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我的長孫皇后

關于本文語言、習俗和隋唐時期有出入的說明

猶豫許久,終究決定接受親愛的讀友oversky2008的建議,總體寫一寫關于隋唐之風俗習慣與本文的出入說明。本章節說明取代《關于女主性格問題的說明》章節。

第一要說的是關于貨幣方面的問題:本文《楔子》人生一如初相見1中有交待,隋朝貨幣是圓孔錢,唐代貨幣為銖,因此文貫穿兩個朝代,為了文文的簡潔,我也懶得換算,所以文文后面會均以銀子作為流通貨幣……所以,當親愛的朋友們看到文文中出現銀子之事時,千萬勿拍磚。

第二要說的是關于突厥可汗稱呼的問題:本文《和親記2》中亦有交待,沙缽略、都藍、突利,其實是他們的封號,為了文章的通俗易懂,直接將封號幻化成他們的名字……當然,這就延伸到后期關于咄吉、頡利稱呼的問題,按照稱呼,咄吉自號‘始畢可汗’,這和突厥稱頌隋文帝的極其相似,所以文章以后會省略咄吉的‘汗’稱,直接以其名‘咄吉’稱呼。而頡利以后號‘突利可汗’,為了區分他和他爺爺的不同,也為了不給讀者造成稱呼上的混淆,頡利亦會一直以其名稱呼,至于‘汗’稱為了符合歷史可能會以‘突利可汗’一筆帶過。

第三要說的是關于歷史事件先后的問題:本文《序言》中有交待,因了此書在歷史、野史、傳聞、個人YY的融會貫通,所以說此書是一部源于歷史卻又有別于歷史的書。同時為了藝術化處理,有些歷史題材我會提前,有些歷史題材我會挪后,看官們勿需太過較真,呵呵……所以,當大家看到以后諸如承乾并未按某些史書記載出生在‘承乾殿’的時候,看到某些歷史明明發生在北周卻被寫到了隋,明明發生在隋中期怎么提前到了隋初或挪到了隋末時,也勿需太過拍磚,全為文的節奏安排而已。至于非常特別的我還是會在每章節后說明。

第四要說的是關于隋唐婚嫁風俗的問題:隋唐女子出嫁,女子均以扇遮面無需用喜帕,服飾以素色為主但也也有小主流的紅色,‘洞房’稱‘青廬’(因隋唐帝王均有鮮卑血統原因,所以他們的子民成親之時是‘入青廬(類似帳篷)’,而不是‘入洞房’),本文一律用大家熟悉的場景,在《賀新郎》中有詳盡描寫,如果和隋唐風俗有出入也不要驚訝,甚至于狂放不羈的小李同志強行坐到花轎中也不要太驚訝,有一種古今大融匯之風哈……

第五要說的是關于隋唐桌、椅、床的問題:‘床’這稱呼廣泛應用來自于漢,不僅是床,連‘椅子’也稱‘床’,比如說梳洗床、火爐床、居床、冊床等。至西漢出現了“榻”的名稱,專指坐具。如今人們習慣上以“床榻”并稱。

而漢時少數民族(多指匈奴(突厥的先輩)人),床稱‘胡床’,是一種高足坐具;隋朝“胡床”變稱“交床”,唐朝又變稱“繩床”,唐代也有較大型的胡床(一般是坐具),更有睡覺的床(上面堆放許多書籍,節省空間,現代人應該效仿哈),

本文為了整潔,省去了那些‘據胡床’、‘臥床’之類的東東,直接以現代人較為直觀的‘床榻’稱之。同時,隋唐少有椅子之類的東東,人們一般席地而坐或者坐在榻上(盤腿而坐,看看日本現今的坐法就知道了,他們的一切禮儀來自大唐,學得真是徹底,貫徹得也極徹底啊),當然,本文為了簡潔,也省略了許多,會出現以‘椅’就是‘椅’,‘床’就是‘床’的楚河漢界,同志們也勿拍磚,一切以簡潔、明了為主。

第六要說明的是關于隋唐時期人物的稱呼:

首先說說說父親、母親的稱呼。隋唐兒女呼喚母親的用詞現代人不陌生,以“娘”的衍生稱呼“阿娘”“娘娘(不是用來專門稱呼后妃的,只是普通的兒女叫自己母親)”等為主。還可以叫“母親”或者稱呼父母的專用名詞“大人”。而對父親的稱呼那真叫一個風中零亂,用現代的話說很坑爹。最流行的稱呼是“耶(爺)”,如“耶耶(爺爺)”“阿耶(阿爺)”。父母合稱“耶(爺)娘”很常見,最雷俺們現代人的是還有一種對父親的稱呼是“哥哥”(李世民有一封寫給兒子李治的信,文末署名也自稱為“哥哥”。嘿嘿,如果今天有人喊爸爸為哥哥,估計十個人中有九個有被暴頭的嫌疑,所以說古人比今天的人來得還開放、自由一些啊……)對父親的稱呼,口語上可以親熱地叫“耶耶”“哥哥”,書面語或者嚴肅場合,自然要叫“父親”或者“大人”。

