涑末部東歸的隊伍來到樺樹大甸子,見前面有在支人馬 迎來。為了弄清情況,大祚榮派大門藝上前偵察。大門藝來到前面,正與伯正泰的女兒伯金鳳相遇。兩人歡欣不已。伯金鳳回馬去稟報父王。
大門藝縱馬回到父王這邊,稟道:稟報父王,來的正是伯咄部人馬。為首的是伯正泰王爺和他的女兒伯金鳳。
大祚榮驚喜道:薩滿神顯靈了!真是伯正泰兄弟來了!我們趕快迎上去。
大祚榮縱馬向前飛馳。眾人緊跟其后。
對面伯咄部的人馬也飛奔而來。
伯正泰一馬當先,高叫道:大祚榮兄弟!
大祚榮也高叫道:伯正泰兄弟!
兩騎相近,兩人同時滾鞍下馬,各自飛跑向前,四條手臂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兩顆狂跳的心臟咚咚地震動著對方的胸膛,滾滾熱淚頓時濕透了兩人的肩背。
伯正泰哽咽道:大王爺,你終于回來了!
大祚榮飲泣道:好兄弟,我們終于團聚了!
伯正泰道:我日夜盼望你回來,盼了三十年,頭發都熬白了。
大祚榮道:這三十年好象比三萬年還長,我天天都在呼喚著長白山的兄弟姐妹,夜夜都在夢想著海蘭江的草地蘭天。
伯正泰拉著大祚榮的手,向部下說道:快來見過我們三十年前的英雄國王。
伯金鳳和伯咄部頭領們下馬,叩頭,高呼:迎接大王爺歸來!
大祚榮道:大家快快請起。請伯王爺也來見一見我們涑末部的精英。
任雅湘帶領涑末部眾頭領下馬,向伯正泰高呼:給伯王爺請安!
伯正泰道:這里不是說話處。請大王爺到大營安歇。
眾人重新上馬,向蛟河大營奔去。
伯咄部大營座落在蛟河和涑末江匯流處的沿岸平原上。伯咄部三萬部眾為涑末部十萬兄弟姐妹的歸來歡欣不已,紛紛讓出自家的房屋和帳蓬給涑天部的兄弟姐妹安歇。
伯正泰吩咐部下殺豬宰羊剝兔燙雞,在河灘草地上架起上百口大鍋煮肉熬湯,從地窖里搬來陳釀開壇灑酒,為涑末部兄弟姐妹接風洗塵。
在伯咄部王府大廳上,伯正泰專門為大祚榮備下酒宴。兩位王爺圍著矮腳炕桌,盤腿坐在熱炕上,暢飲暢談起來。
伯正泰道:今天我要和大王爺痛飲三百大碗,把這三十年的晦氣全都沖洗掉!
大祚榮道:我也要和伯王爺暢敘通霄,把這三十年的苦悶和煩惱全都傾吐出來!
伯正泰道:人生一世,不過百年。轉眼之間我們都已經年過半百了。大王爺把最寶貴的三十年消耗在營州,真是令人痛惜。
大祚榮道:雖然這三十年壯志難酬,卻也并非虛度。半百之人再籌宏圖,機運來得晚了一些,卻也誤不了大事。我此番歸來,一定要將三十年前的宏圖大志變成現實,把長白山區建成富庶康樂的美好家園。
伯正泰道:大王爺要干這番大事業,我伯正泰第一個響應。你仍然是我們的國王。伯咄部從今日起聽你調遺。
大祚榮道:你我是好兄弟,理當同心協力,同甘共苦。不知其余各部的情況怎么樣?
伯正泰道:這三十年經歷了不少天災人禍,各部情況也很不相同。涑末部西遷之后,黑水部曾一度南下,想要統一六部,建國稱王,卻被唐軍一舉擊潰。黑水部退回黑水沿岸,現在有十六個小部落,總共六七萬人口。老王爺倪開齊已死,新王爺是倪屬利吉。白山部王爺高連昶帶領部眾在海蘭江和圖們江沿岸經營,現在有五萬多人口,也是赫赫有聲。其余三部變化不大,人口都不超過一萬。
大祚榮道:我這次歸來,最大的愿望就是重建我們自已的國家。依你看,要是重新建國,會遇到哪些困難?
