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誠州剌史孫萬榮,是僅次于松漠都督李盡忠的契丹第二大酋首,也是鼓動契凡人反唐的主要人物。他對新任營州都督趙文翙狐假虎威盛氣凌人的作風十分反感,對營州都督府派下來的捐稅抗拒不繳,還派弟弟孫萬策去聯(lián)絡大祚榮一同抗捐。
那天孫萬策到涑末王府找大祚榮聯(lián)絡抗捐,得到了大祚榮聯(lián)合抗捐的承諾。回到松漠府,把大祚榮的回話向孫萬榮如實稟報。
孫萬榮道:大祚榮同意聯(lián)合抗捐,趙污穢就更不好過了。其實涑末部繳不繳也無關緊要,就算他不肯聯(lián)合抗捐,我也不會向趙文繳納一頭豬羊。傳令下去,契丹人不準向營州都督府繳納任何捐稅,有違令者,嚴懲不貸。
孫萬策道:這事就交給我來辦。沒有大哥的命令,誰也不會向營州納捐。
孫萬榮道:趙污穢的捐稅且放過一邊,不要理睬他。我要在端午節(jié)迎娶李楷固的小妹作第三夫人,這件大事可千萬不能耽擱。
孫萬策道:大哥放心,李楷固將軍已經(jīng)說了,要親自送新娘過來與大哥成親。
李楷固是松漠都督李盡忠手下的大將軍。他的小妹名叫李淑宜,生得花容月貌,能歌善舞,被稱為契丹第一美女。李淑宜生得美麗出眾,心性也高不可攀,在婚姻大事上,非契丹第一大英雄不嫁,使許多來求親的年輕人被拒之門外。孫萬榮年紀雖然過了五旬,卻仍享有契丹第一神箭手的美譽。孫萬榮聽說李淑宜非契丹第一大英雄不嫁,就向李楷固提出娶李淑宜為第三夫人。前面說過,李盡忠、孫萬榮、李楷固是契丹八部中的三大實力人物。孫萬榮是李盡忠的妻兄。如果孫萬榮再和李楷固聯(lián)上姻親,這三大家族的聯(lián)盟就更加緊密。所以李楷固對這門親事非常贊同。契丹人的姻嫁大事不是象漢人那樣講究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要由男女雙方自主選擇。李楷固不敢替小妹做主,就把孫萬榮求婚之事如實向小妹說了,讓小妹自已決定。沒想到李淑宜聽說神箭手孫萬榮向她求婚,也不問年齡多大,妻子幾個,當即一口答應。于是,這樁轟動契丹八部的奇特婚事,就大張旗鼓地張羅開來。不僅契丹八部的頭領都被邀請參加婚禮,營州各府衙的官員也都接到喜柬。
到了端午節(jié)這天,歸誠州剌史孫萬榮的營地,到處張燈結彩。在孫萬榮府宅前面的草地上,搭起了二百多頂彩蓬。彩蓬下面鋪著羊皮毯。羊皮毯上擺著大木桌。大木桌上擺滿了烤熟的整豬整羊和整壇的奶酒。在彩蓬中間留有一塊空地,空地上鋪著羊毛毯。那是給新娘跳舞預備的。按契丹人的風俗,新娘是要給客人跳舞的,更何況李淑宜是歌舞高手,少不了要向客人獻歌獻舞。嘉賓們陸續(xù)到來。大家都站在外面等著送親的車隊,爭著要看一看新娘的新妝。
尹傳林拉著趙柏山到松漠府來吃喜酒,這時也和大家一起站在草地上等著新娘到來。趙柏山原本不信契丹人中間會有出眾的美人,這時卻也興致致勃勃地等著看新娘,那顆大南瓜頭在人群中格外顯眼。
將近午時,送親的車隊出現(xiàn)在草地盡頭。前頭是幾十名吹鼓手高奏喜樂。接著是李楷固和幾名將軍騎著高頭大馬緩緩行來。再后面是一輛綴滿鮮花的青牛車。最后是二十幾輛裝滿嫁妝的彩蓬車。
披紅掛彩的新郎孫萬榮迎上前去。李楷固下馬。新娘的青牛來到前面。人群中的趙柏山急忙挺起肉球大圓頭,瞪起三角淫眼,直勾勾地盯住青牛車的氈簾。待車停穩(wěn),侍女上前,挑起氈簾,扶新娘下車。只見那李淑宜面如三月桃花,身似五月嫩柳,在兩名侍女攙扶下,如同彩云烘托著的一輪新月一般飄然而下。當時把趙柏山看得目瞪口呆,涎水直流。孫萬榮抱著新娘進入金頂大帳。趙柏山還站在那里癡癡地發(fā)楞。
尹傳林看著趙柏山,心中暗笑,上前輕聲說道:公子別在這發(fā)楞,趕快進帳去揀個好座位,一會兒好看新娘跳舞。
趙柏山這才進帳搶座,那一雙三角淫眼,卻始終不離金頂大帳的方向。
喜樂高奏。新郎孫萬榮入座。大舅兄李楷固入座。八部大頭領入座。來賓們?nèi)胱>蒲玳_始。吵嚷聲很快就淹沒了樂隊的鑼鼓號角聲。
趙柏山的魂已經(jīng)被新娘李淑宜給勾去了,無心吃肉喝酒,只盼新娘快出來跳舞。
終于,客人中有人開始喊:新娘跳舞!新娘跳舞!