“大人”作為一個當面的口頭稱呼語,在隋唐,只用來呼父母,個別情況下可用來呼直系血親尊長,絕不能用來“張大人、王大人、李大人”地稱呼各種官員(比如李世民在太原勸他爹李淵起兵反隋時說:“大人受詔討賊……”)

其次關于奴婢們對主人的稱呼:奴婢們會叫男主人“阿郎”或者“主人”,叫女主人“娘子”“夫人”,叫男女主人的兒子們“郎君”“大郎”“二郎”“三郎”……叫男女主人的女兒們“小娘子”“大娘”“二娘”“三娘”……至于叫男女主人的媳婦、女婿,也是在“娘”和“郎”之前之后加上姓氏、排行等各種修飾限制語。流傳到社會上就變成了廣泛應用的尊稱,大家都相互稱對方為“X郎”“X娘”。

最后是關于兄弟之間的稱呼:大家看到上面寫有隋唐父親也有自稱哥哥的時候,所以隋唐之時稱‘兄’就有問題了,更不能隨便管路人甚至自己親兄長叫“大哥”“哥哥”,這稱呼很容易讓人家在輩份上沾您的便宜,所以他們對兄長的安全稱呼是“阿兄”“(排行)+兄”。

這樣一解釋,諸位朋友是不是各種風中零亂中。即便是我也有些頭疼啊。想當初我寫《我家娘子》的時候,俺們的相爺稱呼麥子‘我家娘子’時那個親切猶在腦中,所以每每想寫及那些奴婢稱呼俺們的觀音婢為‘我家娘子’的時候,我總看到俺們相爺東方隨云用幽怨的眼睛看著我,眼中只閃著兩個字:你敢。

所以,我膽怯了,還真不敢。于是,一個狠心下,此文將隋唐時的稱呼全部來了個統一規范:父親就稱‘爹’、‘父親’‘父親大人’,母親就稱‘娘’、‘母親’、‘母親大人’。哥哥就是哥哥(不代表父親),姐姐就是阿姊,妹妹弟弟不變。未出閣的女子稱‘姑娘(隋唐之時也有‘小姐’一稱,但那是對青樓女子的稱呼)’,出閣之后她自己帶過來的人還是稱她‘姑娘’(有剽竊紅樓之嫌疑)。當然,那些稱男子為‘郎君’的稱呼我也改了,一律稱‘公子、少爺’(否則,我一定會看見佟香玉拋長袖跳秧歌唱‘郎君啊……’的鏡頭,我真受不了……)。

所以,喜歡漢唐風文的看此文時,對此文的稱呼不要太過較真,明白誰是誰就成哈。

第七個要說明的是關于對上級領導的稱呼。

首先,最大的領導是皇帝。隋唐對皇帝的當面稱呼較流行的有“圣人”“主上”,傳統的“陛下”。至于“皇上”這個稱呼在隋唐并不多見,“萬歲”則是群眾情緒激動時給皇帝拍馬屁用的,日常并不把這個詞當作一種稱謂。但大家看得多了,也會見怪不怪,如果文中出現各種對皇帝的稱呼,同志們也不要較真了,知道是最大的領導即是(至于圣旨中時常冒出‘奉天承運’之大不韙請無視,原諒作者偶爾順手、中毒、改不過來的惡習)。

其次,隋唐時期稱宰相、丞相為左仆射、右仆射神馬的,此文仍舊會用大家熟悉的宰相、丞相稱呼,不會涉及到‘仆射’之稱,就算寫也可能是一筆帶過,但在說話、對談之際,仍舊會寫‘丞相、宰相、相爺’神馬的……

最后,公主們的名字,一般我會用她們的封號來替代她們的名字(觀音婢的孩子名字是見諸經史的,當別論),稱呼上也會用‘封號’稱呼。

這個解釋太多太多……以后有考慮到的再行添加,也可能會在章節后說明,總而言之是為了朋友們看文簡潔、明了,文文在語言習俗、稱呼上作了較大的變更,請熟知歷史的朋友們勿笑話俺啊。

抱抱。

群啃。

o(∩_∩)o

素馨小花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犍为县| 云安县| 徐汇区| 徐水县| 若羌县| 鹤山市| 徐州市| 丹寨县| 喀喇沁旗| 永川市| 榆树市| 虞城县| 渭南市| 邯郸市| 应用必备| 绍兴市| 淮南市| 聊城市| 汕尾市| 福贡县| 红原县| 恩施市| 宜州市| 漳州市| 桐庐县| 南江县| 慈溪市| 府谷县| 凉城县| 米泉市| 醴陵市| 漳州市| 神木县| 县级市| 浏阳市| 阿荣旗| 衡山县| 黔西| 梁平县| 晋城| 武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