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秦帝烽煙

第六十二章論戰治國

聽到秦王竟然會如此夸獎自己,心中非常驚訝,不知道為何,這秦王對自己這樣一個小人物,卻是這么的在意!陳均心中有種不安的感覺升起,這秦王越是如此,陳均就越是有些奇怪,對于秦王來說,難道自己有什么利用價值不成?

“我王言過其實也,陳均心下羞愧難當,這商子乃我法家巨子,我輩之楷模,如此人物,陳均有何德何能與商子相提并論,我與商圣,云泥之別也!”

陳均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失禮之處,而是沉浸在商子這位圣人的情懷當中。

秦王見得陳均這幅模樣,不僅沒有覺得有任何不妥,反而是眼神中流露出了一絲異色,面色露出一絲詭異的笑容,好像是從陳均身上找到了什么一般。

“可惜啊……”

秦王長嘆一聲,又道一聲可惜!

“不知我王憂思所為何事?”

陳均有些疑惑道。

“商圣已經是離開了大秦!”

啊!

這那日聽到的竟然是真的。

“半年前,商圣就已是不知蹤跡,此刻更是不知道去了何處?此事秘而不宣,以防這些消息到了一些有心人耳朵中,尤其是左庶長此人,一直都是寡人的心頭大恨。陳均,你可知道寡人為什么恨他嗎?”

這……

陳均居然是沒了言語,他到不覺得是此刻秦王是悲痛啊什么的,而是覺得秦王是有意想告訴自己什么,為什么秦王要將這事情告訴自己,難道他就不怕外露嗎?

這還真是復雜,陳均沒有絲毫的頭緒。

“恕陳均駑鈍,并不知我王所想。”

秦王看著陳均的一副深思的模樣,眼神中隱約閃過一絲光芒。

“寡人才是這西秦的主,寡人才是,這贏熋卻是想讓寡人死!我如此縱容他,就是想讓他死!”

親耳聽到秦王這么說,陳均已經是沒了驚訝,這事情,自己之前就預料過,沒想到是真的。可是這接下來卻是讓自己不好接話了,更何況他還不知道秦王是何意?

以陳均的地位,秦王說這么多,不可能只是讓自己宣誓、效忠吧,必定是有別的所圖吧!

陳均站在秦王身邊,閉口不語,將視線移到了那地圖上面,以當今秦王的雄才大略,這圖掛在這里,其目的不言而喻。

此刻,陳均站與秦王身后,靜悄悄的。

而秦王的面上卻是沒了剛才的悲憤,而是換上了一副自信的神情,好像是在等著什么出現一樣。

忽然間。

吱呀一聲。

外面沒有人通報,這門竟然是被人從外面用力推開。此人這種行徑,要不就是得到了秦王的應允,要不就是刺客,這是陳均當時的想法。

可是這秦王面上卻沒有一絲異色,顯然對這行為早就是習以為常。

“姬葵參見秦王陛下!”

只見有一男子從外面進來,對著秦王行了一個非常復雜的禮,陳均認得,這是大周拜見諸侯時的禮儀,再加上此人稱呼為秦王,此人極有可能是周人。

陳均轉頭看去,只見來人一副頗有古風,就好像想……好像顏寬和顏樊兩人,高冠博帶,上身穿衣,下身為裳,韍長遮膝,衣為玄色,裳是暗紅,韍上秀有祥云走獸圖騰,頭上帶冕,常立于頂,腳下高靴,蒙著一層細膩的鹿皮,從里到外,從上至下,非常細致,禮儀周全。看這一身的裝扮,恐怕整個戰國只有洛陽貴族才有如此打扮。

秦王見得這人行禮,親手將其扶起,看著面色,絲毫沒有將來人當作外人。

“姬兄,你來的正好!想必這陳均你也是認識的吧?”

這人朝著陳均也是施了一禮,昂首挺胸,姿態偏偏,看似氣魄十足,舉手投足之間,對陳均都是以禮相待,讓人心生好感。

“雄辯之士,何人不知,倒是這陳均,還是第一次見到!”