伯正泰道:大王爺當年威震海蘭江,爭得靈鵲神器,理所當然是靺鞨國之王。現在東歸復國,黑水部會有所顧忌,其余各部一定熱烈擁護。依我看,大唐皇帝不會容忍我們復國,唐軍的征討將是最大的威脅。
大祚榮道:現在契丹人反了營州,唐軍忙于對付契丹,短時間之內不會抽出兵力到長白山來打仗。我就是要抓住這個時機,把各部統一起來,把政權鞏固起來。只要給我五年時間,就會國富民強,兵精馬壯,到那時唐軍再敢來犯,就叫他有來無回。
伯正泰道:到了那一天,我要到長白山天池邊大喊一百聲,喜利媽媽萬歲,山神萬歲!
大祚榮道:到了那一天,我要在長白山的頂峰上立一座大大的石碑,把我們創業的艱難歷程刻到石碑上,與天地共存,與日月同輝。
這是三十年來兩個部落首領的第一次暢談。分別時,他們才是二十歲的青年,而且沒有來得及深交就匆匆話別。現在他們都已經年屆半百,各自經歷了無數苦難,終于有機會在一起籌劃建國大計,該是多么的激動。兩人暢談通霄,從三十年前說到遠古先祖,又從靈鵲傳珠說到未來的長白山國,真是推心置腹,痛快淋漓。
伯正泰道:蛟河也是先祖故地,大王爺不妨就在地這里安營扎寨。
大祚榮道:我必須把先人遺骨送回海蘭江安葬。
伯正泰道:那就在這里多休整幾天。
大祚榮道:你我都是半百之人,每一天的時間對我們都十分珍貴。我要先回海蘭江安葬先人遺骨,然后要與各部王爺聚議復國大事,接下來就要準備抵御唐軍的征討,諸多大事待人去辦,必須珍惜寸陰,抓緊行動。明日再休整一天,后天我就要上路。
伯正泰道:既然大王爺主意已定,一切聽從大王爺安排。
這一夜,蛟河兩岸歡騰起來。伯咄部男婦老幼全都聚集在河灘上和涑末部兄弟姐妹聯歡。兩部人眾總計有十五萬之多,那場面該是何等熱烈。伯金鳳為自已第一個見到大門藝王子感到自豪,好象和大門藝已經是相識多年的老朋友,拉著大門藝在人群中穿梭,到處向人夸耀:這是涑末部的二王子大門藝,是我最先見到他的。
草地上鼓聲動地,鑼響連天,男女們不分老幼在歡笑聲中唱起歌跳起舞。年輕人踩著高蹺,扮著各種臉譜,在草地上邊扭邊逗,引人捧腹大笑。老年人跳地蹦子,有的拿段樹枝,有的舉著花色獸皮,隨意舞動,扭捏作戲,千姿百態。孩子們無拘無束地在高蹺和地蹦子之間追逐打鬧,盡逞天性。伯咄部的男女們雖然居住在這里,卻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歡樂。涑末部的人們則是三十年來第一次享受到這樣歡樂的氣氛。被痛苦長期壓抑著的情感一旦得到釋放的機會,就只能表現為這樣的如癡如醉如瘋如狂了。
月光下傳來一曲美妙的山歌:
圓圓的月亮掛在天上,
飄動著嫦娥美麗的衣裳。
誰家的美酒這樣香醇,
醉倒了白兔和吳剛。
圓圓的月亮掛在天上,
照亮了河灘照亮了草場。
誰家的哥哥這樣癡情,
望穿了妹妹的花格窗。
伯金鳳對大門藝說道:過去聽人說八月十六的月亮最圓,還總是不信,今天是八月十六,我們兩大部落大團圓,這月亮可真是最圓最圓了。你看,今天晚上人們都樂瘋了。二王子,我們也去跳舞吧!
大門藝推辭道:在營州很少有這樣的場面,我對這樣的歌舞有些不習慣,不會跳。你去跳吧,我在這看你跳。
伯金鳳笑道:這樣的舞誰都會跳,也沒有一定規則,就是放開手腳,隨著鼓樂縱情歡樂,還有什么不習慣的。來來來,我教你跳。
伯金鳳拉著大門藝擠到場中,隨鼓樂舞動手臂,彈跳雙腳,很快就融入其中。直到跳得渾身冒汗,兩人才擠出人群,坐在山崗上聊天。
大門藝道:回到家鄉可真好,到處都是親人。
伯金鳳道:二王子,你是在營州出生的吧?營州那地方是什么樣啊,有蛟河這樣好嗎?
