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渤海國高王傳奇

第二十八章 契丹酋兵反營州 趙文翙命喪邊關

趙文翙見契丹大兵向營州殺來,為了求生,慌不擇路,饑不擇食,竟然主動把城門防務交給了伺機走脫的大祚榮。大祚榮喜出望外,爽快答應接管東門防務。

參軍去后,大祚榮對眾人說道:趙文會主動交出東門,我們可以不費一刀一槍,輕松出城。大武藝聽令,你立即帶領家丁去把東門控制起來。半個時辰后,王府人員出城。

大武藝帶著家丁來到東門接管防務。守門將軍早已知道契丹人要來攻城,巴不得有人來接替,他好去逃命。大武藝出示趙都督令箭,順利上城接管,再派人向王府稟報。

大祚榮得知大武藝接管東門得手,立即率領涑末王府人員一行五十余人馬,從容出了東門。出城之后,一路向東急行,想一鼓作氣脫離營州。行不到五里,就聽營州城北喊殺連天。

大祚榮道:契丹人馬已經到了營州北門外。任崔二人帶領大家東進,大武藝和我斷后,提防官軍和契丹人馬追擊。

孫萬榮率領五萬虎狼之兵來到營州城下,只見北門緊閉,城上有二千老兵躲在垛口后面向下窺視。

孫萬榮對部下狂叫道:各部分頭包抄,把城池給我團團圍住,千萬不能讓趙賊逃脫!

李楷固向身后叫道:你們這部人馬跟我來!

李楷固帶一支人馬來攻東門,發現東門大開,便率先沖進城去,直奔都督府去捉趙文翙。那都督府早已人去宅空。再奔涑末王府,也是不見人影。李楷固驅馬來到北門,將城門打開,迎孫萬榮進城。

城中百姓見契丹人馬殺進城來,就和官兵一起奔走逃命。契丹兵在街上一路瘋狂追殺,不管是兵是民,是老是幼,見人就砍,直砍得人頭滾滾,滿街都是尸體和流血。

孫萬榮道:沒想到營州竟如此不堪一擊。那趙文翙可抓到了么?

李楷固道:東門無人防守,都督府人去宅空,大祚榮也不知去向。是不是有詐?

孫萬榮道:營州城已在我手中,還會有什么詐?他們一定是望風而逃了。我出南門去追,你出東門去追,務必要將趙文翙父子生擒活捉。

孫萬榮帶一支人馬向南門而去。

李楷固出東門追尋,追出五十余里,見前面有一彪人馬 擋住去路。

李楷固催馬上前喝道:什么人敢擋我追兵?

大祚榮應道:我是涑末部王爺大祚榮。李將軍追來,為了何事?

李楷固道:王爺要去哪里?趙賊現在何處?

大祚榮道:本王要率領部眾東歸故土。趙文翙一定是逃出南門去了。

李楷固道:你說要與契丹共滅趙賊,卻又將趙賊放走,想必是與趙賊勾結已久,孫萬策就是被你出賣的。今天你休想逃脫!

大祚榮道:本王只求東歸,與營州無爭。你不去追擊趙賊,卻來與本王糾纏,是何道理?

李楷固道:你和趙賊同流合污,我豈能容你!

大武藝道:父王先行,我來擋他。

大祚榮道:我不想和契丹人結怨,你要好言勸他。

大武藝道:兒子明白,父王快走吧!

大祚榮驅馬去追部眾。李楷固和大武藝兩人就在草地上縱馬廝殺起來。

孫萬榮出南門追尋,追了半個時辰,見前面有數十人馬在逃。孫萬榮打馬追上前去,發現那正是趙文翙一家人和三五十名親兵在奔逃。

孫萬榮大喝道:趙賊往哪里走?

趙文翙見孫萬榮追趕上來,知道再往前跑也是逃不脫,索性勒住馬,回頭來應道:本帥自有公事。孫剌史追來,想干什么?

孫萬榮道:死到臨頭,你還敢擺出大帥架子?

