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宰執大宋

第七章豆漿和油條

最近幾天,馮氏每天都是早出晚歸,在城內四處轉悠著尋找活計,但事情并不順利。

青州城內的刺繡工坊基本都快被她轉遍了,但大都是表示不缺繡娘。

后來馮氏也只不限于找刺繡的活計,只要能作工賺錢,她不拘于作什么工,但依舊沒找到什么活計!

這個年代雖然婦人拋頭露面出去作工賺錢并不算稀奇事兒,但是適合婦人干的活計畢竟很少,一時難以找到活計也在情理之中。

馮氏的情緒有些失落!

這幾天馮氏出去找活計的時候,鐘浩也沒閑著。

他時常帶著徐婉出去逛街,努力熟悉大宋風情民俗的同時,也在尋找著改變生活的門路。

經過幾天的了解,鐘浩大體已經有了些賺錢的思路。他覺得按他思路去做,讓三人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應該是一件并不難辦到的事。

不過,鐘浩知道馮氏是一個很要強的女人,讓她在家里坐等自己賺錢后供養,她肯定不會心安理得的接受的。

鐘浩覺得還是先幫馮氏找個賺錢的門路比較妥當。

經過這幾天考察,他很快有了想法。

……

這天,三人在院中的石桌旁吃著早飯。

早飯是馮氏趕早起來自己做的湯餅,也就是后世的面片湯。馮氏的手藝著實不錯,滿滿一碗指肚兒大小的滑溜面片兒,澆上老湯,點上些蔥花、韭菜花,舀上一小匙茱萸葉子制成的辣子油,再撒上一點胡椒面,鐘浩吃得酣暢漓淋。

“姨母,我看你也別找活計了,不如在十字街口起個做湯餅的小食攤子,憑姨母你的手藝,我覺得不會沒有顧客的!”鐘浩想起自己的主意,便趁機開口出言引導馮氏。

馮氏聽了眼睛一亮,不過隨即有些忐忑的道:“十字街口那已經有了兩家做湯餅的食攤,我們再起一個攤兒能行嗎?”

“嗯,姨母若是想做食攤的話,也并非一定要做湯餅,我倒是會做幾種吃食,保準很好吃,而且別人不會做,不會跟別人沖突的!”

經過這幾天的琢磨,鐘浩打算讓馮氏開家賣豆漿油條的小食攤。油條這種后世風靡大江南北的早餐小吃,此時應該還沒有。

據說油條是從南宋時期的“油炸檜”發展來的。既然豆漿油條這種吃食后世能夠在全國各地落地生根,成為“國民早餐”,肯定是有其強大的生命力和適應力的,鐘浩相信現在的百姓接受起這種吃食來,一定不會有什么難度的。

“哦,大郎你還有這么個手藝?!”馮氏半信半疑的說道。

“姨母若是不信,待會兒我便先做一下,你先嘗嘗!”

說做便做,吃過早飯后,鐘浩先去米糧街去買了一些面粉、雞蛋、菜油、黃豆等炸油條和磨豆漿需要的東西,又去斜柳街訂了一只青石磨盤,讓店伙計給送家里。

回到家中讓馮氏幫著和面,面粉中打上雞蛋,放上豬油和鹽巴,再加上面引子,揉成一個大面團,放在太陽能照射到的地方,讓面團發酵。

做油條要用發面,這年代自然沒有后世那種現成的酵母粉,而是用面引子發面的。發酵用的面引子是馮氏用黃酒酒糟自己做的。

其實炸油條的面粉,用高筋粉更好,不過以現在的條件實在沒法講究這個了,有白面粉就不錯了。

這年代的麥子比大米便宜很多,但細白面卻比大米要貴很多。

因為白面要把麥子用石磨磨碎后,用面篩一遍遍的篩,直到篩去里面所有黃色的麩皮。面篩的篩眼越細,篩得次數越多,麩皮也就越少,面粉也就越細越白,自然價格也越貴。其實白面主要比大米貴在人工上,畢竟大米直接放鍋里煮就是了。

發上面之后,鐘浩又泡上一盆黃豆,準備磨豆漿用。

中午是吃不上油條了,得等到下午面才能發好,黃豆也得最少泡三個時辰,才適合磨豆漿。

……

夕陽漸漸西下,街坊四鄰漸漸飄起了裊裊的炊煙。

面團發酵好了,鐘浩將面團拽下一塊來,放在抹了豬油的案板上,按壓成長條狀,上面抹上一些豬油,用刀將長條狀的面團切成一條條的小面條。

將兩根小面條疊在一起,壓扁成長條狀,再用筷子在中間壓道溝出來,油條坯子便做好了。

鐘浩做油條時,馮氏一直在旁仔細看著,一絲不茍的學習。

油條坯子做好了,剩下的便是下油鍋炸了。

馮氏有些心痛的在鐵鍋里倒上半鍋菜油,開始生火熱油,婉兒則在旁邊使勁的拉著風箱吹火,小臉上不多時便抹上了幾條黑黑的碳痕。

這年代還沒有風箱,這個風箱是鐘浩特地按照后世的樣子,讓木匠打造的。裝上風箱后,馮氏很是喜歡,有了這個風箱,生活做飯方便了很多,著實夸贊了鐘浩一番。

以前生火不是用嘴吹,就是用扇子扇,經常被嗆得得灰頭土臉。有了風箱,生活做飯時,她的臉面上干凈了很多,雖然早已生兒育女,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馮氏也不例外,自然也不希望臉上經常被嗆上柴灰。

等到油鍋燒到七成熱,鐘浩將一個個做好的油條坯子放入鍋內,開始炸油條。

用長長的竹筷子不時給油條翻個身,沒過多時,金黃的油條便出鍋了。

婉兒看著剛出鍋的、長長的散發著誘人的金黃色光澤的油條,也顧不得拉風箱了,用黑乎乎的小手,拿起一根油條便開始吃起來,嘴里不時發出“嗯”、“啊”、“好吃”之類的話。

馮氏看到婉兒毫無淑女形象,不禁在旁笑著嗔怪:“你個臭丫頭,吃東西也不知道洗手,也不怕吃壞肚子!”

