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曉恩去世之后,由于方少帆袁煦航他們,藍琳并沒有太脫離群體,他們吃飯會叫上她,去運動會叫上她,到他們的老地方也會叫上她,而且大多時候梁琴音也是在的,她跟袁煦航的吵吵鬧鬧時常讓藍琳恍惚好像葉曉恩還在。
最近,藍琳覺得自己有些奇怪,比方說一遇到難題,她就想叫方少帆;方少帆一節課不來,她就想詢問袁煦航,種種奇怪又不好意思問出口的感覺,藍琳隱約知道她應該是對方少帆有了好感。
其實有好感并不奇怪,一開始藍琳就覺得方少帆是一個不一樣的安靜少年,之后又因為葉曉恩的事情,他的安慰與體貼舉動讓藍琳的心很溫暖,她能夠感受到來自他的那道陽光,然后,葉曉恩的離開讓藍琳無所適從,她不得不承認她把部分的依賴轉移到了方少帆的身上。
只是他呢?方少帆對自己有沒有不一樣的感覺呢?一個人一旦對另一個人產生了好感,就會關注對方的一舉一動。藍琳也是一樣,她發現方少帆好像對自己若即若離,有時候很關心自己,但有時候卻又疏遠自己。藍琳想著,他是不是因為同情自己才與她走得近,是不是因為怕她賴上他才選擇遠離?藍琳想得多,卻都往不好的方面想。
藍琳不知道方少帆的想法,所以她選擇了沉默,她沒有去深究方少帆的想法,她覺得只是有好感,但感情并不深。
對了,最近還有件喜事,就是翹雪終于答應跟韓東在一起了,他們交往得光明正大,初初看到他們倆膩歪,藍琳就想起葉曉恩當年的那個想法,就是讓藍琳把他倆的故事寫下來,想著想著卻是笑著哭了。
其實,自從上了高三,藍琳就沒再動筆了,一方面是學業緊張,另一方面……也不會再有一個叫葉曉恩的經紀人了。
翻開手中的散記,里面只有短短的幾句話,一切發生得太突然了,散記里面最后一句話都是去年寫的,還記得這本散記是她跟葉曉恩一起去文具店買的,當時找了好多本都不滿意,要不是太大就是太厚,隨身攜帶不方便,最后還是葉曉恩在角落里挖出這本來,一看就非常滿意隨即買了下來送給了自己。這本散記藍琳一直帶著,雖然沒再寫什么,卻也習慣了。
散記的背面右上角有一塊濕了之后干了的痕跡,藍琳記起那個下雨天,自己沒有傘,方少帆撐著一把黑色底紫色花紋的傘將自己送到圖書館,那一路是藍琳第一次靠他那么近,第一次察覺到那種好感吧,只是當時自己并不曉得。
那時的雨不小,雖然方少帆把大部分的傘都撐在藍琳這邊,但藍琳的包還是有些濕了,里面的散記也濕了點,弄干了也就成了這樣了。藍琳還記得那時方少帆左肩部分都濕透了,他四點半來接自己的時候,天已經沒再下雨了。
兩人一起回到教室后,方少帆把一本書借給她看,她還記得那是一本外國的小說,可是書還沒在手里捂熱就被拿走了,方少帆說這本書恐怕缺了幾頁等以后買本新的再借給她,藍琳不明所以。
青春最美好的記憶就是我們初次的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