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明慧無聊,看到乾隆以前寫的奏折。
“諭軍機大臣等,惟是昨接經略大學士忠勇公傅恒初九日奏折內仍有成功不成功、回來自不必論之語,與前奏所謂心悅誠服,殊相矛盾。明切指示。想能體息朕意,星馳赴闕……經略大學士所奏固山報國心殷,務期殄渠魁,以快初志……經略大學士實欲為國家宣力,則此心可以共諒爾。今惟遵旨迅速還朝,其他概可勿問。倘徘徊不前,將擁重兵于外,意欲何焉。”
看著看著,明慧突然就笑了出來。這要是用白話文解釋,再稍微腦補一下就是說,我收到了傅恒初九寄來的信,這小混蛋還說不成功就不回來了,這和之前的聽我的有出入!我已經跟他說明白了,他肯定能懂我的心,向我飛奔而來。傅恒是為了國家啊。作為全國級勞模,大清第一公務員,他為國家奉獻的心都應該被理解。現在什么都別說了,傅恒你聽我的早點回來就行了。你要是想在路上磨磨蹭蹭拖拖拉拉,你說是不是不想好好過日子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她實在是太無聊了,居然不知道自己還有這般惡趣味的嗜好。
而且如此對傅恒不一般,訥親會不會覺得自己死的不值啊。為什么為什么同樣是軍機大臣,皇上你直接給他鋪好了路走,升職就跟坐火箭似的,我就失敗了一次你就把我殺了。::>_<::。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再翻來一個,照樣是關于傅恒的。
“惟大學士傅恒與朕一心,日夜不懈。前心伊犁平定,賜加雙公,曾涕泣固辭。今伊子福靈安尚非披堅執銳之歲,而即能奮勇行陣,屢著勤勞實愜朕望。著賞給福靈安頭等侍衛,以著酬庸之典。”
這句話就是……只有傅恒和我是心靈相通一心一意的。前段時間因為伊犁的事我賜給他雙公的職位,這小混蛋哭著喊著說不要。現在他的兒子福靈安年紀輕輕就十分優秀,朕決定就賞給福靈安了。
“……此次出兵非好大喜功,而傅恒承命經略,職分應爾,設以為辦理是非,朕非首任其沖,其次方及傅恒,豈宜獨以為己責?昔皇祖于吳三桂一事,諭令廷臣集議,而主撤藩者,唯米思翰、明珠數人,后逆藩抗命,眾皆歸罪議撤之人,皇祖諭曰“朕自少時以三藩勢焰日熾,不可不撤,豈因吳三桂反叛委過于人?“大哉圣言,足為萬世法守。傅恒此事可援以為例。”
恩,差不多就是說,這次出兵打仗并不是因為好大喜功,傅恒向我請罪了,但是這次怎么可以怪他呢?首先就是我的錯啊,而且我的圣祖爺爺是多么英明多么偉大,平三番這么大的事情還不是和米思翰、明珠計較,我這么聽我爺爺的話的人又怎么能夠怪傅恒,認為是他一個人的錯呢?我覺得我爺爺說得對,這次傅恒這事就按照我爺爺說的去做吧!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現在明慧真的是笑暈在榻上起不來了,天啊,想到乾隆大叔對著傅恒大叔一臉寵愛的樣子說這話,怎么看怎么惡寒啊。
以前知道雍正給年羹堯和其他近臣的評語很是好玩,現在看來乾隆也不差啊哈哈哈,而且人家傅恒還真是被他當弟弟當朋友寵了一輩子啊。
嗯。其實大叔也是個悶騷的吧。
這樣看來,好像這個傅恒是個很厲害的人啊,而且人又長得好看,兒子也是不得了的。
傅恒自己身為皇親國戚不但不到處耀武揚威吃喝嫖賭,反而多次帶兵打仗,為人十分誠懇,從不放人冷箭反而喜歡拉人一把,怪不得人緣好不說還特別得到乾隆的喜歡,可是乾隆朝第一寵臣啊。就算是后來的和珅,待遇也不見得有傅恒好,更別說名聲了。
縱觀清朝歷史,富察家在乾隆朝可是風光的不得了,除了皇帝的寵愛,富察家的人都很爭氣啊,特別是傅恒和福康安,簡直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可是,明慧覺得,現在自己看了這些奏折了,以后還怎么直視傅恒和乾隆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
最后也只能同情已經上了天的訥親了。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