陳均本以為這洛陽貴族,各個都是眼高于頂,可近日見到此人,竟是改變了自己的這一看法。

“陳均,這是姬葵,當今天子地十七孫,更是太學學子第一。”

太學!

大周太學!

縱然這周天子之孫名氣響亮,可是這太學卻好比晴天霹靂一般!

這大周雖然是沒落了,可是這太學卻是在這短短的幾十年間聲明大盛,更是有了一句超越齊國稷下學宮的趨勢。

這大周太學立于周公旦,說起此人,可謂是如雷貫耳,戰國之人誰人不知,誰人不熟,大周立國者,周武皇之弟,文皇之孫旦。此人不僅是大周危難之際的攝政大臣,王朝的守護者,更是完善了大周許多多的制度,包括留存至今的民眾井田也有他的影子。可以說,此人的功績,完全不低于文皇,武皇。

至于這太學,更是傳承甚久,可以說整個大周皇朝的精華所凝聚之地,在這黯然之際,是此刻大周還依然散發著光亮的、唯一一顆耀眼明珠,或許大周已名存實亡,可是這太學卻是猶如泰山一般,屹立不倒。

近些年,戰火連天,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夠回到大周王道治世之事,所以太學這把火竟然也是越燒越旺,王道正統的呼聲也是越來越高,可以說這太學是天下間最為正統的地方!

出自太學,卻是不驕不躁,但憑這份虛懷若谷的姿態,常人難及也!

“陳均,雄辯之士,我秦論戰者,非陳均莫屬!”

這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又有文人相輕一說,秦王如此抬舉陳均,只怕是另有圖謀吧。

“陳兄能夠預測名將李牧兵道,看來這對著兵家推演之道,涉獵不淺啊,不過,終究是小道爾!”

對方說道“小道爾”的時候,沒有絲毫的鄙夷之一,反而好像是誠懇的說道,我只是將我所知道的敘述出來一般。

“哦!如此說來,何為大道?”

說句實話,陳均也是對姬葵的大道有些好奇。

“煩請我王應允,今日我要與這陳均論戰一番!”

姬葵朝著秦王一拱手道,一點也沒有失禮的地方,不愧是來自于大周皇族,著實讓人覺得非池中之物。

“哈哈,好,甚好!對于兩位的論戰,寡人也是非常期待!”

見到如此人物,陳均心間已是躍躍欲試,也朝著秦王一行禮。

秦王朝著陳均點了一下頭,又是看了一眼姬葵。

姬葵在地上來回踱了幾步,看了一眼陳均,昂首轉頭過來,洋洋灑灑的說了起來。

“何為大道,治國之道為之大也,治國之道強則國強,國強****足,民足則軍盛,軍盛則國威,國威則可王天下咦!昔我姬家立下這不世大周,是何等的威風,憑的就是這治國之道!我大周武皇分天下,行井田,教化于民,是時八百諸侯,各方來朝,天下共主,西起昆侖圣SD至東海之濱,被拒胡狄,難納百越,如此盛世,憑的就是這治國之道!而汝所學者,兵道,法家,乃小道也!”

此時的姬葵有感而發,大肆其談,有以事實為依據,聽的秦王也是暗自叫好,且看陳均如何作答。

“那即是如此,為何當今大周王室會衰落到如此地步?”

陳均此話問的,倒是有些不妥之處。這姬葵本就是大周王族,陳均頗有一些揭短的味道,可就是這一句話,有可能就置于對方死地。

“當今天下,禮樂崩壞,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自春秋起短短不過幾百載,可是這天下卻發生巨大的變化,責任不在天下,而在我大周歷任君王,為何?朝綱不振,大臣萎靡,致使王道不行,長此以往諸侯離心,不然怎么落的如此下場。王道沒錯,我大周治國之論更是沒錯,錯只有那昏聵的君王爾!縱是天亡我周,王道之根永無斷絕!我大周治國之道亦是如此!

