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遠亭稍稍看了一會兒書,便有丫鬟端來各種時令果蔬,以及清蒸螃蟹。
將水榭的桌子滿滿擺了一圈。
丫鬟來來又去去,最后走干凈了,林遠亭坐在水榭桌旁讀書,他不喜歡讀四書五經,偏偏喜歡看各種奇聞異志、牛鬼蛇神,為此常被林父批評,林遠亭勇于認錯,可惜屢教不改,最終林父拿他也沒辦法。
竹葉隨風響起簌簌的聲音,仿佛海浪起伏。
在此彈琴吹簫,確實有仙人之風。
不一會兒,玉靈兒領著王玉璧和薛玉蓮說說笑笑而到。
林遠亭見到后將書收起,起身去迎接。
“這是薛小姐、王公子,”玉靈兒引薦,“這是林公子。”
“在下林遠亭,幸會幸會。”林遠亭抱拳行禮。
“兄臺客氣,小弟叫王玉璧,這是表妹薛玉蓮。”
“早聽聞你們二人的大名,今日一見,名不虛傳啊。”說著四人一同在水榭坐下。
梨花酒早已備好,菜肴果蔬也已齊備。
“玉姐姐說要請我們喝梨花酒,我特意帶了珍藏的這對翡翠杯來,我和玉姐姐一人一個,你們兩個我就不管了哦。”只見薛玉蓮拿出兩只精致的青翠酒杯,雕文花飾十分精美。
王玉璧道:“那是當然,這樣精致的酒杯,當然是你們兩位妹妹用了,若是我們用,豈不糟蹋了。”
林遠亭同意道:“不錯,我們就用這普通的杯子便是。”
微風吹拂,湖面蕩起微微的漣漪,不時有幾只白鵝在湖中游過,紅色的鵝掌將清色的湖面劃出兩道水線。
梨花酒也是酒,幾人喝了一陣,便漸漸感覺酒意襲來,兩位姑娘的臉上都紅紅的,十分可愛。
王玉璧便道:“如此良辰,需要賦詩助興才是。”
其余幾人也都十分贊同。
在唐朝,人們對于詩詞十分的喜愛,所以一言不合就寫詩,這樣的事情極為平常。
“表哥的提議很好,只是還缺個題目,我想既然咱們是飲梨花酒,那不如就以梨花為題各作一首詩怎么樣?”
“好,就以梨花為題!”
“以梨花為題,可是這里雖有梨花酒,但并沒有梨花呀?”
“哎,以梨花為題寫詩,卻也未必一定要眼前有梨花才行,作詩作畫,雖取景于生活,但寫出來的卻是人們對于生活的個性體驗。”
“不錯不錯,而且人眼所看到的花,也只是人眼睛的感應而已,并非真正花的樣子,倘若換成鵝的眼睛,又跟人眼所見的不同。”
“好好好,聽你們的就是了,我們開始作詩吧。”
于是四人都開始構思,手中雖然拿著酒杯,口中雖然吃著螃蟹,但心思卻完全在別的地方。
不一會兒,只聽王玉璧道:“有了有了,且聽我這一首。”
眾人便都看向他,只見他拿著酒杯起身踱步,接著回頭看向三人,緩緩吟誦道——
東風吹起梨花樹,京都三月花飛舞。
忽如一夜北風來,千樹萬樹雪滿路。
“好詩好詩。”
“妙哉妙哉。”
“出乎意料啊。”
王玉璧當先作出一首詩,引來大家十分的贊美。
“過獎過獎,下面就等著看你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