大門藝道:營州到處是鹽堿地和沙地,草長得很慢,幾乎看不到大樹,不象蛟河這地方到處都是森林和旺草。
伯金鳳道:那里也有山嗎?
大門藝道:有些土丘,就算是山吧,可沒有長白山這樣的大山。往遠處有座巫呂山,雖然有些景象,可也比這里的崇山峻嶺差遠了。
伯金鳳道:營州到處都是漢人吧?漢人是怎么生活的?
大門藝道:營州城里和近郊一帶是漢人的天下,城外就是涑末部和契丹人的牧場。漢人是靠種田和經商生活的。我們涑末部里也有漢人,我嬸嬸是漢人,兩個姑父都是漢人,兩個嫂嫂也都是漢人。漢人喜歡讀書。姑父也教我們讀書了。我讀過許多漢人的書,會背許多漢人的詩歌,還會寫漢字。
伯金鳳道:學那么多不累嗎?讀書寫字有什么用,能打兔子還是能打狼?
大門藝道:你這樣說可不對。我父王說,要想建設富強的家園,就必須以漢人為師。不會讀書,不會寫字,就學不到漢人的本事。
伯金鳳道:哪你怎么沒找個漢人媳婦?
大門藝道:漢人媳婦也不是說找就有的,再說我還沒到找媳婦的年齡。
伯金鳳道:那你也教我讀書寫字吧。
大門藝道:行啊,你可要拜我做師父。
伯金鳳道:我才不拜你做師父,我只想認你做哥哥。我是爹爹的獨生女,沒有哥哥。二王子肯做我的哥哥嗎?
大門藝道:剛一見面時,我就說你是我的小妹,可你卻不承認,現在卻又問我肯不肯叫,你怎么這么快就忘了?
伯金鳳道:我才沒忘,只是想讓你再叫一遍。
大門藝道:叫十遍也行啊,叫多少遍也只是一個小妹。
河邊的歡歌笑語一直持續到天明。大門藝和伯金鳳的談心也徹夜達旦。當朝陽升起的時候,兩個年輕人已經難舍難分。
有人在山下喊他們吃早飯了。他們手拉手向山下走去。
伯金鳳突然站住,定定地看著對方的眼睛,說道:我有一句話要問你,你可要如實回答。
大門藝道:怎么了,這樣看著我,怪嚇人的。想問什么,你問好了。
伯金鳳問道:你娶媳婦了么?
大門藝道:沒有啊!剛才不是說過了么,你怎么還問。
伯金鳳追問道:那你想娶什么樣的媳婦?
大門藝道:這可沒想過。在營州整天忙著練兵,不知道哪天就要啟程東歸,哪有功夫想這事啊?
伯金鳳道:在伯咄部給你找一個,你肯要么?
大門藝道:那要看是什么樣的人了,如果是妹妹這樣的,我當然要了。
伯金鳳道:你說話可要算數,不許反悔!
大門藝道:你也沒說她是誰,我反悔什么?
伯金鳳道:你說的,象我這樣的,你就肯要。我會給你找一個和我一模一樣的人。你不許反悔。
大門藝道:天底下哪有一模一樣的人,除非就是你自已。
伯金鳳道:你怎么知道沒有,到時候你就會看到。
兩人歡歡喜喜回到大營中。
大祚榮和伯正泰也是暢談通霄,卻仍然是意猶未盡精力充沛興奮不已。朝陽升起的時候,兩人來到蛟河岸邊,看著涑末部的頭領們集合隊伍,正準備上路。
大祚榮拉著伯正泰的手,深情地說道:本想再休整一天,可是部眾已經急著上路了,我們兄弟倆暫時告別,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攜手建國了。
伯正泰依依不舍,說道:我要送你到威虎嶺,看著你走向海蘭江。
大祚榮笑道:這樣就更好了,我們就抓緊上路。
兩人縱馬向前,帶領涑末部的隊伍向威虎嶺前進。
本書由瀟湘小說原創網首發,轉載請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