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娉婷這辭呈哀家暫時收下。不過,你回去告訴康王,他是我朝重臣,深得哀家與皇上的器重。雖有理由推辭,可這榆關處于河北,連于北平。是我朝重要邊關。一旦離去。要哀家讓何人守衛。哀家只行先派古稀之將耿炳文暫代康王之職”太后實則心中想讓康王交出守將之權,但不想他辭出將軍之職,想讓他留于京師。替他掃各藩王。這卻是她所料未及的,她看看怡妃,這她也沒向自已提起,倒多了幾分意外。
“娉婷,朱俊。代父王謝太后,皇上恩典。”娉婷和朱俊向太后皇上離席行禮。妯婷掃過怡妃的臉頰,這時的她,有點驚到,有點措手不及,有點憤恨不平。
皇上看了辭呈:“朱俊,娉婷。康皇叔在辭呈中提到辭去親王爵位,還去朱俊世子之位。”皇上把辭呈讓太監遞開太后。面色也凝重起來,坐在那個龍椅上,就如坐著針鉆,身上又好似壓了好大的一塊石頭。
康王的辭呈:實祿并非出身功名,只因父功而蔭封為康王,食親王祿。每每午夜夢回,深覺有愧,故臣下想辭去康王位,并去朱俊世子之位,娉婷,郡主之位。望娘娘恩準。如果娘娘不準,臣讓娉婷,朱俊跪死于武英殿上。
娉婷,朱俊。知道父王的辭呈內容她也看到了要跪的時候,于是齊跪下于殿前再次行禮說:“太后,皇上。奏則中所說內容亦是父王所筆,所想,亦是我與哥哥的所求。還望太后恩準。”太后今天要對付的可是諸王,不可能為了如此小事而耽誤下去,況且康王離榆關之位也是她之所想,雖未想到康王不愿打算幫她除藩王。她雖有猶豫,但下一秒嘴角又掛起笑的弧度。
高官厚祿,位高權重不知是多少人一生所求。而這朱實祿卻偏偏于眾不同,不識事務。此舉怡妃甚為不解。而且辭呈中只提到了他自己,朱俊,娉婷。連康王府后面的那塊地都給安排了,卻一點也沒把她放在眼中,連他的親生女兒朵馨都只字未提及,實在是可惡之及。不覺的臉色陰沉了下來,手中緊握的酒樽不由的滑落過妃的袖子,還好她及時用袖子蓋住,才不免被外人所見。
“怡妃,康王是否與怡妃商量過此事。”太后見怡妃的神情知道,康王并未與怡妃商量過。但還是問問她的為好。怎么她也是康王妃。
“怡妃雖是康王的正妃,本應與王爺意見一致。但本宮忙于除夕夜宴,這幾日多留于宮中,未與王爺見過面。此事臣妾確實不知。如果他有問我,我斷會讓人再三考慮。”怡妃委屈地解釋。
“好了。娉婷,朱俊。你們起來吧!回去告訴康王。停俸留職,仍保留康王之位。如果他什么時候想發俸啟職就告訴怡妃一下或托人進宮告訴哀家。坐回原席。開宴。”太后不想為此事再耽誤大事。
“ 起樂,上舞,獻酒。”太監總管吩咐。一下子緩解了剛才的氛圍。熱鬧起來。好像剛才的事情沒發生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