趙柏山也莫明其妙地狂叫起來:新娘跳舞,新娘跳舞!
隨著鼓樂的變化,新娘李淑宜身著彩衣彩裙,頭飾七色羽毛,腰綴響鈴,赤著雙腳,從金頂大帳中翩翩舞蹈而出。眾人一齊喝彩起來。新娘在羊毛地毯上婀娜旋轉,一邊舞蹈一邊為座位上的客人斟酒。被斟酒的客人則要大聲道謝或喊一句祝福詞。這是契丹人的一種婚禮風俗。大家都順風隨俗,顯得熱烈歡快。
李淑宜旋轉到趙柏山的座位前面,剛要為趙柏山斟酒,卻不料禍從天降。新娘的酒還沒有斟入酒杯,只見趙柏山一躍而起,越過大木桌直向新娘撲過去,喜慶的場面頓時被驚叫聲籠罩。怎奈那桌子面太寬,趙柏山上身已經(jīng)著地,雙腳卻還在桌面上。只聽嘩啦啦一陣響,桌上的器具摔了一地。新娘驚得不知所措。趙柏山卻就勢伸手抓住了新娘的雙腳。新娘李淑宜驚叫一聲,險些跌倒,情急之中甩掉酒壺,伸手向那南瓜頭上狠狠劈了一掌。李淑宜雖然是個女子,卻是從小練功習武,很有些功底。那一掌下去,直劈得趙柏山眼冒金花,頓時松開了雙手。李淑宜再就勢踢出一腳,把趙柏山踢得一溜跟頭滾到對面孫萬策的座位前面。新娘轉身跑回金頂大帳。賓客們吼叫起來。婚宴一片混亂。
新郎孫萬榮氣得暴跳如雷,在那邊大吼一聲:來人哪,把那條癩皮狗拖出去五馬分尸!
孫萬策離座上前,一腳踩住趙柏山的大圓頭,說道:大哥不要掃了興,這條癩皮狗就交給我來處理。
孫萬策拎起趙柏山的衣領,象拖死狗一般向外拖去。趙柏山此時只覺得天旋地轉,已經(jīng)沒有力氣作出任何反應。尹傳林嚇得那張刀條臉灰白如死,哆哆嗦嗦跟在后面一路哀求。
孫萬策把那條癩皮狗拖到外面草地上,抽出腰間彎刀,架在趙柏山脖子上,喝道:哪里來的癩皮狗,竟敢到我家來撒野?
趙柏山這時已經(jīng)嚇得魂不附體,只顧爬在地上叩頭如搗蒜,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尹傳林上前躬身道:將軍息怒。我們是營州都督府的。這位是趙都督的公子趙柏山。酒后失態(tài),多有得罪。請將軍手下留情。
孫萬策聽他這話,有些意外,追問道:你說什么?他是趙文翙的兒子?
尹傳林道:在下不敢胡說,他真是趙都督的公子。我是都督府的管事,有腰牌為證,請將軍過目。
孫萬策看了一眼尹傳林的腰牌,隨手丟在地上。尹傳林小心地拾起來,向孫萬策陪著笑臉。
孫萬策罵道:真是有其父必其子。這樣豬狗不如的東西,只有趙文翙那老狗才養(yǎng)得出來。今天是我家大喜的日子,就饒你們一回。趕快滾回營州去,以后再敢到松漠府來胡作非為,定教你五馬分尸!
尹傳林說聲多謝將軍,拉起趙柏山狼狽而逃。
兩人來時是騎馬,現(xiàn)在不敢去取馬,只好步行。走了二三十里,趙柏山一屁股坐在地上不肯起來。
尹傳林道:公子快起來逃命吧,萬一孫萬榮再派人來追殺,咱們可就全完了。
趙柏山罵道:都是你這吊死鬼出的餿主意,來吃什么喜宴,可把大爺我害慘了。
尹傳林道:公子怎么能怪我。大家都在看新娘跳舞,你卻爬過桌子去抓新娘,不是自已找死么?
趙柏山道:那樣的美人,真是可惜了。
尹傳林道:公子說什么可惜了?
