭壇,在擺好水果美食的玉案前三跪九拜后向天地敬酒,名告天地。與天地神靈溝通一刻鐘后,勢擎天便只身入通天殿后面的神殿,這時不許任何人跟隨。燃香入爐,念念有詞,最后終于看到了她一直感到好奇的神秘墻面,她看后想了許久也想不出這封閉的密室里為何會現出這樣的影像,沒有投影儀,也沒有陽光或月光,殿頂沒有亮瓦,墻面沒有墻洞,連個老鼠洞都找不到……她百思不得其解。
看到下一代女皇其實就是胎記的圖騰圖案時,她忍不住撲哧笑出聲來,想起這是莊嚴圣地,隨即努力緊抿唇角。將來她的皇女中將有一個身上長著那樣的……么?不知道會長在哪里……
出了神殿,勢擎天站在高階上,按儀式接了傳國玉璽,承了黑鴉鴉一群百官的叩拜山呼,俯視著下面渲染著皇權意識、氣勢恢宏的前殿后宮群,一時竟為這六年的艱辛付出有些感慨。
正在這時,只聽一聲聲鳥鳴傳來,隨之越來越多。抬頭一看,竟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飛來大群大群的彩色飛鳥,彩鳥群吸引了所有官員宮人和京都百姓的目光,只見似有千萬只的鳥兒振著彩色的翅膀齊聚在神殿上空,在勢擎天的頭頂上空盤旋,鳴叫不去!眾人皆為此盛大奇景驚呆了,而反應快的人卻立即伏地叩首大喊:“神鳥降臨,萬鳥朝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皆醒,伏地跪拜!內有滿宮、外有滿大街的人們原地跪下朝神殿方向拜去,高呼萬歲!
勢擎天看著這盛況,心里也無比驚奇,這是誰事先安排好的?古時不就有皇帝為了顯示自己是天授神子,為了皇位穩固而人為地弄出許多顯圣事件么,比如武則天,還有那什么什么皇帝,連玉璽都有造假的。但這時她也不能一句話不說,只好拱手向天空高聲道:“感謝各位鳥仙為天神傳話,朕定不會辜負眾天神的神旨而為天下子民造福!”
說來也怪,眾鳥聽了勢擎天的這番話后,又盤旋了片刻,便歡快地鳴叫著按原來的方向各自離去!眾皆更奇,對勢擎天充滿了敬畏!
勢擎天面上不顯,心里卻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難道是在通天殿和神殿殿頂放了什么吸引鳥群的東西?還是有人有操控鳥群的本事?如果是后者,那就可怕了!
贊禮官醒過神來,趕緊高聲唱禮,頓時鼓樂齊鳴,百官先行趕往勤政殿殿前廣場等候。勢擎天坐上鑲著黃金凰圖、同時駕六馬的鑾輿,一隊天女車服鑾儀浩浩蕩蕩行向勤政殿,皇帝平日上朝的地方。
按程序在靜心殿歇息片刻,便去往勤政殿。女官欲扶著她的手引她入寶座,她卻以袖拂開了她的手,搞這些虛扶之禮做什么,她是相當討厭古代那些皇后皇太后被宮女虛扶的作態的,總那么抬著胳膊又不是真正壓放在宮女手上,你不嫌累得慌?一副惡心人的作派。她這一身武功,本身之威加上天女之威,哪需要那虛弱似的一扶?
勢擎天氣勢十足地就座于高階上的凰椅后,樂聲停,贊禮官高唱道:“戰將軍之子戰晨鳴鞭!”
鳴鞭?何意?歷代皇帝即位沒有這一項啊!再說,為什么讓戰將軍之子一個男兒家在此重大的場合行此儀式?眾官雖不解,卻也不敢在此時議論。
早就候在殿前的戰晨臉朝殿內行個禮后,后退三步轉身,再前行三步,向左右兩側錯開的各十五名立好的執鞭手打了個手勢,三十人在殿前臺階上下齊齊用力揮鞭,脆響三聲后,贊禮官唱禮請百官入殿。樂聲起,廣場上候著的百官才以書丞相和戰將軍為首按官銜大小依次入殿,上表道賀。這是她們第一次得見新皇天顏,待她們按以往的位置排好站定,女官莊重地宣讀新皇正式即位詔書并大赦天下。待宣畢,文武百官齊齊跪地參拜,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勢擎天看著滿地后腦殼,覺得當皇帝的感覺其實蠻不錯的,高高在上,集權力于己手,難怪從古至今人人爭破頭往上爬,當了鄉長想當縣長,當了縣長想當市長,當了市長想當高官……
勢賾禪位,勢擎天登基為帝,改年號為焰煌。至此,聽過焰煌這個名字的少數人才知,當初那瀟灑不凡的人,竟是當今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