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失活逃入東突厥之后,正趕上東突厥汗國崩潰,各部酋長為了與回紇部分庭抗禮,紛紛向大唐皇帝上表請求冊封。失活走投無路,只好隨同突厥部落酋長向長安上表請求歸附。玄宗皇帝李隆基曾有過三十年不求邊功的宣言,而且把利用契丹人和奚人來鉗制突厥人列為既定國策,巴不得契丹酋首失活來降,也不管他是真降還是假降,只要不再向南騷擾便好。于是就封失活為松漠府都督,讓他安撫契丹八部。失活本是聰明透頂的契丹酋首,得到大唐皇帝冊封后,立即到長安朝覲,以求鞏固自已的地位。玄宗皇帝更加高興起來,對失活格外施恩,加封失活為靜析軍長史,并把皇族少女永樂公主下嫁給失活,契丹八部酋長都封為剌史。
薛納得知契丹酋首失活已經歸附大唐,不再擔心契丹流寇來騷擾,也不再擔心皇帝追究渤海王子被劫,更不再擔心張雨生無詔出兵會受到責難,就把煩惱全都丟到一邊,喜滋滋地向渤海郡通報平安。
大都利和二十名渤海學生,重新啟程入唐。到了長安,全都進入國子監學習四書五經,就和先前隨崔忻來的一批人會合在一起。大野勃和大都利祖孫兩人成為同窗學友,少不了談些家常。這天兩人議論到出家當了和尚的大祚新。
大都利道:二爺爺不是到中原游學來了么,三爺爺有沒有聽到他的消息?
大野勃道:我打聽過,可是沒人知道他的行蹤。
大都利道:三爺爺在官場和市井中打聽,沒人會知道。二爺爺當了和尚,一定在寺廟中。應該向僧人去詢問?
大野勃道:對呀,我怎么沒有想到這一層。東都洛陽城外有個白馬寺,是皇家寺院,有許多外地僧人來往,消息一定靈通。明天我們就告五天假啟程去白馬寺詢問。
祖孫二人這天來到洛陽城外的白馬寺,向長老詢問道:請問長老,有沒有聽說過一個叫釋仁貞的渤海和尚?
白馬寺長老道:是有一個叫釋仁貞的渤海和尚。前幾年有人在五臺山見過他。
祖孫二人向國子監告了十五天假,到五臺山各寺查詢。得知釋仁貞已經離開五臺山,去了普陀山。去普陀山往返路程加上找人的時間,至少要兩個月。祖孫二人沒有理由向國子監告這么長的假,只好暫時放棄尋找。
其實這時釋仁貞已經離開普陀山,來到了長安西面二百里的法門寺。法門寺是一座古老寺院,建于東漢,興于大唐。現有僧人五百余名,是大唐境內很有名氣的大寺院。寺中有一座八棱十三層寶塔,高十四丈有余,塔中供奉著八十九尊佛龕,藏有百卷西天佛國真經。釋仁貞游歷了五臺山和普陀山,感覺到修佛最重要的是背誦佛經,就放棄了云游名山大寺的計劃,直奔法門寺來探求真經。他要把百卷真經全部背誦下來,每天全神貫注在真經里,很少與外面的僧人接觸,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他住在法門寺。大野勃和大都利到處找不到他,也就可想而知了。
正當釋仁貞在法門寺潛心背誦佛經的時候,在渤海郡的敖東城里出了一件天大的新聞。
敖東城的人們迎來了陶永久遇難三周年的紀念日,為這位開國功臣舉行了祭祀活動。可是就在這天,陶永久又神奇地出現在敖東城的街頭。
陶永久并沒有死。他在長白山古洞中經歷了一段奇遇,又從山洞中走出來。他在洞口找不到隨行人員,只好一個人回到敖東城來。進了城,見敖東城變化了許多,簡直有些不敢相認。陶永久心中納悶,怎么二三十天就有這么大的變化?他急于要向高王稟報送別大唐欽差崔忻的詳情,也來不及細想,就匆匆奔王宮去求見高王。
宮門前的衛士們見了陶永久,如同見了鬼怪一般,驚慌逃避,四下躲開。
陶永久大喝道:你們慌什么,跑什么,快去稟報,我要求見高王基下。
衛士們見他發怒,更是驚恐萬狀,紛紛跪地哀求道:陶大人饒命,陶大人饒命,我們這就去稟報。
陶永久哭笑不得,說道:真是見了鬼了,我有那么可怕嗎?都給我爬起來,趕快進去稟報!