趙文翙道:本帥是皇帝欽命的營州大帥,你敢信口謾罵,就是對大唐皇帝不恭,是叛逆之罪。

孫萬榮道:我正要直搗洛陽,和你們的女皇帝玩一玩。你不過是我試刀的豬狗,還敢狂吠。小的們,把這些豬狗全都捆起來,拖回城去。

契丹兵卒一哄而上,把趙文翙一行人全都拉下馬捆起來,象拖死狗一般拖向營州城。

孫萬榮返回營州城,不見李楷固回來,正要派人打探,有人來報:李大將軍在城東五十里與涑末部人馬激戰。

孫萬榮立即帶領人馬奔向城東,來增援李楷固。

原來大祚榮先行東撤之后,大武藝和李楷固越戰越不可開交。孫萬榮殺過來,和李楷固合兵一處,將大武藝團團圍住。幸虧大祚新、大野勃、張雨生、大門藝等人帶領涑末部精兵趕到。雙方主力相遇,激戰愈演愈烈,各有死傷,尸橫遍野。

大祚榮往東行了百余里,已經追上部眾的隊伍,還不見大武藝回來,也不見大祚新帶領的主力人馬回來,感到事情不妙,就轉馬奔回營州方向。回到戰場,見雙方正在激戰,就沖進陣中來和孫萬榮對斗。

大祚榮在陣中和孫萬榮已經戰了三十余回合,不分勝負。大祚榮一直堅守自衛的信條,不想與契丹人結怨,所以只做招架,不肯使出致命招數。孫萬榮一心取勝,怎奈手中大刀總是被大祚榮的金槍撥開。眼見雙方傷亡增多,大祚榮無心戀戰,便用金槍架住孫萬榮的大刀,喝道:本王只求東歸,不想與你為敵,請你立即回軍!

孫萬榮道:你兩面三刀,陽奉陰違,說是與我聯合,卻一直暗助趙賊,我豈能放過你!

大祚榮道:你愚蠢透頂,不可理喻。再戰下去,兩敗俱傷,官軍到來,如何抵擋?

孫萬榮道:我正要直搗洛陽,取代大唐,還怕什么官軍?你向契丹無上大可汗稱臣,我便放你東歸

大祚榮道:你契丹人不過是井底之蛙,還妄稱什么大可汗?不出一個月,大唐人馬就會殺過來,你還不回營州安排迎敵,不是昏了頭嗎?

孫萬榮道:你要是真心助我,就留下來共反大唐。

大祚榮道:本王急于東歸,沒有時間奉陪。

孫萬榮道:既然如此,就按規矩辦。你能勝過我,我就放你走。

大祚榮怒喝一聲,使出一個力劈華山的奇招,把槍向孫萬榮橫掃過去。這一招不會致命,卻很難招架。孫萬榮急忙用刀來迎,只聽咔嘣一聲響,孫萬榮的刀桿被震成兩段。孫萬榮大驚,急忙勒馬后退。

大祚榮道:請孫剌史讓開道路,我要率部東歸。

孫萬榮約退契丹人馬,讓開涑末部東行之路。

激戰停息。大祚榮整頓隊伍,向東行進。

孫萬榮帶領部下,返回營州。

李楷固問道:為何要放走大祚榮?

孫萬榮道:大祚榮非等閑之輩,要不是急于東歸,我們根本不是他的對手。大祚榮說得對,不出三十日,就會有大唐官軍來營州平叛。我們要保存實力對付官軍,不能和大祚榮死拼。

李楷固道:如何處置趙家父子?

孫萬榮道:把他們押到街頭,先示眾三天,再想個好法子處死。

趙文翙等三人被拖到街上,跪在街頭示眾。營州百姓雖然遭到契丹軍兵騷擾,卻更痛恨喪權辱國的臟官民賊。每天都有成群的男女老幼圍在這三人前后嘲弄取樂,發泄民怨。趙文翙、趙柏山、尹傳林這三人,在人群中爬來滾去,形同豬狗,生不如死,又求死不得。

趙柏山死到臨頭,還知道有悔意,向父親哭泣道:都是兒子不好,害得父帥落此下場。

趙文翙卻至死不能反省禍從何來,居然嘆息道:這也不能全怪你,都是那吊死鬼作的孽。

尹傳林此時一反平日搖尾聲乞憐的奴才相,向昨日的主子反罵道:是你父子不仁不義,連累了數千官兵和全城百姓,也坑害了我。你們才是罪魁禍首!

趙柏山見這條走狗竟敢罵人,便沖著尹傳林惡狠狠叫道:你這吊死鬼才是罪魁禍首,哪件事不是你出的壞主意?我現在要是有一把刀,立馬殺了你!

圍觀的人們見他們互相謾罵,象三條瘋狗在亂咬,便把石塊瓦片投過來,打得三人頭破血流。

第三天,孫萬榮來到街頭,想看看趙家父子臨死前是何等模樣。

趙文翙跪在孫萬榮腳下乞求道:下官知罪了。請剌史饒命,我愿作牛馬相報。

孫萬榮向大都督腹部狠狠踢了一腳,再用腳踩著趙柏山的大南瓜頭,問道:趙公子還想要我的新娘子嗎?

