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自我的剖析
與“宅化”人類恐怖組織(以下簡稱為組織)的戰斗并不會那么順利,這是田乙早有預感的。
所以他首先想到的是“精心”構造了一連串的計劃,并加以實施。實際上,他是想先潛移默化的影響自己的粉絲群,然后通過雪球效應,擴大影響力,最后甚至影響到整個世界。
但是很顯然,“大勢”并不站在他這一邊,他的粉絲群之所以能被他吸引過來,事實上也是他通過正兒八經的“宅文化”聚集起來的。而他現在居然想要改變這么多人的想法,這是何等的愚昧而又天真。
于是,田乙開始從頭來考慮,要知道如果你想要消滅一種現象,先要了解這種現象產生的原理。找出根源,才能對癥下藥。
那么為什么人們會陷入“宅”這個怪圈,乃至越陷越深?
田乙沒有進修過社會學,也無從了解“宅現象”的起源。但是作為一個合格的陰謀論者,必須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透過現象看穿本質的能力,田乙自信這一點自己不會輸給任何人。只要選擇一個具體的對象,田乙就可以通過詳細的剖析和反向推理,找出事實的真相(陰謀的臆想?)。
而對象選擇也很簡單,田乙直接可以選擇自己為參照物。
于是田乙把自己的人格分割出兩部分,一部分是只留下敏銳洞察力的推理人格,還有一部分是只會說實話的真實人格。(喂,這家伙了不得啊,隨意的在進行精神分裂訓練啊。)
那么,問答開始:
首先是推理人格收集情報的提問時間,
【喂,田乙,當初為什么選擇脫離社會獨居呢?】
【因為每天的工作太枯燥了啊,像這種程度的工作,是個人都能干吧?何況是自認為具有不錯創造能力的我。如果讓我做這樣的工作,難道不是人類的損失嗎?】
【哦?那么,既然有這么強的創造能力,為什么不去自主創業,制造一些了不得的東西呢,像任意門什么的?!?/p>
【任意門的話我當然也想制造,但是你明白是不可能的吧。好吧,玩笑就不要說了,其實不去創業,主要是創業太麻煩了啊。你看,首先你要有一個好的企劃,這一點就要死掉不少腦細胞吧?其次,你要有錢啊,雖然我現在也有一點積蓄,但是用來創業完全不夠吧。最后,創業還需要有人才行啊,一直都是特立獨行的我,在大學期間和工作期間根本就沒什么朋友,更談不上人脈了。所以創業不行,不是我不想,而是不適合我。】
【說到底也就是嫌麻煩,雖然你確實是這么想的,但是給人一種找借口的感覺?!?/p>
【隨便你怎么想,真實人格的我只會真實的表達田乙的想法?!?/p>
【那么接下來,既然選擇了“蹲家”的生活,為嘛總是每天看動漫呢?可以干脆嘗試一個正式點的“蹲家”工作啊,例如作家、漫畫家、淘寶家、外掛家什么的?!?/p>
【喂,作家你也是知道的吧。作家啊就像賭徒,把自己的青春給賭上了,很多作家啊,寫的作品根本無人問津,真正能大賣的作家到底有多少人?又有多少人輸的血本無歸孤獨終老?】
【看來田乙你對作家怨念很深呢?!?/p>
【作家啊,我也不是沒想過。但是就在剛開始的時候,就陷入了其他人的陰謀,最終流產了。而像漫畫家,雖然也是現在Z國的一個新興行業啦,但是這個職業是需要長期的積累的,我恐怕是不行了。至于淘寶,饒了我吧,你知道要把店鋪刷上榜單要多少錢嗎。還有,最后那個外掛什么的,明顯是違法的吧!】
情報收集完畢,接下來是推理人格的推理時間!