這天高王正在宮中與任雅湘和崔岳林議論國事。因為這天是陶永久的忌日,所以君臣三人自然而然地議論到陶永久,都對這位開國功臣的不幸遇難深感痛惜,唏噓嘆吟不已。
這時宮前衛士匆匆跑到殿外來高聲稟報:啟稟基下,陶永久大人在宮外求見。
高王驚問道:什么?你再說一遍,是誰求見?
衛士再一次高叫道:是三年前死去的陶永久大人。
任雅湘道:哎,這可真是怪事。你是不是看錯了?
衛士道:確實是陶永久大人,可不知是人是鬼。
高王望著兩位相國問道:怎么會有這等怪事?
任雅湘道:基下稍候,臣去看看便知。
任雅湘來到宮門外,見果然是活生生的陶永久站在那里,不禁大喜道:原來你老兄還健在,這么長時間跑到哪里去了?我們可正在念叨你。快和我去見基下。
陶永久道:大內相開什么玩笑,我怎么會成了還健在,難道你以為我已經死了不成?
任雅湘笑道:不是我以為,是舉國皆知陶大人命喪山洞。今天滿城都在為你做三周年祭奠。
陶永久大惑不解,張口結舌,還要追問。任雅湘則不由分說,拉著他急奔宮中去見高王。
陶永久來到宮中,向高王叩頭道:臣在長白山游覽,遲遲未歸,誤了大事,請基下降罪。
高王道:你可是三年沒有音訊了。究竟到哪里去了?
陶永久疑惑道:臣不過是在山洞中耽擱了十天。怎么會是三年?
崔岳林道:這其中必有奧秘。你快說說這段經歷?
陶永久如實稟報了他的這段奇遇。
原來,陶永久追蹤黑色人,進入山洞,在黑暗中匍匐向前,行約半里余,忽見前方有光亮。光亮中有一條羊腸小道,石梯層層疊疊,婉延盤桓,深不可測。陶永久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沿著石徑一直窮追下去。來到小道深處,見那黑人正在小道上向前奔跑。陶永久索性跟蹤下去,攀下無數石梯,來到一處平坦地方,有許多房舍和眾多人役。陶永久正在驚異,有一位神仙般飄飄灑灑的蒼顏老者來到面前。陶永久剛想打招呼,那老者卻厲聲喝叫起來。
那老者喝道:哪里來的狂徒,竟敢擅闖工廠禁地!
陶永久道:我不是狂徒,也不是擅闖,是跟蹤那黑人進來的。
老者道:他是逃犯,你是擅入,兩人同罪。
陶永久道:我是山中游客,不知你這是什么禁地。況且長白山是渤海郡王的領地,如有禁區,我這中正臺御史也該知曉,怎么從來沒聽說過?
老者不容陶永久分辯,喊來衛士,扭送兩人入囚室禁閉。
陶永久在山洞中與黑人同囚數日,相處已熟,開始聊天。
陶永久問道:這里是何種工廠?受何人管轄?
黑人道:是女媧煉石廠。不知道歸誰管轄。
陶永久驚異道:原來是仙人工廠。怪不得連我這渤海郡的高官都不知曉。你在這里做些什么?
黑人道:只做一個件事,就是燒煉補天石。
陶永久道半信半疑,追問道:女媧煉石補天,本是神話傳說,就算真有其事,五千年來天空并沒有再發生塌陷,煉石又有何用?
黑人道:聽廠中師父說過,有形之天不滿西北,無形之天尚有九重,有句成語叫做先天不足,從這句話來推斷,肯定會有某處的天需要修補,煉石是為了預備。
陶永久聽他說得有趣,再問道:那么你進廠有多少年了?
黑人道:九十個甲子了。
陶永久驚呼道:五千四百年!真是不可思議。你還記得外面有什么親人嗎?
黑人道:只記得是伏羲大帝下的命令,讓我們這些年輕人來煉補天石。每日勞作,不問其他。五千四百年過去了,已經記不得什么親人了。
陶永久問道:你既然是五千四百年前的活神仙,一定有非凡的見識。請你說說,現在我們怎么樣才能逃出去?
