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皇上那邊反應如何,陸妍可是轉眼便將此事忘了。專心忙活大訂單。
楊拙和往常沒什么變化,每天操練士兵。只是張總兵和以前放手不管不同,每天跟在自己身邊,讓楊拙頗不習慣。
“報---!”
和往常一樣,楊拙正監督士兵打陸妍傳授的軍拳,一個守衛慌慌張張跑來。
“何事如此慌張!”
守衛回復一股約一萬左右的人馬沖進縣城,守城的十幾個士兵被殺,現已直奔縣衙糧倉。縣太爺差人請求支援。
“一萬人?!我這一千多兵出去不就直接送死。”
張總兵沉不住氣,大叫起來。
楊拙卻異常冷靜,問一些問題,比如領頭人何許人,一萬多人各持什么武器。除了殺士兵和搶糧倉,有無濫殺無辜等。
守衛一問三不知,楊拙便將報信之人叫來,得知領頭人姓梁名勇,曾是臨縣震遠武館的館長,其下門徒無數。
一萬多人大多衣衫襤褸,武器有鋤頭,柴刀,菜刀,甚至還有的拿著木棍。
門衛是被打昏過去,是死是活還不知道。
進城未搶劫百姓,而是直奔糧倉。
楊拙聽后,大約明白了,估計是旱災導致民不聊生,稅賦絲毫未減,應當也是被逼無奈才有此舉。
楊拙向張總兵請求派兵一千給他,平息匪亂。
張總兵猜不透圣上心意,不敢讓楊拙冒險。
楊拙立下軍令狀,保證一定毫發無傷回來。而且說遠水解不了近渴,萬一引發更大規模的匪亂,上面怪罪下來,誰都擔當不了。
張總兵轉念一想,這匪亂說小了可小,說大了可大,甚至可以扯上叛亂。一時沒了主意。
“您看,我先去看看情況,要是沒把握,我佯裝打一下便撤退,這樣上面不會怪罪我們不出擊,要是有把握,把匪亂壓下去,便是您的功勞,豈不兩全其美?”
楊拙這樣一說,張總兵動搖了。不過,前提是自己也得親自前往。
楊拙忙說讓張總兵留守駐地,萬一情況有變,也有個照應。其實是不想有人跟著,礙手礙腳的。
最終,揚拙說服了張總兵,不過,人數由一千人縮減到五百人。
楊拙讓士兵全部打扮成普通百姓模樣,進入城內。此刻糧倉己被洗劫一空,正欲散去。
楊拙一行人趁亂混入隊伍,一行人亂哄哄地向城外撤。因聲勢浩大,人們閉門不出,一路毫無阻攔。
因雙方人數懸殊過大,且楊拙意識到隊伍雖然雜亂無章,但里面有很多武功底子很好的練家子。于是示意手下先按兵不動。
一班人來到城外一座山里,全被下令用布條蒙住雙眼,左轉右轉,,楊拙知道這是個簡單的幻陣,默默記著步子,轉了有一刻鐘左右,得令松開布條,發現自己進入到一個世外桃源似的地方。
這里山清水秀,溫暖如春,植被郁郁蔥蔥。如果不是近前看,根本不知道里面住著人。因為全是樹屋。
大家有秩序地進入到一個能容納四五萬人的大廳。
進入大廳前,所有糧食放到指定的地方,武器全被卸下。
進入大廳后,只聽一人高喊:
“右特使大人到!”
大廳的人齊刷刷跪下:
“參見右特使大人!”
只聽一個很有磁性的男中音傳遍大廳每一個角落:
“大家辛苦了!大家此次任務圓滿完成,我很欣慰。回去自會向教主大人記平陽分會一功。今年乃上天考驗吾教徒之年,今日所借糧食,皆為百姓辛苦所得,正所謂取之為民,用之為民。此舉乃特殊時期采取的特殊行動,望大家出去后恪守本分,切勿肆意行事。無教主令,不得入谷。如有違者,斬立決!”