趙柏山哭道:孫爺爺饒命,小子再也不敢了。

孫萬榮道:當初怎么非要不可呢?

趙柏山道:都是那個吊死鬼出的主意。

孫萬榮再向尹傳林問道:是你出的主意嗎?

尹傳林道:小人不過是奉命行事,罪魁應該是他們父子。

孫萬榮道:你們想活命嗎?

三人爭著應道:想活。

孫萬榮道:你們想活命,就排好隊,在這給我爬幾圈,還要學豬狗叫。讓爺爺開心了,就饒了你們。

趙文翙求生心切,當即帶著兩個人在街上學豬狗爬行。

孫萬榮搖頭道:就算是一只豬狗,刀架在脖子上還要踢蹬幾下。你一個堂堂邊關大帥,居然在敵人腳下學豬爬狗叫,還有什么面目茍活于人世。大唐用你這樣豬狗不如的人來坐鎮邊關,真是氣數將盡了。小的們,不要讓他們再惡心別人了,把他們吊到城樓上去,給他們安排風葬。

三具尸體吊到北門的城樓上,讓塞北的大風吹著,不到二十天就變成了干尸。

營州動亂的勝利者是契丹人。契丹人和匈奴人、突厥人一樣,祖先是游牧部落,至今仍保留著流動生活的習俗。他們打了勝仗,不是想著鞏固陣地,長期占領,而是忙著瓜分財帛和奴隸。在他們看來,土地到處有,青草年年長,可是小奴隸卻要十幾年才能長成勞力,不是隨時都可以得到的。所以占有奴隸就成了他們最大的樂趣。孫萬榮不費吹灰之力占了營州,把府庫洗劫一空,把全城青壯年男女和兒童押回松漠府,獎給有功將士做奴隸。一連二十幾天,營州北門都有絡驛不絕的車輛和人群通過。

營州動亂的受害者是百姓。被押解離城去做奴隸的人們,望著城門上吊著的三具干尸,無不恨得咬牙切齒。在營州的受難者們眼中,契丹人是胡人,得了勢就來欺壓漢人是不可避免的報復和發泄,對他們怨恨和遣責都無濟于事。可是那三具干尸卻是漢人,他們上負天子,下負黎民,不僅為虎作倀,還引狼入室,才是不可饒恕的罪人,應該扒他們的皮,吃他們的肉。

營州動亂的最大受益者是涑末部。大祚榮為了實現東歸大計,以最頑強的意志堅持了近三十年的韜光隱晦,終于等到了契丹人反唐亂營州的一天,在沒有官兵追擊的情況下,從容東歸。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只不過在吳王夫差的暴力下忍耐了十年。在后園中裝模作樣種菜的蜀漢劉備,只不過在奸雄曹操眼皮底下潛伏了三年。象大祚榮這樣有耐力的政治領袖,可以說是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現在大祚榮正率領著他的十萬部眾,迎著東風朝陽,向長白山區進發,去創建他的海東勝國。

營州動亂的消息傳到遼東,安東都護薛納立刻緊張起來。他早已從往來于營州和幽州之間的商人口中得到情報,說涑末部王爺大祚榮將要乘契丹人造反之機東歸復國。現在契丹人真的反了,涑末部肯定要東歸了。薛納大罵李楷固和趙文翙昏庸無能,罵過之后,氣消了一半,危機卻增加了十倍。因為每過一日,大祚榮就會向遼東前進一百里,說不定明天早晨大祚榮就會出現在面前。薛納不敢指望朝廷發兵來助戰,因為遠水解不了近渴。但是薛納并不悲觀,他認為薛家父子帶出來的遼東軍比營州軍強悍百倍,堅信五萬遼東軍能將疲于奔命的涑末部人馬一掃而光。他在撫順城嚴陣以待,等著捉拿擅自東歸的涑末部首領大祚榮歸案。

本書由瀟湘小說原創網首發,轉載請保留!

獨釣寒江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拉萨市| 平邑县| 吉隆县| 紫云| 大冶市| 北辰区| 麦盖提县| 蕲春县| 麻栗坡县| 无极县| 庄河市| 台前县| 沾益县| 阿克苏市| 张北县| 五常市| 吉水县| 牟定县| 阿克苏市| 隆德县| 台南县| 博客| 五指山市| 措美县| 阳朔县| 来宾市| 逊克县| 晋宁县| 治县。| 拉萨市| 沛县| 密云县| 璧山县| 武城县| 岳普湖县| 丽江市| 黄梅县| 布尔津县| 延寿县| 长沙县| 普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