炸了半竹筐油條,鐘浩又把剩下的面團做了一些焦圈和油果子,一起炸了。

等油條、焦圈和油果子都炸好了,鐘浩又去磨豆漿。

青石磨的磨盤很大,鐘浩和婉兒一起推動還有些吃力,不過婉兒對和鐘浩一起干活很是高興,小臉累得得通紅,滿頭的汗水,卻依舊很是興致很高,不覺得累。

馮氏用勺子一勺勺的舀著泡好的黃豆,往磨眼里倒。

白色的豆漿從兩片石磨中間淌出,流到磨槽里,再從磨槽上開著得磨口處流到接著的木桶里。很快泡好的黃豆磨完了,木桶里也有了半桶豆漿。

鐘浩讓馮氏和婉兒在另一只木桶上拉著一塊紗布,鐘浩搬起那半桶豆漿慢慢的倒在紗布上。

很快,豆渣留在了紗布上,沒有豆渣的細膩的豆漿便都流到底下的木桶中。

今天沒有準備,要是有些白菜葉子或者蘿卜纓子,剁碎了,和豆渣一起煮了,便是很好吃的小豆腐。

等到豆漿煮好,天已經完全黑了。

點上燭火,三個人坐在石桌旁喝著豆漿,吃著油條和焦圈、油果子,心情都很是不錯。

馮氏高興的原因,自然是覺得以后的生計有著落了,她覺得這配著豆漿很和胃的油條,一定能賣的不錯。

而婉兒高興的原因,則是覺得這些東西很好吃,尤其是那甜甜的油果子,她更是喜歡。

在聽了自己母親和浩哥哥說要開一個小吃攤子,專門賣這種吃食的主意后,婉兒更是高興的不得了,那以后就能天天吃到這種好吃的吃食了。

…………

有了好的經營項目,馮氏開始張羅起小食攤來。

鐘浩又按照后世的樣子,幫著馮氏設計了一個帶著鐵轱轆的小食車,這樣每日出攤、收攤時,只要拉著小食車來回便是,省了很多麻煩。

今天是馮氏第一次出攤的日子。

馮氏在寅初二刻便早早起床點上燭火,開始磨豆漿、煮豆漿、做油條坯子。黃豆是昨晚泡上的,做油條和焦圈的面團也是昨晚揉好、放置發酵的。

等到寅正初刻,鐘浩和婉兒陸續起床時,馮氏已經把出攤的東西準備好了。

馮氏將煮好的豆漿倒入一個包裹著絮被的木桶,鐘浩和她一起抬到小食車上。這年代沒有保溫桶之類的東西,只能用一床舊的絮被緊緊包裹住木桶,權當保溫桶了。

等到鐘浩和婉兒幫著馮氏推著車子來到十字街口時,天空的東邊已經露出晨曦,天色也已經漸漸明亮,十字街口很多小食攤子已經坐了不少客人,這些都是早早趕工的百姓。

大宋雖然沒有宵禁,但那些酒樓、青|樓等聲色娛情場所,都是有錢人才會經常去的,普通百姓最多也就偶爾去上一兩次,平常夜間也并沒有太多的夜生活,依舊遵循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晚上早早睡,早上自然也就早早起來。

鐘浩幫著馮氏把攤子布好,馮氏生著火,讓婉兒照看著爐灶,自己開始炸油條和焦圈,還有油果子。

鐘浩本來還要幫忙炸油條,但馮氏死活不讓,說又她們母女便夠了,還說什么君子遠庖廚,這種事情以后不讓鐘浩干。

本來依照馮氏的意思,連出攤也不想讓鐘浩跟著的。她想著以后賺了錢,要讓鐘浩好好讀書、將來考科舉做官的。

鐘浩無奈,只得在旁幫忙招呼客人。

還沒等小攤開張,便有幾個“花胳膊”過來收取五文錢擺攤費。

雖然鐘浩很不情愿,但是沒有辦法,還是掏出五文錢給了他們,這種坐地收錢的地頭蛇他現在暫時得罪不起。

好在馮氏的油條生意很快開張了,大宋百姓對新事物接受還是很快的,在嘗過了鐘浩贈送的油條、焦圈和油果子的味道后,都是贊不絕口,隨即紛紛解囊,坐下吃起來。

……

……

會元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密市| 罗田县| 县级市| 陵川县| 张家界市| 青龙| 峨山| 和林格尔县| 疏勒县| 北宁市| 肃宁县| 乌苏市| 白朗县| 樟树市| 嫩江县| 大田县| 石景山区| 原平市| 搜索| 镇坪县| 武乡县| 田阳县| 长春市| 本溪| 金门县| 梁平县| 江都市| 奎屯市| 册亨县| 阜城县| 克山县| 门头沟区| 腾冲县| 宝坻区| 凉城县| 林州市| 昌宁县| 金塔县| 昌黎县| 花莲县| 肃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