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有什么吩咐你盡管說。”下定了決心要為葉開賣命的凱羅,心態無比平和地用感激的語言說道。
“說實話,我在見到了你們這個部門的時候,我就想把這個部門搬遷到亞洲去。”葉開直言不諱地說道。“但是,后來我仔細考慮了一下,覺得這個方案雖然很可行,但是短時間內,卻有些得不償失。”
當然會得不償失了,如果沒有前世經歷的葉開,是不會這么想的,但是知道歷史走向之后,那就不一樣了。搬遷到香港確實是個好主意,但是現在明顯不是時候。
因為,現在的香港地價,從總體上來說,是成上升趨勢的,并且在之后的1、2年內,地價會瘋狂得令人膛目結舌。原因無它,那些所謂的房地產商人在背后作怪而已,真正合適入手的時間,是在82年下半到84年這段時間。
這段時間,是讓房地產商人幾乎跳樓的時間,因為,他們和大多數有錢人一樣,都在忙著轉移資產,逃離香港。而帶不走的不動產就成了累贅,都忙著拋售。就像股票一樣,跌價的時候,都在拋售找不到接手的人,而越是找不到接盤的人,價格越是跌的厲害,直到無人問津成了廢紙片為止。
葉開現在雖然有些錢,但是也不愿意平白讓這些錢,便宜了那些鷹國佬,香港之后混亂的幾年的背后,鷹國佬這只黑手就是罪魁禍首。而葉開要收購地皮,除了建立研發基地之外,更重要的是為了建立晶圓廠。
而晶圓廠又必須和芯片設計放在一塊,因為這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芯片需要晶圓廠的工藝制程來實現,而工藝制程又需要不斷在制造芯片的過程中才能得到提高,也就是說,無論你的芯片設計的多么先進,缺少了晶圓廠的技術支持,本來一流的設計,最后卻只能得到三流的產品。
這樣血淋淋的經驗教訓,從前世得到英特爾技術授權,最后因為晶圓廠沒有技術支持而最終退出X86指令集桌面級芯片市場的NexGen、Cyrix、Chips?and?Technologies等公司算一個例子。
另一個例子是前世作為CPU界的第二大巨頭,AMD壯士斷臂般地選擇在08年賣掉自家的晶圓廠。
AMD花巨款收購ATI,AMD的夙愿早已被無情的事實打擊:腹背受敵、資金短缺、研發落后。當時的AMDCEO魯毅智早就看出這點,資金是一切運行的來源。于是當時AMD不得不自保,選擇冒很大風險賣掉了自己的晶圓廠,買主是阿布扎比的ATIC,從此AMD喪失了自主的晶圓制造能力。
AMD賣掉自家晶圓廠后,雙方以合作形式獲得晶圓。
晶圓廠,對于半導體工業來說代表了什么?就如萬物離不開水一樣。
離開了水的AMD讓Intel笑了,因為自己在工藝制程上少了一個難纏的競爭對手。而少了AMD技術支持、猶如一潭死水的晶圓廠,技術上已經完全落后Intel。
即使在后期和AMD重新合作而成GlobalFoundries,卻無情地坑了AMD無數次。在3xnm、2xnm時代,AMD實在拿不出好的產品和Intel競爭,其中一點原因就是被這“豬”隊友坑了。
同時,離開了水的AMD和筆記本市場說再見。
因為,Intel一直保持工藝制程的優勢,同時不斷加強性能功耗比,Ultrabook概念、游戲本概念都由Intel平臺而起。而AMD落后的工藝制程帶來了糟糕的性能功耗比,更不要說被“i3默秒全”的性能了。
除非AMD免費提供,筆記本廠商都實在想不出理由去選用AMD平臺了。等到AMD再次進入筆記本市場之后,口碑都已經丟失了不少。
所以,曇花一現的X86架構授權公司和AMD的教訓明確告訴世人,設計與制造分離的模式是一條沒有歸路的死胡同。
因此,前世在微處理器產業發展初期,生產制造環節往往基于一種垂直整合的模式,這一點和之前的集成電路行業比較相似。廠商不僅需要自己設計產品,同時還需要自行完成芯片的生產和制造。
直到前世的80年代中期,業內出現了一批無晶圓廠的半導體公司,它們會先將產品設計好,然后采用外包的形式交給有晶圓廠的半導體廠商(比如說芯片代工模式的鼻祖TSMC臺積電)去做,亦或是讓那些不僅有產線而且有足夠產能的設計公司來做。
這樣的做法讓這些基于x86架構的半導體公司最終都沒能堅持下來,但是它們對于半導體產業的推動和促進作用還是貢獻良多的。其中,小本經營的Chips?and?Technologies為IBM?PC-XT以及其兼容機提供了性能卓越的芯片組,大大降低了計算機的制造成本。
因此,現在的葉開就有些舉棋不定了。雖說葉開的芯片能夠找到有代工意向的晶圓廠暫時為自己生產芯片,但是小規模的或許還行,一旦量大了,被卡脖子那是必然的。而且,讓別人代工還會造成技術泄露。
芯片解密畢竟還是需要花費一些人力物力以及時間,而直接拿到掩膜版簡直就更省事呢?都不需要解密了,直接逆向推導就可以得出芯片的設計原理圖。
前世的英特爾就吃了這樣的暗虧,,隨著8088/8086處理器大獲成功,很多友商急紅了眼,紛紛扯下虛偽的道德面具,直接抄襲,NEC的V系列處理器就是一例。然而,當英特爾下定決心要將官司打到底的情況下,NEC卻意外贏了第二場官司,因為法官采納了NEC的辯護理由——NEC是通過反向工程開發出來的V系列處理器,而非抄襲。
因此,對于這樣至關重要的芯片,葉開是不放心找別人代工的。既然不放心,那么就意味的必須建立自己的晶圓廠,可現在明顯不是建立晶圓廠的好時機。
但是,現在不建立的話,怎么生產芯片呢?今年年底IBM就會啟動‘象棋計劃’,明年就會開始挑選供貨商,在葉開的計劃里,他還想趁此機會向IBM推廣自家的CPU,并借助IBM將其推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