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偶然看見,覺得不錯,和書友們分享如下:
【大娃】
能大能小,力大無窮,但性格魯莽~是赤色。
這是熱情奔放之色,充滿著理想主義的光芒。
大娃就是這樣一個人,單純、開朗,充滿著激情,甘愿為理想的事業做出犧牲。當“葫蘆藤第一次妖精來襲事件”(第一話)發生的時候,他首先站了出來,毅然向妖精的巢穴發起了挑戰。他的力量和他的精神一樣大而無畏。在他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羅伯斯比爾、列寧、切·格瓦拉等理想主義者的影子。
然而,激情也意味著冒進,往往不顧后果,就如同塔羅牌中的正位戰車,過度的輕率反而導致了滅亡。在三話中,大娃正是因為貿然前進而致身陷泥潭,他的理想主義在現實中跌的頭破血流。第三話的副標題TheChariot正好點明了“激情”的雙刃劍特性。
【二娃】
橙色。
這是溫柔寬容之色,是發自人文主義的終極關懷。
七名葫蘆娃中,二娃的個性刻畫最為成功,耳聰目明的能力令他成為一個善良溫和的人,對周遭的事物以及自然感觸至深,有如一名感性的藝術家。在有他出場的幾話里,我們甚至能夠感受到二娃給人帶來的那種如沐春風的舒適與親切。
但是,溫柔也意味著軟弱,寬容也意味著輕信,蛇精洞察到了二娃的這個弱點,將其誘入了夢花繚亂的迷宮之中,象征著謊言與欺騙的迷宮傷害了善意與寬容,二娃終于被毀去雙目與聽力。不過這并非否定了寬容存在的意義,在接下來的一話中,二娃被老翁和穿山甲救出,穿山甲因此而犧牲,完成了他自己的贖罪旅程;而二娃則被小鳥搜集來的露水醫治好了雙目,就好象《風之谷》中荷母群救回娜烏西卡生命的場景一樣,善意與寬容在這樣的關懷中重建。
二娃因人性之惡而受傷,又因人性之善而恢復,這不正是寬容之道在世間的行跡么?
【三娃】
黃色。
這是剛強堅韌之色,代表著奮進與勇氣。
除了最終決戰外,最令人蕩氣回腸的,就莫過于三娃與妖精之戰了。刀槍不入銅頭鐵臂的三娃受命于敗軍之際,甫一登場就救了老翁與二娃的性命,然后大敗蝎子精,逆襲妖精洞穴,打的酣暢淋漓,意氣風發,令人不禁想起“所向無前”的梁朝名將陳慶之和縱橫歐陸的巴頓將軍。
《老子》里曾經有一個寓言,說牙齒掉光了,舌頭仍舊在,以此來說明“柔軟勝剛強”的道理。三娃因為過于剛強而不懂屈伸,
成為了掉落的“牙齒”,反陷入了蛇精的柔劍束縛之中,終于失敗,正應了易經里的那句話:“亢龍有悔”。
這也算得上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吧。
【四娃】
綠色。
這是憤怒不平之色,嫉惡如仇。
五娃噴的是火焰,噴的也是他的憤怒,比起他的孿生弟弟來說,簡直就是兩個極端。對周遭的事物時時保持著批判的態度,從來不忌憚直爽地表達自己的不滿。在他的心目中,世界上有著好與壞,善與惡的鮮明區別。一旦確立了方向,就要全情投入,容不得一絲雜質與逆流。在第七話中,“早知道是妖怪,就不該救他們”兄弟二人的對話體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觀。
在妖精的鴻門宴上,至陽的身軀飲下了至陰的冷酒,于是總愛極端化的他終于又走了一次極端,并且倒了下去。
【五娃】
青色。
這是和平慈悲之色,是發自內心的吶喊。
水是平和的,內斂的,也是防御性的;七名葫蘆娃中最有悲天憫人之心,從他一開始出場到結束,始終不曾傷害過任何一個人,包括妖精。對于他來說,噴水是為了救人,而不是傷人。雖然娃不曾說過什么,但他的行動始終是遵循著這一原則,默默地扮演著一個輔助性的濟世角色,宛如一片寧靜的云。“我們去救人吧。”(第七話)這是他唯一句令人印象至深的臺詞,卻折射出了他整個的人生觀。