黑人道:你有顛倒陰陽、翻覆天地的本事嗎?
陶永久道:我是凡人,怎么會有那樣的本事?
黑人道:那就沒法逃脫了,耐心等待機會吧。
陶永久和黑人關在牢中,每天有人定時送來食物。那食物都是果凍一般的東西,看上去很柔軟,吃起來卻很韌勁,咬不斷,嚼不爛,只能胡倫吞下。每次只給一小塊,吃下去之后再也沒有饑餓和干渴的感覺。
三天后,有人來打開囚室,說道:此處不養閑人,你們不能在這享清閑,出來幫我運石料。
陶永久跟在那人后面運了幾天石料,有機會在洞中到處走動,就暗中注意觀察逃跑路徑,趁人不備時攜了兩塊石頭逃脫。到了洞外,到處找不到隨行人員,只好只身返回敖東城。
陶永久把這十天的經歷詳細說了一遍,從懷中取出兩塊石頭,說道:這就是從洞中帶回來的石頭,請基下過目。
高王接過來一看,那石頭有拳頭大小,五色玲瓏,光彩照人,沉重若金,堅硬如鐵,溫柔似玉。
高王驚呼道:這是世上絕無的寶石,肯定是仙境之物!陶親家是到了仙境了。長白山有如此神奇秘處,真是天大的奇聞。你要把那洞口的位置詳細記錄下來。有機會時孤王也要去看一看。
任雅湘道:陶兄三年不歸,原來是與仙人為伍。洞中才十日,世上已三年。你這臉上容光煥發,頭上白發變黑,是不是返老還童了?
陶永久道:我在洞中只過了十天,你們卻說是過了三年,真是莫名其妙。這不是在夢里吧。
崔岳林道:陶大仙人,這不是夢,是奇事。你看看那邊有棵桃樹,是三年前崔忻臨行時栽下的小苗,現在已經結了滿樹的幼桃。你真的是死了三年又復活了。現在我送你回府,向大家解釋一下,免得你這活鬼把人們都嚇死。
高王道:左相說的對,你三年不歸,我們都以為你遭到不幸。現在突然回來,當然會讓人吃驚。明天朝會你先不要來參加,免得把百官嚇壞了。等我們向大家解釋清楚了,你再上朝也不遲。
任雅湘道:今天是你進入山洞三周年的日子,你家人正在為你舉行三周年祭祀。你卻突然回來了,這可真是天下奇聞。你快回府去看看家人吧。
陶永久道:我不過是去為崔欽差送行在長白山耽擱了十天,離開敖東城前后不過二十幾天,怎么會是三年?我此刻還是不明白。
任雅湘道:崔欽差是開元二年五月返回的,現在已經是開元五年五月。你看我們這些人都衰老了許多。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陶永久道:這么說我真是進入仙人世界了。怪不得宮門衛士見了我都嚇得跪地求饒,原來是把我當成鬼了。
崔岳林道:進入山洞三年不歸,誰會相信你還活著。你這樣突然出現,可不是活見鬼了么。老兄,快和我回家吧,讓你全家老少都驚喜一番。
陶永久半信半疑,向高王告辭,由崔岳林陪同出宮。宮門衛士見陶永久出來,又要驚慌躲閃。
崔岳林喝道:你們躲什么?是陶大人脫離險境,活著回來了,還不快來叩頭祝賀!
衛士們叩頭道:祝賀陶大人死而復生。
崔岳林笑道:真是一派胡言,不是死而復生,而是根本就沒有死過。
陶永久道:看來我真的象鬼了,家人要是也這樣害怕,那可就糟了。
陶永久活著回來了,而且和三年前失蹤時一模一樣。這消息轟動了敖東城,轟動了渤海郡。人們奔走相告,傳為佳話,一直流傳了數百年。
陶永久在長白山仙人洞中沾了仙氣,后來健康長壽,沒有人知道他究竟活了多少年。直到一百多年以后,有一位蒼頭白發的活神仙從長白山上下來,扶助宣王大仁秀造就渤海國的中興時代,人們都說他就是陶永久,那時他已經是一百八十多歲了。本書由瀟湘小說原創網首發,轉載請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