涑末部老王爺大仲象得知鴻臚寺官員杜以宣在營州郊外喪命,知道必是自已的兒子大祚榮所為,卻不知道大祚榮已經串通李道亨想好了對策,更不知道李道亨上了剿狼請餉的表章,深恐朝廷追查下來,斷送了大祚榮的性命,一股急火攻心,竟然中風不語,癱瘓在床。薩滿巫師百般調治,治了兩年,卻是越治越重,眼看老王爺陽壽無多,黃泉在望。
大祚榮心急如焚,對薩滿巫師嚴厲訓斥道:你們竟把老王爺治成這樣,平時裝神弄鬼的本事哪里去了?
薩滿巫師道:小巫治不了老王爺的病,請王爺速求營州名醫診治。
大祚榮不再依賴薩滿巫師,派出家丁滿城尋醫問藥。一時間,營州大街小巷都有涑末王府的人在尋訪名醫靈藥。
一家藥鋪的老板慈心可嘉,熱心地對涑末王府家丁說道:營州地處邊塞,一向缺醫少藥,我知道的幾位郎中都治不了這種病。依我看,你家王爺應該張榜招賢,許以重金,或許會有能人出來救命。
家丁回來向大祚榮稟報了藥鋪老板的建議。大祚榮此時已是焦頭爛額,別無良策,只好采納老板的建議,在營州城里張榜招賢。一時間,營州城里不予考慮處張帖了數百張涑末王府的求醫榜。有許多人上前圍觀,對榜上許諾的重金很是垂涎,可是一看出榜的是涑末王府,知道這錢并不好拿,又都望而卻步。
三天過去,無人應招,大祚榮又把賞金提高一倍,再四處張帖。
有人看了榜,說道:這賞金如此豐厚,我要去試一試。
另一人勸阻道:就憑你那點治頭疼腦熱的本事,還是不要自討沒趣。你看看那是誰家的榜文,是涑末王府,那個大祚榮王爺比契丹的孫萬榮還勇猛。你要是誤了人家的大事,還不把你的頭揪下來當球踢。
人們都說緣份是前世修來的。姻緣是如此,君臣、父子、兄弟、同僚、朋友、政敵、情敵、戰敵等等又何嘗不是前緣注定。大祚榮的求醫榜,張帖數日無人來應,是因為有緣份做大祚榮左膀右臂的賢相人物尚未出現。
這時營州城里有兩名從長安來的學者,一個姓任名雅湘,河南洛陽人氏;一個姓崔名岳林,山西并州人氏。這兩人原本是長安國子監的優秀學生,策論文章震驚宰輔,詩詞歌賦唱遍長安,人們都說下科的狀元非他二人莫屬。可是,他們卻厭惡皇后武則天家族當朝專權,放棄了仕途之路,到邊塞夷族中來謀求發展。兩人來到營州之后,就聽人說起涑末王大祚榮的許多故事,正想找個機會結識這位夷族領袖。這天兩人在街上發現涑末王府張榜求醫,忍不住議論起來。
任雅湘道:這是涑末王府的求醫榜。看這榜文,充滿了焦急和懇切,想必是病人很危機。常言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可惜我們不是看病的郎中。
崔岳林道:我們不是想要結識大祚榮么,現在正是好機會。雖說我們不是郎中,卻也看過醫書讀過藥典,現在沒有郎中出來應征,眼看病家焦急如火,我們不應該袖手旁觀。
任雅湘道:崔兄言之有理。我們一不揭榜文,二不要賞金,只為治病救人,替人解難。
二人來到涑末王府,說是來看病送醫的。大祚榮聽說有行醫者上門來了,就趕緊出來迎接。
大祚榮迎出大門,向二人拱手道:二位一定是我家的大救星,快快請進。
任雅湘向大祚榮說道:我們是長安來的讀書人,略通醫道,知道貴府有病人求治,特來助一臂之力。
大祚榮道:張榜十天,無人來應,我已焦頭爛額。二位既通醫道,就請放手醫治,無論好與不好,賞金照付。
崔岳林道:我們沒有揭榜,不求賞金。醫好了,是你家幸運,要是醫不好,也只有抱欠。王爺要是信得過,就請讓我們先看一看病人。
大祚榮道:兩位請隨我來。
任崔二人來到后宅,見有兩名薩滿巫師在床前跳神作法。床上一位老人已經奄奄一息。
兩人仔細地看眼球、查腕脈。
回到前廳,兩人商議片刻,向大祚榮道:老人家的病情十分危機。我們議了一個方子,請王爺火速派人抓藥,千萬不能再耽擱。
大祚榮此時也不問藥方內容,當即派家丁按藥方四出購藥。過不多時,家丁跑回來,叫道:藥來了!