話音剛落,只聽一陣風飄過,每個人頭頂都飄過一句話:
“jiao主神威,佑我子民!”
“jiao主神威!”
底下人異口同聲激動地喊道。
緊接著,大廳四周出現無數個密道,大家有序地從各個密道出去,每人領到約五十斤口糧。
楊拙低著頭,也領到屬于自己的一份。在狹窄的通道里大約走了半個時辰,終于走出來了。
楊拙一看這地,怎么覺得有些熟悉。再仔細一瞧,這不就是自己許久沒來的老虎山嗎?
可讓楊拙納悶的是的,楊拙待其他人散后,自己按默記的步子走回去,居然找不到剛剛的出口。
楊拙清了一下從此出口出來的手下,約有十幾人,余下幾百人應當從其他出口出去了。
十幾人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齊齊望向楊拙:
“我只知道地點大約在城南十里左右,進出口全部設有陣法及機關。”
楊拙領著十幾人朝山外走去,一同出來的都是些陌生面孔,也不知是哪里人氏。
其中一個兵告訴楊拙,里面有幾個是他媳婦鄰縣杏花村的人,世代都是本本份的農民。因怕被認出來,所以一直沒敢抬頭。
為了不惹人注目,楊拙將人帶到家中,并將偽裝過的糧食放到家中,讓父親保管好。一行人回駐地復命去了。
被陸妍留在家中充當看門狼的小白,這次緊跟著楊拙,無論楊拙怎么威脅,始終不愿離去。經楊拙簡單溝通,得知小白這吃貨想念陸妍做的烤肉,而且一個人在這,太孤單。
如今的小白,個頭已經和成年狼沒有區別,渾身毛發純得沒有點雜質,毛色發亮。眼神銳利,長得很是俊美。立在那,竟隱約透露出王者之威。要不是真真切切的狼的模樣,還以為自己和一個人在對話。
楊拙尚有任務在身,只能直接將小白帶回駐地。面對士兵投來的新奇眼光,小白驕傲地仰著頭,甚是得意地走過。
張總兵早已得報,出來迎見,見到揚拙這么快回來,甚是意外,心總算是放下來。看到十幾人穿戴的衣服和出發時一樣,整整齊齊,徹底放下心來。
在楊拙同張總兵匯報的時候,陸陸續續有幾十人返回,約半個時辰后,全部回來,毫發無傷,但糧食都沒帶回。經查問,全部放在各自家中,因沒有上頭命令,不敢擅自帶出來。
楊拙在張總兵耳邊輕聲說了幾句,張總兵連稱妙哉。原來,張總兵駐兵的軍晌一直不能按時發,上次找縣太爺換的糧食眼看快撐不住了,這點糧食,又能撐好一陣子了。
縣太爺那邊,便說是一群饑民,搶到糧食后便如鳥獸散了。想想這么一個龐大的民間組織便在自己眼皮底下這么多年,自己士兵溫飽尚不能解決,哪想送上去當炮灰。再說,都是些老百姓,自己更不忍心下手了。
兩人達成一致后,便分頭行動。楊拙負責將糧食轉移到軍營,張總兵去向縣太爺知會劫匪到了一座山時,便突然失去了蹤影。
縣太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那可是糧倉一半的糧食。要是一個湊折上去,自己的烏紗帽鐵定不保。
“您不是還有一大功?全國遭受干旱,每個地方都顆粒無收,民不聊生,可再看看您治毛里下的縣城,人們借到糧及低價購買的糧食,都對生活充滿希望,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況且,據我手下士兵所述,那些人均是鄰縣的饑民。估計也是被逼無奈才有此舉。當今圣上英明,一定不會糊涂處理此事。”
縣太爺一想,也是這個理,看來,得找陸姑娘商量請功一事。
縣太爺心里有事,便不久留張總兵。張總兵也不樂意同這些文官打交道,正合心意,忙起身告辭,看看楊拙那邊是否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