于是,在第八話中,以他為主導,葫蘆兄弟們第一次與妖怪握手言和,并且出席了妖精們安排的宴會,希望能通過談判的形式來消弭戰爭。
能夠不流血而解決爭端,這就是他最大的夢想。
有如此胸懷的人,從來都是一個悲劇性的角色,他最終倒在了無邊的酒碗之中,倒在了他曾經救過的人的陰謀之下,和談原本只是騙局。喜愛和平卻又不得不與宿命的敵人做無休止的抗爭,不想傷害別人卻總被別人傷害著,這個與其說是他個性的悲劇,不如說是時代的悲劇更來的恰當。
【六娃】
藍色。
這是開朗活潑之色,樂觀向上,邁進自由王國
如果說要評選最有人氣的葫蘆娃,那么就非六娃莫屬了。他是隱形的,是自由的風,無拘無束。凡俗的道德藩籬,無論妖怪的還是葫蘆娃的,都與他無關,他喜歡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率性而來,隨性而去。在第一十話里,六娃大鬧妖怪洞穴,將他的這種獨特的美學發揮的淋漓盡致。無論是寶物如意,還是妖怪的毒液,都無法束縛這名縱橫無度的青年。
當年令狐沖在思過涯上學得獨孤九劍,天下無敵,究其原因,正是因為劍法本無招,也就無從破解。六娃也是如此,行事本無蹤跡,也是無從下手;所以即使狡詐如蛇精,也對他束手無策。比起其他一臉凝重、視使命高于一切的葫蘆娃來,六娃的戰斗更象是在一場游戲,飛舞在敵群中的他仿佛天真爛漫的孩子,我們不斷聽到他爽朗的笑聲,“使命”對他來說,無非是“興趣“的附帶產物罷了。
這自由奔放的意志,使得六娃成為唯一一位從未敗過的葫蘆娃。
【七娃】
這是陰沉思辯之色,是七色中最接近黑色的顏色。
七娃的倒戈是整個動畫的重大轉折點,當他自葫蘆中誕生出來,向蛇精和蝎子精喊出一聲“爸爸媽媽”的時候,令所有人為之錯愕;先前六娃東奔西走營造出的大好局面因此崩潰,整個正邪對比態勢急轉直下,葫蘆娃“凈化世界”的行動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七娃是特別的存在,他的能力凌駕其他六位葫蘆娃之上,卻是以最小的弟弟身份出現。這一事實,成為了他心頭揮之不去的陰影;而“完全依賴葫蘆寶物”的能力,也使得他對于哥哥們懷有難以名狀的敵意。這一位葫蘆們最后的也是最強大的力量,卻無法抵擋蛇精的精神污染,結果他心中隱藏著的陰暗一面,在精神污染侵蝕之下急速地擴大起來。表面來看,是妖怪們的毒液起了效果,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七娃內心也未嘗不是在暗自渴望這樣的結局,紫色本就是陰暗之色。
我思,故我在,七娃在七個人中最接近哲學家的氣質,但也正因為如此,思考的太多,非但未能去除心理上的陰影,反令自己陷入更加困惑的境地。很難說在七娃的心中,究竟使命、哥哥們和力量哪一個更重要。這種彷徨與矛盾,終于在蛇精的污染之下成長成為惡之果;當第十話中,六娃和七娃同被妖精擒獲,六娃毫不猶豫地掙脫了束縛;而七娃始終無法和六娃一樣,輕輕跳出羅網,瀟灑而去,他為自己加的心理枷鎖終究是太重了。
精神污染,這是對七娃叛變具有關鍵性的一步。令人值得玩味的是,這一手法,是經蛇精之手來完成的。而在《圣經》中,正是由撒旦變成的古蛇誘惑人類走向墮落。蛇精也說過:“人類其實是脆弱的生物“,人的心中有光也有影,當陰影成長的時候,就意味著向著心之暗面的墮落。誘惑與背叛,這可以說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渴望生存的意愿最終卻導致了滅亡,追尋認同的存在卻遭到了背叛,七娃的遭遇,實際上就是矛盾的感情悖論在片中的倒影。
——
原文的分析里,其實把四娃和五娃的順序搞反了,把水娃當成了老四火娃當成了老五,所以綠色是和平慈悲之色,而青色是嫉惡如仇之色。
不過無傷大雅,大家看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