【嗯,我基本上明白了。首先,你蹲家,是因為外界無法展現自己的才能,讓你失望,對不對?】
【你要這樣說也可以啦。】
【其次,你不做技術宅的原因是因為自感無法做好,或者說害怕沒有回報,所以就沒做,對不對?】
【這么一說……也可以這么認為吧?!?/p>
【那么,我就來總結一下你成為‘廢宅’的原因,首先是逃避,為了保護自己脆弱的內心,不得不把自己關在狹小的房間里。其次,還是逃避,因為畏懼做事情,或者說害怕自己做的事情沒有回報,而逃避那些原本可能可以使你脫離廢宅生活的工作。最后,你通過評論大量動漫,來聚起人氣,其實只是在麻痹自己,造成你被大家需要的假象,這和沉迷游戲把自己代入游戲角色的廢宅們沒什么兩樣。因為這樣做的話,人會感覺自己不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活著?!?/p>
【以下,就是我推理人格對你做出的最終推理。田乙,你之所以變成‘廢宅’,是因為你一直在逃避!】
推理人格冷靜的給出了最終推斷。
8.來自過去的快樂
自小學時代起,田乙就非常喜歡像漫畫,小說,游戲這些東西,因為有了這些,就能忘記現實的傷痛,讓他再次相信世界是美好的。而動畫的話,那個時候動畫還沒流行起來,或者說,動畫在Z國還沒開始流行起來。
但是與動畫不同,這個時候的小說卻以一種驚人的態勢,開始風靡大街小巷。田乙記得最清楚的是,那種5塊錢一本的黃色大部頭盜版書,每本書上的作者名字都是黃易。喂,人家黃易怎么可能寫的了這么多書啊,就算是把他關起來,每天都逼著他寫,那么多作品至少也要寫好幾百年了。
但是那個時候,根本沒人會在意書的作者是誰,只有好看或者不好看兩個概念,田乙也從來沒有意識過盜版與正版到底有什么區別。他經常在小書店里借閱書籍,一次就借好幾本,然后沒日沒夜的看。那種感覺,真的非常幸福。
在田乙高中的時候,他已經算是讀書破萬卷的超級小說霸王了。他開始用水筆,在自己的筆記本上,書寫自己覺得有趣的故事,而大部分情節,其實只是源于自己讀過的眾多小說。
讓人意外的是,他的小說非常受班里的同學們歡迎,他們根本不在意書中有多少錯別字,田乙的字到底有多丑,或者情節只是東拼西湊諸如此類的問題。只是在無聊的學習之余,看到如此有趣的東西,讓人覺得很快樂罷了。
是的,無論是創作者,還是讀者,在遭受到現實世界層層壓力的時候,都習慣性的把自己心中的希望寄托到虛幻的世界中,如此一來,現實世界再也無法對自己造成一點傷害。
然而在田乙上了大學后,他卻沉寂了下來,不再動筆。因為這個時候網絡上涌現出了海量的小說,動漫,游戲,讓人目不暇接。田乙很熱衷于去看,去玩,但是,很少會去寫評論,或者自己嘗試著寫點什么,只是會如同癮君子一般,在缺少小說、動漫、或者游戲的時候,瘋狂的在各個論壇上發起求資源的求助信息。
每當得到一部神作,會讓他興奮幾天,不過在幾天興奮完后,又開始了無盡的空虛,想著尋找下一個獵物。
然后,大一的第一個學期,田乙掛科多門,面臨留級的風險。
一向在大家眼中都是尖子生的田乙,終于發覺了自己的問題。實際上自己正身陷在一個巨大的思維陷阱中,就算是看再多的小說動漫,玩再多的游戲,對身處現實世界的自己而言并沒有多大價值,而對這個社會中的其他人而言,更不會產生任何好處,自己得到的,僅僅一種短暫的、虛假的快樂。他與那些小說、動漫、游戲的愛好者們斷絕了來往,從頭努力學習,最終以頂尖的成績,從學校畢業,被跨國企業所錄取。
但是,放下這些東西真的就能得到快樂了嗎?田乙的答案是,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