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媽媽帶著莫姨娘與庶出三小姐陳梓柔來的時候,宋苒與劉婆子的話剛說完,正吃了幾口飯,就聽到有婆子來說羅媽媽來了,還帶著府里的主子。
宋苒放下筷子,心里默念了幾遍羅媽媽的名字,眼神漸漸晦暗不明。
羅媽媽五十來歲,在鄧氏做陳夫人院子里的管事媽媽的時候,羅媽媽則是府上的內(nèi)院的管事媽媽。
后來鄧氏做了陳元超的奶娘,顧不上夫人的院子,羅媽媽也就順手接了過去。
陳元超長大后,對鄧氏有一份感情,不愿意見她忙上忙下,就去找和陳夫人派到莊子上領(lǐng)個閑差做管事媽媽。
陳夫人原本不愿意,還是羅媽媽幫著說話,后來才應(yīng)承的。
這羅媽媽和鄧氏還是有一定的緣法,當(dāng)初羅媽媽的小兒子進(jìn)府的時候,差點淹死在了府里的花池中。
當(dāng)時鄧氏懷著宋苒呢,就跳下去救了羅媽媽的小兒子,若不然羅媽媽是陳夫人的奶娘,體面還要勝過鄧氏,怎么會在府里那么照看、寵愛宋苒。
不然,這也不會養(yǎng)成了宋苒囂張跋扈的性子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人總是會變的,尤其是當(dāng)如翠應(yīng)承了羅媽媽做她小兒子的媳婦時……
宋苒整理了一下衣裝,府里來了主子,不管這主子受不受寵,莊子里的下人都要去面見一番。
宋苒暗嘆一番:今個兒晚飯,真真是難吃得舒服了。
鄧氏帶著宋苒到的時候,羅媽媽與兩位主子已經(jīng)下了馬車,宋苒眼見瞧見了那兩位主子的眼有些紅腫,想來是哭過。
哭著來的莊子,那不就是暗地里表明這是被趕來莊子的?
宋苒掩了掩嘴角,沒有想明白既然是被趕出府里,那么肯定是犯了大錯,要趕肯定會趕遠(yuǎn)些,所謂眼不見為凈是不?
可這夫人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呢?
她的這個莊子可以說出息很好,條件也不錯,雖是在京郊,但離城里的路程也不遠(yuǎn)。
如果是她的話,肯定會將人貶到遠(yuǎn)離京都的莊子,可不會是在這里。
陳夫人并不是一個好相與的人,雖然性格大大咧咧且重情,但脾氣卻是暴躁,尤其還是在懷孕中,性子應(yīng)該更是見長吶……
在宋苒猜想的時候,鄧氏已上前對主子行了禮,回頭瞧見宋苒一副呆愣的樣子,心中不覺有些好笑,她閨女這蠢樣子,這漂亮。
“……”宋苒看見了鄧氏帶著笑意的雙眼,臉微微有些漲紅,幸好夜色濃,讓人瞧不清樣子。
宋苒幾步上前,后面跟著提著燈籠的婆子,兩位主子的臉也越來越清晰,待宋苒瞧清楚是誰后,微微愣神了片刻,便低了下頭,壓住了心中的怒火,欠了欠身,“莫姨娘安好,三小姐安好……”
這話幾乎是咬著牙說出來的,倒不是宋苒恨她們,而是恨算計了三小姐與她大哥的如翠。
開始夜黑并沒有瞧的多仔細(xì),能看出紅腫的雙眼,也不過是主子們抬頭的一瞬間被她捕捉到了,隨后兩位主子就因為心中有痛,便沒再抬頭了。
此刻隔近了,宋苒才瞧出來這兩人是誰,莫姨娘且不說,這三小姐的性子極為的懦弱,但人卻像是只小白兔。
陳元超本來就和家里庶出的兄弟姐妹沒有多交集,但卻有一次看見被欺負(fù)了三小姐陳梓柔躲在一地小聲的哭泣,他也不知怎地就上了心。
從此陳元超就在府里保護(hù)起了陳梓柔,莫姨娘也因著這層關(guān)系搭上了陳元超,幾乎是每夜都送了親自做的宵夜給陳元超。
即使有陳元超的保護(hù),這陳梓柔的性子還是沒有立起來,一副小心翼翼唯唯諾諾的樣子,不知被宋苒欺負(fù)了多少次。
宋苒不由得猜想,若不是因著陳梓柔的這性子,如翠是不敢算計的。
前世也因著府里傳出她大哥宋安,調(diào)||戲陳梓柔而冒犯主子,被打斷腿了。若在這件事情之前,宋廷和鄧氏沒有失了體面,倒也不會懲罰得這么嚴(yán)重。
可怪就怪在宋苒親手把宋家送到了如翠腳下,做了那墊腳石。
宋苒心中暗恨且自責(zé),卻也奇怪,前世陳梓柔并沒有出現(xiàn)在莊子里,那么今生為何會這樣?難道她的出現(xiàn)改變了什么?
宋苒心中一喜,既然能改變,那么她堅信她的家人這一世會不同,那大皇子也更加不同。
此時羅媽媽正在與鄧氏交代主子吩咐的事情,其他的人羅媽媽可以不理會,但鄧氏不同,不僅是她兒子的救命恩人,更是這莊子的管事媽媽,有些事情還是要說。
宋苒在旁邊,把所有的事情都聽清楚了,她還真是沒有怪錯如翠,這么設(shè)計的莫姨娘和陳梓柔就來了莊子。
想要的什么目的,簡直就是一清二楚,雖然發(fā)生的事情變了,但如翠的計謀卻是沒有因此改變。
不過,今日你把兩位主子送來了莊子,明日我就把他們給送回去,外加附送你們一家滾出府。
羅媽媽與鄧氏說完后,往宋苒這望了一眼,宋苒瞧得分明,有疼愛有愧疚,給羅媽媽那張面無表情的臉增添了許多的人性。
宋苒當(dāng)然知道羅媽媽為何會如此,對宋苒好是為了她兒子,與如翠一起謀算宋家也是為了她兒子。
只是宋苒就不明白了,羅媽媽肯定是知道如翠已是少爺?shù)娜肆?,難道一點都不忌諱嗎?
雖然也會有將主子的通房丫鬟許配給別人的,說得好聽是主子給的賞,難聽不就是玩膩了,送給你了。
可如翠是個不安分的,難道羅媽媽就安心?
不對,宋苒突的想起一件事情,她大姐宋萍曾和她說過羅媽媽因為為了補(bǔ)貼小兒子的賭債虧空了夫人幾乎一半的嫁妝,后來被如翠知道了,告知了夫人。
夫人一查之下,大怒,將羅媽媽趕出了府里,同時如翠的娘也替代成了管事媽媽。
這濫賭的小兒子真是操碎了羅媽媽的心,府里的人只知道他品行不好,十六、七八歲了還沒有人愿意嫁給他。
看來,羅媽媽這也是在豪賭了,可惜賭得自己晚景凄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