這時高貞玉從后宅匆匆出來,向大祚榮耳語。大祚榮大驚失色,轉身向后宅奔去。過不多時,后宅傳來哀哭聲。
任崔二人知道病人已經無救,正欲離去。
大祚榮出來向二人說道:家父已經去了。
任雅湘道:沒能為王爺解憂,我們深感遺憾。
大祚榮道:是我父王命薄。二位先生的藥還沒來得及用,他就去了。
崔岳林道:王爺節哀順便。我們就此告辭了。
大祚榮道:兩位先生品德高尚,真情感人。改日我一定要登門致謝。
老王爺大仲象不幸去世,老王妃曹葵英經不住打擊,也一病不起。大仲象還沒下葬,曹妃也與世長辭。
大祚榮轉眼之間,父母雙亡,不禁悲痛萬分。二弟大祚新來和大哥商議選墓地下葬的事。大祚榮卻另有想法。死者入土為安,這是尋常之禮。可是大祚榮有東歸復國的計劃,為了有朝一日將父母遺骨帶回長白山,就不能在營州土葬。大祚榮請薩滿大巫師來商議土葬之外的辦法。薩滿大巫師請神作法,向薩滿神祖請教,說薩滿神祖準予破例實行火葬。大祚榮就在營州城外舉行了隆重的火葬儀式,將父母的骨灰合裝在一口大甕中,供奉在王府北院神堂里。
百日之后,大祚榮服喪期滿,立即想到要去尋訪任崔二位先生。這天他把二位先生留下來的藥方重新細看,發現那字跡中似乎有些玄機。大祚榮是洪云仙師丁令威的弟子,對這種暗藏的信息十分敏感,當時就仔細觀察了許久,終于識別出其中奧妙。原來那藥方的字里行間,暗藏著八個大字:任雅崔岳,臥龍雛鳳。大祚榮驚喜不已,急忙讓妻子高貞玉也來看。
高貞玉按照大祚榮的指點看了半晌,并沒有看清有那八個字,心中覺得奇怪,就說道:你真的看清那八個字,這就很出奇了。我是寧可信其有,不敢信其無。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臥龍雛鳳指的是蜀漢先主劉備的兩個軍師孔明龐統,卻不知任雅崔岳是什么含意?
大祚榮晃然大悟道:你這一說,我就知道了。那兩位先生,一位姓任名雅湘,一位姓崔名岳林。這任雅崔岳就是指的他們二人。這兩人能與孔明龐統并論,一定不是尋常書生。我一定要找到他們。
大祚榮派出家丁尋訪二位先生的住處。家丁很快就打聽到任雅湘住在他舅父家里。大祚榮聞報后,興奮異常,立即前往拜訪。
大祚榮單人輕裝,步行來到任雅湘舅父家門前,輕輕敲門。
一位練武打扮的年輕女子開門問道:請問這位老爺,你要找誰?
大祚榮拱手道:請問姑娘,任雅湘先生住在這里么?
女子說道:他是我表哥,出門會友去了。
大祚榮道:那么何時能歸?
女子道:這不好說,可能很快,也可能很晚。
大祚榮道:那我就明天再來。
女子道:請老爺留下名諱,好讓表哥去找你。
大祚榮道:不能勞先生來找我,我一定要再來找先生。
第二天,大祚榮用罷早餐,早早地又來任雅湘住處叩門。
還是那女子出來說道:對不起,表哥清晨出門去了,要到午時才能回來。
大祚榮道:沒關系,我就在這里等一等。
大祚榮在門前轉來轉去,消磨時間。不時向門上望去,就主意到門上是一副新帖的對聯,內容很是奇特。上聯是:生來死去之間應有一番作為。下聯是:追名逐利者流怎知其中奧妙。橫批是:大夢先覺。大祚榮看著對聯,心中暗想,這寫聯的人很有些超凡脫俗的味道,說不定是個道家門徒。可是橫批四個字出自諸葛亮南陽草堂詩,又暗喻自已是諸葛亮一類人物。這樣看來,他應該是個懷才不遇的大智者,或者是個不求功利的大隱士。
將近中午,任雅湘歸來,遠遠地望見大祚榮立在門前,急忙跑上前說道:唉呀呀,原來是大王爺來了,快快請進。
大祚榮道:不進去打擾了,只有幾句話說。本王和二位先生一見如故,很想和兩位先生成為朋友。今日想請二位先生到王府一敘,不知能否賞光?