趙柏山道:那么漂亮的美人,卻成了孫萬榮的小妾,不是太可惜了么?
尹傳林道:公子要是喜歡,可以要來作夫人。
趙柏山道:你可真會說廢話。她已經(jīng)成了孫萬榮的小妾,我怎么要,向誰去要?向孫萬榮去要,你害得我還不夠,還想讓我去送死?
尹傳林道:公子有所不知,這契丹人的風俗,只有正妻一個女人是女主人,其余偏房小妾都和奴隸一樣,可以買來賣去,也經(jīng)常拿來送給朋友或部下。公子想要,過些時候讓你老爹出面向孫萬榮要來就是了。
趙柏山道:這么麻煩,要等到猴年馬月。你有什么別的辦法?
尹傳林道:這事急不得。向人家要東西總要人家同意才行,除此之外,我無法可想。
趙柏山道:無法可想,你也得想。十天之內(nèi)必須給我辦成,否則我可對你不客氣。這事先不說。你知不知道那個把刀架在我脖子上的是誰?
尹傳林道:那是孫萬榮的弟弟孫萬策。
趙柏山道:哼,孫萬策!你要記好了,哪天他要是到營州城里來,你一定要給我拿下。我也要拿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
尹傳林道:公子放心,營州是咱們的天下,早晚讓他知道咱們的厲害。
二人回營州都督府,不敢對人提起宴上鬧出的丑事,靜悄悄各自安歇。
趙文翙夫婦見兒子去了一趟松漠府,果然不再為大銀花之事吵鬧,府中頓時安靜了許多,不禁對尹傳林出的主意稱贊不已。
尹傳林卻憂心忡忡地說道:大帥且不要高興得太早,只怕是按下葫蘆又浮起瓢。
趙文翙道:此話怎講?
尹傳林道:公子看上了孫萬榮新娶的小妾,讓在下十天之內(nèi)去要過來。
趙文翙道:真是越發(fā)的不象話了,孫萬榮雖然是豬狗一般的蠻夷胡人,卻也是朝廷敕封的歸誠州剌史,他的小妾也是可以隨便要來的嗎?
尹傳林道:大帥有所不知,契丹人的小妾是可以送人的。如果是大帥出面去要,一定能成。
趙文翙道:既然如此,你就以本大帥的名義去辦,免得我那兒子再鬧起來。
尹傳林道:有大帥這話,在下一定能把這事辦妥。
孫萬榮娶小妾,也向大祚榮發(fā)了喜柬。大祚榮沒有派人參加喜宴,卻在兩天之后派崔岳林送去豐厚禮品。崔岳林此行當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為了摸清孫萬榮的底牌,好施展計謀激化契丹人和營州都督府的矛盾。
崔岳林見了孫萬榮,交了禮單,孫萬榮再三道謝。
崔岳林道:剌史大人喜得姣美夫人,理當祝賀。要不是因為都督府強搶牛羊,大王爺會親自來祝賀。
孫萬榮道:你是說趙文翙強搶了涑末部的牛羊?
崔岳林道:正是。因為你我兩部聯(lián)合抗捐,趙文翙狗急跳墻,派兵強行收繳了涑末部五百頭牛羊。
孫萬榮道:大王爺怎么能容忍趙文翙如此橫行?
崔岳林道:若不是兩部聯(lián)合抗捐,大王爺豈能容他強搶。
孫萬榮道:此話怎講?
崔岳林道:大王爺要是不容他強搶,必然發(fā)生爭斗。況且趙文翙搶了涑末部之后,還會來搶契丹人。這樣大的事,沒有和剌史協(xié)商,大王爺不好擅自行動。
孫萬榮道:大王爺?shù)故呛芸粗貎刹柯?lián)合。那么現(xiàn)在大王爺準備怎么辦?
崔岳林道:事已至此,也只有一搏。大王爺準備以武力奪回牛羊,請剌史大人配合。
孫萬榮道:孫某決不會袖手旁觀。
崔岳林道:有剌史這話,我就放心了。具體行動還要兩部進一步協(xié)調。
孫萬榮道:你先回去稟報大王爺。三日后,我派弟弟孫萬策去營州與大王爺商定細節(jié)。
崔岳林得到孫萬榮這項承諾,已經(jīng)達到預期的目的,暗自高興,當天就趕回營州去布置下一環(huán)節(jié)的計謀。
三日后,孫萬策來到營州。孫萬策進了營州城北門,正驅馬向涑末王府走去,卻見迎面有三個乘馬人呼喝連聲飛弛而來。街上行人慌忙躲閃。孫萬策常來營州走動,從未見過有人在大街上這樣放馬狂奔,還以為城中出了什么緊急大事,當即勒馬觀瞧。本書由瀟湘小說原創(chuàng)網(wǎng)首發(fā),轉載請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