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白馬的公孫瓚前來求見。”
涿郡,一路奔波的公孫瓚衣衫破爛,十分凄涼的站在了太守府外。
若非是他自曝是遼西令支公孫瓚,恐怕那看門的小捕快也不見得會看他一眼。
可是,當他報出了自己公孫瓚的名字之后,正與夫人女兒食用午餐的劉太守當即便站起了身來,二話不說地赤腳從太守府中迎了出來。
公孫瓚連日奔波,身上也沒帶銀兩,他血氣方剛,既不愿憑著本事劫掠,也不愿意食用可憐他的小販送來的嗟來之食。
此時早已是精疲力竭,等到劉太守出門之時,正見他要虛弱地栽倒在地。任憑他英雄了得,年不過十五便有后天八重天的實力,餓了五六天連續(xù)趕路,此時也是虛弱不堪。
劉太守頓時心慌,急忙親自上前將他扶起。
公孫瓚被他穩(wěn)住身形,正要道謝,卻突然發(fā)現(xiàn)劉太守竟然赤腳來迎,當即大驚,眼淚奪眶而出,跪倒在地拜首道:“劉太守屢次相招公孫瓚皆不來效,今日受難前來投奔,竟蒙大人以國士相待,瓚心惶恐,敢不為太守效死!”
劉太守先是一愣,然后這才尷尬的注意到自己竟然沒有穿鞋子便走了出來,他當即伸出一只手臂拉著公孫瓚便向著太守府中走去,半道突然聽得公孫瓚腹中咕咕亂叫。
他卻是哈哈大笑,道:“賢侄遠道而來,一路勞頓,且先吃些飯食,待歇息了一夜之后再說。”
他絲毫也不顧及公孫瓚身上的臟亂,一手拉著他,一邊當頭引路將他領(lǐng)到了后堂之中。
公孫瓚年少成名,不過十四歲,便曾隨著白馬門門主一同抗擊過烏桓人。那一戰(zhàn),他單槍匹馬地斬殺了烏桓一十七人,再加上他年紀輕輕便已是后天八重天境界的強者,故而大名為劉太守所知,屢次書信請他出仕為朝廷效力。
當然,所為的為朝廷效力,也不過是因為他需要人才而已。當年光武帝一句天下與宗門共享,赤眉教解散后,幾乎每一城一地都有門派的存在,這涿郡之中的門派直接就叫涿幫,現(xiàn)任幫主劉顫,也是一個后天八重天的高手,在涿郡有著極大的聲望。
雖然大漢各地也自有守軍,但是每一次異族入侵之時,便得多仰仗各大門派出力了。
這涿幫幫主欺負劉太守乃是外地人,故而屢次與他為難,在軍事上與他制肘,在政事上以武亂法。他手下一班從儒宗帶來的親隨雖然眾多,卻并沒有能夠匹敵劉顫的高手。
現(xiàn)如今公孫瓚到來,那懸在他頭頂?shù)囊槐鷦σ簿蜎]了,接下來,便是依靠朝廷的力量大肆整頓涿郡的時候了!
他雖然自覺赤腳相迎丟了顏面,但公孫瓚卻不但沒有鄙夷他,反倒是對他的行為感激不盡,頗有后悔晚來投奔之意。
沒有什么事情比一見面便能收得一猛士的忠心來得高興的了,于是他當即便邀請公孫瓚到內(nèi)堂之中用餐。
劉太守也才剛剛動筷子,一家老小才一人吃了一口菜,就算是邀請公孫瓚入席也無不可。
他的命令傳到了后堂,剛吃了一口飯菜的夫人與小姐當即起身退去。
公孫瓚也實在是腹中饑餓,一看到滿桌子的食物,且本就被劉太守相邀,也就不客氣,直接坐在了之前劉小姐坐的位置之上,看到飯菜具備,也不猶豫,當即便狼吞虎咽起來。
他已經(jīng)五六日未曾吃飯,雖然依舊守著禮,卻也盡顯男兒豪邁,看得劉太守點頭不已,心中暗道:“這才是虎狼猛士該有的風范。”
就在這時,他的眼角卻是突然看到了側(cè)席之上夫人的碗筷,當即一驚,暗道:“緣何夫人的碗筷還未被收走,那小女的......”
他面色驟變,眉頭緊皺的看著狼吞虎咽的公孫瓚,只見他雖然面有疲憊之色,卻依舊劍眉如鬢,鳳眼生威,再加上他英勇無匹的傳聞,臉上便悄然浮現(xiàn)出一絲喜色。這般男兒,倒也算是自家小女的良配了。
心思如此,劉太守當即便開口問道:“久聞賢侄大名,一直無緣得見,不曾想賢侄生得這般雄俊。”他贊了公孫瓚一句,當他身形一頓,正準備停下碗筷向劉太守搭話之時,卻又突然聽得他問道:“不知賢侄可曾婚配?”
公孫瓚咽下了嘴里的食物,用疑惑的目光盯著劉太守,道:“瓚未曾婚配,不知大人緣何相問?”
劉太守被他問得老臉一紅,道:“咳咳,賢侄先用膳,稍后再與賢侄敘話。”
公孫瓚聞聽他的吩咐,當即便點了點頭,然后又繼續(xù)狼吞虎咽起來,他風卷殘云地扒光了碗中栗米,然后又將那些個菜肴全都掃入腹中,直看得一旁的劉太守驚嘆不已。
待到飯畢之后,又令人帶公孫瓚下去洗漱收拾了一番,自己卻是黑著一張臉喚來了夫人與小女,好一通斥責之后,恰逢公孫瓚洗漱完畢之后踏門前來拜謝。
那劉小姐與公孫瓚雙目一對,面頰卻是莫名的一陣緋紅。
公孫瓚腦海中浮現(xiàn)出劉太守剛才莫名其妙的問話,誤以為劉太守有意將小姐下嫁于他,當即也是面生尷尬之色。
二人對視良久,竟然悄然生出一絲莫名的情愫來,直讓原本暗自惱怒的劉太守心中一動。暗道:“這莫非是天意?”
他當即轉(zhuǎn)怒為喜,然后為公孫瓚引薦道:“這是小女劉娟。”然后又指著公孫瓚道:“這是令支白馬公孫瓚,你想必是聽過他的大名。”
那劉小姐怎么會沒有聽說過公孫瓚,想當年在閨閣之中,聽到侍女提起公孫瓚推遲劉太守的招募,她還揚言將來要好生收拾公孫瓚一頓呢!
這二人算是相互認識了,又期期艾艾的說了一些場面話,劉太守有意促成二人,便也就尋了個借口帶著夫人離去。
一月之后,被劉太守封為小吏留在身邊的公孫瓚便正式向劉太守提親。征得太守同意之后,公孫瓚便風風光光的將劉小姐娶回了家中,不出一月便有了身孕。
第二年便誕下了一女,取名為公孫月。
而此時的趙云,卻還在幽州的北平苦熬根骨,日夜向王越討教武學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