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后,她的身子終于轉好,卻也落下病根。她心里明白,瞞下冷血,二人出發前往上京。
路上,她問及冷血可知馮家被誅一案的個中玄機。冷血不知,她爹爹從沒向他提起過只言片語。當初他問及時,她爹爹神色復雜,并不回答。
爹爹在隱居淮縣前到底是什么人?果是晉王舊黨?
皇帝是為這原因誅殺馮家?
究竟是誰下的殺令?會是新帝嗎?
爹爹到底用什么辦法向監殺的人討下兩條性命?
這個監殺的人又是誰?
李公子一家可有被牽連?
素珍決定按原定計劃,抵達上京以后,仍找傅靜書,也許能從他口中探得馮家滅門一案秘密的半角。
瓊州極大,要走數天才能出境。這一晚,二人找了家客棧投宿。素珍特意選了一家喚作“及第”的大客棧投宿。
科舉三年一屆,天下客棧、驛所不計其數,數百年來,其中自出過許多書生赴考的風流韻事,傳世美談。顧名思義,這及第客棧必是士子考生聚集、投宿之地。
她既要考科舉,必定要和這些人接近,哨探對方實力之余,也可探探京師里各方勢力的情況,擇利己者而投之。沒有靠山,即便再“脫穎”,亦不可能“而出”。傅靜書官職不大,不能倚仗太多,更唯恐日后禍及他,她斷不能害了爹爹的這位朋友。最后,她希望能打探出李公子的消息。
為安全,冷血仍和她宿在一室,不避男女之嫌。
冷血打地鋪之際,素珍聽得院中有說話之聲,心里一動,開門出去。只見院中石桌旁或站或坐地聚有十多名士子,眾人隨意談了一下歷年會試、殿試考題,慢慢談到朝中各個大人物。
和新帝連玉交好的兄弟……七王爺連捷、九王爺連琴,太師魏成輝,左相嚴韃,右相權非同,兵馬大將軍晁晃,太后外侄逍遙侯霍長安,護國將軍慕容景侯,六部尚書……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些人哪一個不自成一派,哪一個不手握權柄?
當聽到慕容景侯名字的時候,她心中一凜,藍衫男子曾言他是慕容將軍之侄……又突聽得其中一人訝道:“咦,兆廷兄,你怎么也過來了?”
又有一人問道:“這來的可是淮縣李公子?”
“李知縣被革職查辦,李公子不在淮縣,官府盤查起來,若要做些什么詢問,豈非要追到此地來?”有人笑道,語氣里是滿滿的譏誚和奚落。
“李公子往日素有神童之名,行事自與他人不同,平日里也不參加詩書之會,唯恐流俗了去,即便落難也還是個人物,倒懼了官府不成?”
其后接口的人高大英俊,眉眼間卻有意挑起一抹輕浮,話語夾棒帶刺。
這人名喚司嵐風,是瓊州知州之子,他在毗鄰州府間亦大有才名,不在李兆廷之下。只是,李兆廷隱而不出,被坊間相傳更勝一籌,司嵐風心里的想法可想而知。
余人幾乎皆出聲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