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殿下,臣……也喜歡。”孟若初心跳如鼓,垂眸緊緊地看著直往自己懷里蹭著的楚凌昭,一時間有些情難自禁。
楚凌昭鼻翼間噴灑著淡淡地酒香,隔著面紗縈繞著,他緩緩地伸出手,主動地抱著她。
楚凌昭知曉孟若初的性子,自是不會對自己做什么,故而便放心地靠在他懷里睡著了。
孟若初便這樣抱著她在屋檐上躺了一晚,直等到次日天亮,他也只是稍微地小憩了一會,怔然地凝視著她。
楚凌昭醒來的時候,撞上他清澈的眸子,晨曦灑落在他的身上,更襯得他肌膚如雪,唇紅齒白,尤其是那雙眸子,此刻像是盛滿了一汪清泉,清澈見底,不過在對上她的雙眸時,明顯有些躲閃,而后便紅著臉,連忙坐起身來。
楚凌昭瞧著他如此害羞,難免覺得好笑,臉上的面紗在此刻滑落,露出了她那張帶著痞笑的俏麗容顏。
她仰頭湊上前去,猝不及防地在他臉頰落下一個淺吻,而后便拽著他的手穩(wěn)穩(wěn)當當地落在地上。
孟若初顯得有些不知所措,等到二人入了屋子,他才啟唇,“臣今日便入宮請旨。”
楚凌昭因著昨夜吃酒,難免有些口干舌燥,此刻正倒了水喝了一口,聽到他的話,猛地咽了下去,歪著頭看著他。
倘若真的嫁給了他,她豈不是不自由了?
她向來無拘無束怪了,更何況如今的她想去哪里便去哪,她垂眸想要拒絕,不過看著孟若初那真誠無比的雙眸,雙唇抿了抿,接著將茶杯放下,行至他的跟前,“我如今不能成親。”
“難道公主殿下對臣……”孟若初雙眸直視著她,想起昨夜她所言,難道只是醉酒胡言亂語,她對自己不過是一時興起?
他如此一想,也不知怎得,心沒來由的一陣抽痛,略顯失望地看著她。
楚凌昭知道自己是喜歡孟若初的,可是倘若讓她現在嫁給他,那自是不可能的,畢竟,她對孟若初還沒有到了以身相許的地步。
雖然不過是僅僅三次相見,可是她也知道孟若初的性子,脾氣火爆,卻很剛烈,倘若她現在拒絕了,指不定他會做出什么事兒來,到時候萬一傷到了自己,那可不好了。
她走上前去,低頭握著他的雙手,只是瞧著那雙手在她握著之前似乎還在用力地攥緊,他只是怔怔地看著她,聲音帶著幾分地顫抖,“臣配不上公主殿下。”
楚凌昭沖著他狡黠一笑,“倘若你配不上,我何故去招惹你呢?”
“那公主殿下昨夜所言?”孟若初輕聲問道,雙眸透著期盼。
“自然是肺腑之言。”楚凌昭很直接,喜歡就會撲上去,不喜歡,任憑如何,她都不屑去看一眼。
只是她現在真的沒有做好成親的準備,畢竟自己才十六不是嗎?在她穿越過來之前,還不過是個學生,那個時候,她頂多就是耍耍流氓,調戲調戲隔壁班的校草而已。
讓她這個年紀結婚,想想她也覺得渾身不自在。
她幽幽地嘆了口氣,“你也知道我的身份,而且三年之前我殺戮太重,故而后來我才去了御龍山修身養(yǎng)性,如今無法成親。”
孟若初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他怎得忘記了她的身份,即便是他當真請旨,想起昨夜皇上龍顏大怒,他也知曉,自己怕也是奢望,只不過,他是真的喜歡她,這是他從小到大,從來沒有過的感覺,是那種迫切的渴望。
他突然反握著她的手,“我等你。”
楚凌昭見他猶豫了半晌,等著他發(fā)火,未料到他竟然說出了這三個字。
她眨了眨雙眼,笑開了花,“小初初,你真可愛。”
“公主殿下,臣一定會娶你。”孟若初信誓旦旦地說道。
楚凌昭卻明白,孟若初真是單純的招人疼,“我們回去吧。”
“回哪?”孟若初這才想起,昨夜他徹夜未歸,而且當時在大殿上,她當著眾人的面堂而皇之地將楚凌昭抱了出去,如今怕是人盡皆知了。
倘若真的如此,那么公主的聲譽豈不是毀了?
他微微蹙著眉頭,“公主殿下,臣定然不會讓您的清譽有損。”
楚凌昭當然知曉昨夜發(fā)生了何事,她本想一鳴驚人,反倒越描越黑,如今怕是整座京城都知曉她兇惡無比了,可是聽孟若初如此說,這才又想起來,昨夜孟若初挺身而出,將她從大殿上抱走的事兒。
她從來不是那種始亂終棄之人,既然決定跟他好好相處,那自然不會讓他委屈了,她拉著他的手,“回伯郡王府。”
“公主殿下,這……”孟若初還想起當時聽聞父親的話,讓他前去討好鎮(zhèn)國公主,他拿著匕首抵在頸項上的情形,如今再看著楚凌昭,難免有些恍惚,難為情。
楚凌昭當然不知曉孟若初還有這檔子事兒,即便知道了,也會贊一聲孟若初的品性,未料到他竟然還有如此的骨氣。
她只是拽著他的手,“我親自隨你回伯郡王府,告訴伯郡王,你日后便是我的人了。”
“公主殿下。”孟若初覺得這句話帶著某種的力量,可是卻又讓他產生了迷惑。
“怎么了?”楚凌昭見他在此刻有些猶豫了。
“公主殿下日后可是只有若初一人?”孟若初小心地看著她。
楚凌昭抿了抿唇,她很清楚自己的德行,卻也不想騙他,“小初初,我喜歡你,可是卻也沒有到愛的地步,而且,從第一次見面,你應當便知曉我的性子,我……”
孟若初握著她的手緩緩地松開,卻又突然用力地握著,他會努力,讓她的心里只有她一人,眼里再也看不到其他的人。
他沖著她搖著頭,拉著她離開。
待楚凌昭隨著孟若初入了伯郡王府,伯郡王匆忙前來相迎,垂眸瞧見孟若初與楚凌昭十指緊扣的手,當下便明白了,這心里難免有些五味雜陳起來,既心疼兒子,卻又倍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