如果能夠再次諸侯一心,扶大周于即倒,如此這天下大定,民眾安寧,諸侯黔首,各有所司,如此,這天下又是能夠恢復到王道治世,豈不盛哉!”

姬葵說道最后竟然是歇斯底里,悲痛滄桑!

陳均長嘆一口氣,對于對方這種國士之心竟然有些佩服起來,能夠沉痛只言,毫不避諱,這等心胸,實為君子也!

每個人都有自己所信仰的,無分對錯,只有地點和時間的差別!

估計這姬葵來到西秦,就是為了說服秦王,加入自己的宏圖偉業吧,陳均不由得想到。

“姬兄之志,陳均佩服,只可惜,這外卻是終究無法改變內也!”

“陳兄是說我……?”

姬葵聽的陳均這話,突然回聲問道。

陳均點點頭。

“內才是本也”

對反半晌不語,緊皺眉頭,盡是思索之色,漸漸的變成了苦惱之色,最后又是長嘆一口氣。

“那敢問陳兄,何為內外之別也?”

陳均朝著對方點了一下頭,稍稍思索了一下。

“正道者,強其內也。萬物分陰陽,這陰陽不僅僅代表著事物的兩面,更是有著內外之分。強外者,其中必干,一碰而摧之,華表之下,竟是糟粕,此為徒有其表爾!而強內者,外界觀之則是厚實,并無華麗之色,可一旦戰之,勢如破竹,摧枯拉朽,則必能夠勝也!此為內有心也!”

陳均郎朗說道,聲音在整個房間里面回想。

“如此說來,國強者,強內也,那你到說說如何讓國內部自強也!”

聽了許久,秦王饒有興趣插話問道。

陳均此時已是說的興起,又緊接著說了起來。

“國者,家也,有家才有國一說。家者,血緣至親,性相親,習相近,此為一家之中所念也。然國者,乃家放大千倍、萬倍咦!又是何為秦人,秦人見秦人,心有所痛,此是秦人也,秦國之念也!念者,國之精氣神也!國有存亡,只要念不熄,如此則如星火燎原,生生不滅,此為上道也,亦稱之為人和。”

陳均說完之后,秦王停了良久。

“這上道之國,莫非天上有,人間無?”

秦王緊接著問道。

“此國就在人間,上道之國,萬眾一心,君王所思,臣子所想,庶民所行,軍隊所攻,盡皆一心,君王思慮于國,臣子憂心憂民,庶民保國為家,群策群力,不出十年,天下無雙,霸業可圖,如此可謂上道治國也。

昔成湯亡夏,恢弘大夏,一夕之間,盡為灰飛,此為上國與下國之較力也,初始夏強,可一經碰撞,卻猶土崩瓦解一般,轟然崩塌,看似強大,內卻早干,虛有其表!成湯部族,萬眾一心,心有所念,念有所力,力之所到,勢如破竹!”

當時的大夏,萬國來朝,中土霸主,可竟是被成湯部族一戰打的毫無還手之力,一個存在于這片大地,最為古老的王朝,就是這樣覆滅了。

“那既有上道,也應有下道之說吧?”

秦王想了一會兒說道。

(求收藏,求推薦,土豪隨意!)

陳四奇跡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园县| 堆龙德庆县| 邹城市| 安多县| 哈巴河县| 凌云县| 嘉定区| 高唐县| 静宁县| 中西区| 苍南县| 叙永县| 雷波县| 五峰| 兴义市| 延边| 五家渠市| 衢州市| 湖州市| 太保市| 钦州市| 磐石市| 房产| 丹寨县| 黄石市| 禄劝| 清丰县| 南昌市| 广南县| 桦甸市| 海南省| 海城市| 漳浦县| 乌审旗| 射阳县| 黄浦区| 长垣县| 邮箱| 蓬溪县| 遵义县| 伊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