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息的功夫,姚勝才不禁想起父親此前跟他提及過的武功山陽刀,那是號稱太莽武學圣地的武功山的鎮山之寶。
據悉,武功山從幾百年前創立門派以來,就流傳有養刀的門規,每一任山主在位期間都要鍛造并喂養出一把秘刀,幾百年下來前后一共歷經八位的山主,再加上現如今的山主南宮央,總共是九把秘刀。
大概是因為歷任的山主有男有女,所鍛造出來的秘刀也大有不同,所以被世人劃分為兩類,一為陽刀,一為月刀。
在五行推演中,日為陽,月為陰,陽月雙刀便正好與陰陽學說中的陰陽兩字玄妙契合。
武功山九位山主中,不出意料的以男子居多,足足有六位,而女子則僅有三人,這里面還包括了現如今的女山主南宮央,如此一來,九把秘刀便有六把秘刀是為陽刀,而月刀則僅有三把。
有傳言稱,那些由歷任修為恐怖的山主用精血喂養而成的秘刀極為可怕,堪稱是世間一等一的神兵兇器,便是與號稱天下神劍皆出劍池的東越劍池的十二柄弒天飛劍相比,也未必會遜色多少。
也正因為世人總愛將這兩個頂級門派的鎮派之寶作比較,久而久之,便有了東劍西刀的美名。
按常理來說,依照武功山的山規,唯有山主及六大長老,還有就是山主的親傳弟子,才有資格擁有和使用秘刀。
轉瞬的功夫,姚勝才腦中浮現過諸多的猜測,為何眼前這個名叫陳洋的螻蟻會持有武功山的陽刀?
丁小恭?
姚勝才沒來由想起白天在武道大會上的一幕,正是出自武功山的丁小恭曾想要登臺解救這只螻蟻,只不過被白衣軍神許白魚給隨手攔在了臺下。
如此看來,這兩人的關系定然不簡單。
只不過姚勝才仍舊有些不愿相信,他曾聽聞,武功山山規嚴苛,尤其是對秘刀的使用,即便他丁小恭近段時間被山主南宮央新收為親傳弟子,并賜予了一把陽刀,但若是違背了山規而擅自將秘刀轉借他人,一旦被察覺,首先會被收繳秘刀不說,使用秘刀的那人也將會被整個武功山追殺,至于出借刀者,定然會被廢除一身修為,再打入武功山的思過崖中,幽禁終生。
如此慘痛的代價,姚勝才就不相信丁小恭會甘愿冒這個天大的風險。
的確如姚勝才所猜測的那般,陳漢年手中的這把陽刀正是從丁小恭那里借來的,當然,主要還是迫于世子殿下的淫威,最后丁小恭干脆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權當做是不小心被人給偷走了。
這柄陽刀才是陳漢年今晚敢來刺殺姚勝才的真正底牌。
陽刀快如閃電,姚勝才壓根就沒有閑暇閃躲,眼下只能將體內的全部氣機匯聚在手掌上,寄希望這一掌能將陽刀的恐怖攻勢擋下,最不濟,也要削弱七八成的殺意,到那時,即便真的被刺中,也總不至于致命。
姚勝才本就因為過于肥胖而顯得難以入眼的臉龐,此時更是猙獰不已,甚至連雙眼都一陣異樣的通紅。
只要抗下了這一刀,對方便徹底沒有了底牌,再之后,他想怎么踩死這只螞蟻都是輕而易舉的。
只不過,姚勝才顯然還是低估了眼前這柄在外形上并沒有太多獨特的短刀,陽刀的刀尖尚未與他的手掌發生真正的接觸,包裹在刀尖外的罡氣就輕而易舉的刺破了他拼盡全力制造出來的氣機護盾,緊接著刀尖刺入肌膚,宛若利刃切豆腐,整個刀身瞬間從掌心穿透,這一過程,姚勝才甚至連疼痛的感覺都來不及生起。
陽刀在刺穿掌心后,以極為刁鉆的角度直指姚勝才的眉心位置。
姚勝才想要側頭躲過,但這個念頭才起,刀尖已經刺入到了眉心,絲毫不給他有半點一搏的機會。
本身自帶恐怖氣機的陽刀從姚勝才的眉心進入,再由腦后飛出,最后刺在了堅硬的梁柱上,整把短刀幾乎要全部沒入到柱子中。
姚勝才雙眼瞳孔先是劇烈收縮,緊接著快速放大,最后徹底失去了神采。
宛如一座小山的身軀轟然倒下。
見到刺殺得手,陳漢年終于泄了一口氣,早已徘徊在喉嚨間的一大股鮮血再也壓制不住。
地上某處一陣青光泛起,陳漢年知道這是結界符消失的跡象,顧不得體內翻江倒海的難受,也顧不得起身后的頭重腳輕,搖搖欲墜,陳漢年盡可能的腳步輕巧,走到梁柱前將陽刀拔出,再轉而來到姚勝才的尸身旁,輕輕蹲下身子。
遵照腦中響起的系統提示,陳漢年用手中陽刀割破自己的掌心,然后再在姚勝才的腹部位置輕輕劃出一道小口。
接下來只需要將手掌放在那道小口上即可,系統便會助他得到對方的氣海紫府。
像姚勝才這般堪堪半只腳踏進地魂境的修武者,他的氣海紫府剛剛開辟出雛形,就好比才出生的野獸幼崽,尚未徹底睜眼認親,這個時候無疑是最合適用來移花接木。
奇怪的是,陳漢年忽然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他臉上神情復雜,自言自語道:“我這般行為,算不算是魔教中人?”
氣若游絲的躺在床榻上的那名妙齡女子,在親眼瞧見折磨凌辱她一晚上的姚勝才終于倒下后,她的嘴角終于出現了一抹大仇得報的欣慰,不過早已油盡燈枯強撐至此的她,也徹底泄了最后一口氣,緩緩閉上了雙眼。
這一幕,正好落入到了陳漢年的眼中。
陳漢年頓時是心情復雜之極,體內的氣機也隨之翻滾不息。
在這里,人命如草芥,若想要活下去,就必須強大自身,他唯一能做的便是時常提醒自己不要跌落深淵。
心中莫名生出一陣悲涼感慨的陳漢年忽然雙眼堅定,心中再無猶豫不決,隨手他將手掌按下,掌心位置頓時是紫氣升騰,紫氣東來一路順著手臂進入到了他的體內。
一盞茶的功夫,陳漢年閉眼再睜眼,體內江河一改如新,竟是由二品轉入三品。
不知名處,氣海紫府廣袤無垠,原先好似委屈的建造在荒郊野外的玉皇樓則是來到了這片天地的正中央,四周氣機繚繞如海,玉皇樓紫氣騰騰,好似九天之上的仙府。
好一片氣海,好一座紫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