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養心殿的乾隆前思后想都覺得想不通,“去,去慈寧宮,把那丫頭給叫過來。”
吳書來當然知道皇上說的是誰了,帶上兩個小太監就去請人去了。現在,吳書來去慈寧宮的次數是越來越頻繁了,太后一句話不說。
“皇上?”明慧不知道乾隆叫自己做什么,現在還不是學習的時間吧。看著吳公公的樣子,她還以為是出了什么大事了呢,不過也是,對吳書來來說,乾隆的事那可都是大事。
乾隆看著她,“小丫頭,朕聽說你還會說英吉利語?”
“啊,那個啊,小七以前和一個英國先生學的。”
“洋人?”乾隆挑眉,”小丫頭膽子不小啊,居然敢和洋人說話。”大清的女子見到和中國人長的不一樣的洋人,一般都是覺得害怕的,沒想到小丫頭倒是個膽子大的,還敢去和人家學英語。
“嘿嘿,以前小不懂事嘛。”反正在現代,中國的外國人本來就很多啊。
“恩”,乾隆提著筆,“練字吧。”
可惜現在明慧明顯沒有了學習的心思,“皇上在寫詩嗎?”反正乾隆爺一句話不對頭就寫詩。
“嗯哼。”
還真是一言不合就寫詩啊。
“皇上,如果可以,你希望后人怎么評論你呢?”
“后人?”乾隆有些迷茫,“朕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朕的心,天下幾人能懂?自古皇家的事就是秘密,傳出去的,多少都是變了味的,朕卻不想后人根據那些東西來評判朕。每每心血來潮,朕都會寫上一兩首詩,來說明朕的感受和心境。朕想到時候朕退位了,百年之后,讓朕的繼承人把朕的詩保存好,流傳下去。這些都是朕真實的想法,怎么評判怎么說,那都是后人的事了。”他雖然每日誦經念佛,但是心里卻比任何人都清楚,哪來的長生不老,哪來的輪回轉世?也許,自己就只有這一世了,這一世,自己還能如何過呢。
明慧想到乾隆一輩子活了這么久,寫了四萬多首詩,卻沒有一首被人們流傳的,明慧并不覺得是因為乾隆文化程度低了,相反,他的文化程度就是那些考上功名的狀元都比不上的。里面的典故,就是乾隆讓大臣們回去翻書也找不到,乾隆嘆氣,只得一一說明白,這難道不能說明他博覽群書,博聞強識嗎。四萬多首,有誰都讀過呢,現代的人往往就因為他的缺點已經否認他了,連著缺點帶著偏見去讀他的詩,然而讀詩的,文化程度又有幾人能達到要求呢?
一個帝王,一輩子寫了這么多詩的人,大部分都是信手而來,并沒有多少抒發壯志情懷在里面。而里面最有名的,往往都是寫自己親人的詩歌。
想到寫了“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的作者趙翼就見識過乾隆爺風一般的速度,上個廁所就能寫出四首詩來。雖然聽著覺得好笑,但是這樣看來,一輩子四萬多首并不是多大的問題。有些學者認為,從詩的技術上說,沒問題,規規矩矩的,但是意境不高。明慧卻覺得,從古至今的很多大作,那些作者不都是經歷了人生的坎坷和不幸才會寫出這種驚天地泣鬼神的詩歌來的嗎,一生平坦得毫無挫折的乾隆,自然不會理解這種心境的。
聽說那首“一片一片又一片”的故事。一年冬天,乾隆和沈德潛一大幫人去西湖賞雪,乾隆開口就來,“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最后卡住了,沈德潛趕緊說道,“皇上的詩寫的太好了,就讓臣狗尾續貂——飛入梅花都不見。還珠格格里面也有這段場景,明慧實在是不知道這件事是誰傳出來的,因為這件事只是傳說,在沈德潛和乾隆的集子里面都找不到。而很多人,卻都在傳著這個毫無根據的說法,難免有些以訛傳訛。
要說代筆,明慧倒是愿意相信,這種事情不止乾隆,很多帝王都有吧。
乾隆現在也算是個大齡文藝青年了吧,用詩記錄生活的到底沒幾個。乾隆的這種,把自己親自解剖面向世人的勇氣,莫說是帝王,自古幾人有之?
“皇上寫了這么多,難道想流傳千古嗎?”
乾隆無奈笑了笑,“流傳千古?朕不欲以詩矜長,亦不欲與文人學士爭巧,以貽后世之譏。”頓了一下又說道,“朕雖然寫的詩很多,但是卻都是直白抒發朕的心境的。機務之暇,無他可娛,往往作詩賦文,賦不過數十篇,詩則拖興寄情,朝吟夕諷而已。”
說白了就是,每個人的愛好興趣不一樣,朕就是喜歡通過作詩來打發時間而已。
等到離開養心殿的時候,明慧整個人都心事重重的了。以前自己并不是很了解乾隆,都是在網上看一傳十十傳百的段子和笑話罷了,現在想來,多少話是真,多少話是假呢?乾隆一輩子寫了這么多詩都是出于自己的心境,可是有幾個人把他的詩讀完的呢。因為一個人的缺點而否認了其他的優點,是不是又太片面了些?
今日的談話,讓她對乾隆的認識徹底發生了改變,原來以前自己都是盲目中的一個人而已。呼出一口濁氣來,不知道為什么,突然明慧覺得以后的日子會充滿期待起來,像是心里有一塊巨石變得無影無蹤了。以前接近乾隆是為了抱大腿,為了自己。現在明慧接近乾隆,卻是為了更好的了解他。到底,這位傳奇的帝王,會是什么樣的呢。
就算是在書里,有的東西還是不會變的吧。
“呵呵,如果不是還有還珠格格這些人的存在的話,她怎么也不相信現在是那部小說里面,皇帝,實在是太正經了。”當然,明慧現在還不知道皇帝為什么認下了小燕子他們。難道是金手指大開了?主角光環有些可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