任雅湘道:王爺有召,派個下人來喚就是了,怎敢勞王爺大駕親臨。請王爺先行回府,我去約了崔岳林便來。
任雅湘立即返身去找崔岳林。大祚榮回到王府等待。
過不多時,任崔二人來到涑末王府,被大祚榮迎入正廳落座。
大祚榮道:上次二位先生進府診病,連茶都沒吃上一口,就匆匆而去,本王一直愧疚。今日請來府中相聚,謹備薄酒,略表謝意。
任雅湘道:治病救人,義不容辭。沒能盡力,實在遺憾。
大祚榮道:我本是長白山區人氏。奉詔遷來營州已近十年,很想結識幾位品德高尚的漢人朋友,所以對二位先生念念不忘。
崔岳林道:王爺家的事,我們略有所聞。一個大部落整體遷移,離鄉背井,客居營州,并不是王爺情愿的事。營州這地方雖然不乏養人的沃土,但畢竟不如王爺的故鄉。不知王爺對今后有何打算?
大祚榮不敢對陌生人吐露真情,違心地說道:一切要聽從皇上安排。
任雅湘看著大祚榮,說道:王爺說的不是心里話。驊騮向北,越鳥歸南。禽畜尚且如此,人豈能不思念故土。這十多年,王爺不與漢人深交,不學漢人習俗,不與漢人結親,不在營州安葬先人,分明是打算重返長白山區。
大祚榮露出一臉無奈之色,說道:先生說得很對。我來營州之前是七部推選的國王,來營州之后日夜都在作東歸復國之夢,怎奈至今無法實現。
崔岳林誠懇地說道:王爺有東歸復國的宏大志愿,一定會成為一代英雄。我們愿助你一臂之力。
大祚榮大喜道:二位先生真肯助我,東歸指日可待了。
這時家丁來報:午餐已經準備就緒。
大祚榮道:就擺到廳上來,本王要和二位先生開懷暢飲。
餐中,任雅湘想進一步了解大祚榮,問道:早聽說王爺武功蓋世,又親眼見王爺出言不凡,不知王爺的文采武功都是跟誰學的?
大祚榮道:我自幼師從洪云仙師,學了十三年道家經典。
崔岳林接過話頭說道:王爺師從道家,追求神仙境界,這與東歸建國不太相符。我以為,王爺要想成為重振長白山區的英雄,還要學習儒家學說,樹立治世觀念,崇尚漢唐制度。
大祚榮這時已對這二人的見識欽敬有加,就真誠地說道:師父曾叮囑我吸納儒學精華,以和為貴、禮為貴。家父生前是也曾督促我學習中原文明。我的妻子也讀過許多儒家典籍,對我也有很大影響。來營州十余年,我一直想領教儒學真諦,卻一直沒有遇到明師指教。不知二位先生能不能到府中來教我?
任雅湘興奮地說道:王爺要想學習四書五經,我們愿意隨時奉陪。
大祚榮激動地說道:二位肯來教我,真是我的幸運。可是這樣一來,只怕會誤了二位先生的正事。
崔岳林笑道:王爺有所不知。我們二人是厭倦了官場的陰暗污濁,才放棄了進士及弟的機會,到營州來謀發展。我們的志愿是,學先師孔老夫子,作一名游學的大師,把儒學傳向九州之外。王爺要是能為我們創造機會,在涑末部興起學習儒經之風,我們感謝還來不及。
大祚榮歡欣不已,進一步邀請道:要真是這樣,就請二位先生住到府中來,我好隨時請教。
任雅湘崔岳林爽快應道:我二人樂于從命。
這一次三人小聚,對大大祚榮后來幾十年的歷程產生了重大影響。一部輝煌的渤海王國的歷史,將在他們手中展開。本書由瀟湘小說原創網首發,轉載請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