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為什么不早點告訴我,一定要在我的生活剛剛要變好的時候,他才出現?”蘇醒言問。
煙雨蒙蒙之中,李狂歡立于船上,面對著蘇醒言的問題。
這確實是很難回答的問題,他喝了一口酒,似乎對于蘇醒言的痛苦感同身受。
父母對于孩子,是恩重如山,然而,有時也有很大的傷害。
這一切,都源于人的不完美,人的缺陷。
“他原本想讓你過普通人的生活,不攪進去江湖紛爭,所以一直沒有去找你。”
“那現在?”
“不料你竟然中了探花,黑衣盟是和朝廷對著干的,你爹他不能讓你去做朝廷的走狗吧,所以不得不出現。”
“好一個理由,不想讓我攪進去江湖紛爭,他厭倦了江湖紛爭就以為我也不喜歡嗎,為什么這些長輩們總是以為自己的想法就是所有人的想法。”
林遠亭拍了拍蘇醒言的肩膀,寬慰道:“原諒他吧,他也不是完美的,普通人還不都是這樣想的嗎?”
“是啊,我們總是會對別人要求太高,這往往是痛苦的起源。”玉靈兒也寬慰道。
不管多么的恨,其實蘇醒言心中還是充滿著對于父親的想象,每一次被欺負受傷時,他總幻想著父親會突然的出現,幫他打跑那些壞人。
只不過一次次的失望,慢慢將他的幻想打破,使他終于絕望,以至于產生了對于他的恨。
然而,他終于在這一天出現了。
盡管不是在他被欺負的時候,而是他最榮耀的時候。
蘇醒言沒有再說什么,他的心中五味雜陳,以至于使他說不出話來,他只是一步步的登上小船,朝著一路同行的朋友們揮了揮手。
石出也趕了過來,可惜船已發動了。
霧靄很大,而江上的舟很小。
石出只在岸上揮了揮手,小船的身影便消失在霧靄之中了。
“小蘇這是去哪里?”石出尚且不明就理。
“找他的父親去了,黑衣盟的盟主。”
“什么?”帶著一腦子的混亂,石出跟著林遠亭和玉靈兒離開了河岸。
告別亦是新的開始。
科舉已過,狀元魯斌迅被殺,探花蘇醒言遠走,前三甲里只剩下了一個馬文龍。
然而這些都不重要了。
石出跟著林遠亭和玉靈兒來到了薛王府住下。
薛王爺這個人很聰明,幫著皇帝打下江山后,很識趣的交出了兵權,成功的避免了“狡兔死,走狗亨”的結局,反而贏得了大富大貴。
天下既已安定,世界既已太平。
為了防止皇帝起疑心,他變得縱情聲樂,荒淫無度,至少表面上看起來如此。
他曾很多次勸玉靈兒的父親玉高仁,讓他也交出兵權謀個富貴,可是玉高仁不干。
玉高仁不做事會覺得生命空虛無意義,他已習慣帶兵,他已習慣了責任。
可以問題在于,現在的皇帝是他們一起沙場征戰的兄弟,等到下一任皇帝呢,還會信任玉高仁,繼續讓他手握重兵把守邊疆?
官場不同于江湖。
江湖里恩怨分明,重情重義。
官場里人心難測,利益第一。
所以人們都喜歡江湖,而不喜歡官場。
可是江湖真的是恩怨分明,重情重義嗎?
還是說,其實江湖只不過是人們的幻想。
(本卷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