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之越迅即起身還禮:“之越愧不敢當,九王子折煞小民了。全靠皇上鼎力支持,之越不過付諸實施而已。”失誤,失誤,天大的失誤,怎么就認為北唐王子和自己沒關系呢?目光太短淺了,以后還要將生意做到北唐國去呢,這豈不就是個聯絡關系的大好機會,怎么會連王子的有關信息都不仔細看呢?一定是忙美容院的事情忙昏頭了!
皇上心中有些得意,又有些微慍:自己慧眼識英雄啊,可是這個任之越是怎么回事?自己不點他作答,他就敢不出聲,差點讓堂堂東陽國在自家殿堂上、在北唐國來使面前出丑!
東陽國眾人各自尋思,倒是太后出聲了:“之越啊,哀家還在想明明有叫你來,也沒聽說你不來,怎么就沒看見你?原來是坐在離哀家最遠的地方。過來,坐哀家身邊來。”身邊的伶俐人兒已經開始添加座席。
任之越趕忙推辭:“太后,這于禮不合,萬萬使不得。小民觍顏坐這兒已經是如坐針氈,還請太后體諒小民忐忑之心。”千萬,千萬別把我置于眾目睽睽之下,我一點兒也不如你們想象的聰明,只是這道題被兒子考過而已。前世對兒子經常拿腦筋急轉彎和智力題來考我還頗有微詞,現在真是慶幸啊。
才華橫溢,謙虛謹慎,不卑不亢,進退有據。不少人已經對任之越的印象做如是改觀。
任之越坐在最末端,自然看不到皇上的心思,看不到三位皇子的心境,看不到位高權重者的心態,看不到北唐國王子的心緒,連表情都看不清。
“第三題:通過音樂、服裝、舞蹈等的組合表現具有東陽國的民族、地方特色的生活場景。準備時間,兩刻鐘。尊貴的皇上,在等待的時間里,北唐國的姑娘們將為您獻上極具我北唐國民族特色和生活氣息的舞蹈‘盅碗舞’,敬請欣賞。”
嘹亮、悠長的樂聲響起,馬頭琴喑啞,冬不拉豪獷。一隊舞女身著特制的富有濃郁民族特色的舞衣,和著音樂的節奏,雙腳前后踏動,從宣德殿正門徐徐舞入,進入大殿中央。每個舞者都頭上頂著碗,兩手各握兩個酒盅,隨著音樂的節奏,每一拍碰擊一下酒盅,擊打出快、慢、碎、抖等各種不同的聲音。翻腕,甩手,扭腰,抖肩,游臂,腿部不斷有跪和迂回步等動作,舞出騎馬,甩鞭,擠奶,喝酒等各種日常生活姿態,模仿矯健的馬兒,展翅飛翔的大雁。不論如何舞動,頭上頂著的碗紋絲不動,舞姿依然矯捷而不失優美典雅。
樂聲悠長高亢,舞姿熱烈奔放,大家仿佛看到牧民騎著駿馬奔馳在綠草如茵,格桑花開得爛漫的大草原上,牛羊成群。銀色的氈房前有川流不息的河水,漆花的木碗盛著鮮美的馬奶酒,讓人忍不住開懷暢飲。彈起冬不拉,隨口吟唱著,心兒像草原上的雄鷹,自由地徜徉在云間……
此時,宣德殿偏殿里,東陽國的眾多千金小姐聚成一團,或坐或站,正緊張地討論、準備一臺符合北唐國要求的舞蹈,一臺能完美演繹具有東陽國特色,又富有生活氣息的舞蹈。
“大家都說說,東陽國和北唐國比,有什么不同的特色?說錯了也不要緊。”白秋吟很有主心骨派頭地將大家召集到一起,鼓動眾人踴躍發言。
兵部尚書之女風凝笑心直口快,想到一點就馬上說了出來:“東陽國山多,雨水多,北唐國雪多,風大。”
“北唐國的舞蹈節奏明快,舒展豪邁,我們就要跳節奏舒緩,婀娜溫柔的。”丞相之女臺若初仔細想好,這才娓娓道來,卻一句話就說到了關鍵點上。
“水鄉?雨景?”工部郎中之女邊靜云由東陽國雨水多聯想到水鄉、雨景,卻自認為人微言輕,并不多言。
“對,就是水鄉雨中即景!”太傅之孫女寧亦柔興奮地表示贊成。
白秋吟聞言微蹙眉頭:“這個難度可不一般!”
“難是有點難,但是最能符合題意。依我看,服裝就穿身上的好了,布景是來不及了,只能用道具表現主題了。”看著各位小姐妹身著既有各自家鄉特色,又有京都韻味的各式服裝,臺若初邊琢磨邊安排,“若煙,快去找宮中掌庫太監借二十四把仕女傘來。”
“對對對,時間快到了,山笑,快去幫忙拿傘。”風凝笑也急急吩咐貼身侍女。
佑國大將軍之女印雨柔在心里回想樂曲,卻不自知地輕吟出聲:“哪支樂曲最合適呢?”
風凝笑馬上就想到一支好曲子:“我覺得那支(無聲的雨)就很適合。”
“不,我覺得(瀟湘雨)最好。姐妹們,你們的意見呢?”白秋吟很是慎重,唯恐曲子沒選好,舞不出水鄉風情。
“我也覺得(瀟湘雨)最好。”
“我也是。”
“是啊,還是(瀟湘雨)最好。”
“(無聲的雨)也不錯啊。”
姐妹們議論紛紛,意見不一,相較之下,贊成(瀟湘雨)的稍勝一籌。
“那就這么定了。”白秋吟一槌定音,吩咐侍女的同時,還不忘頑皮地看一眼風凝笑示威,“含煙,你去通知樂師準備演奏(瀟湘雨)。”
臺若初優雅地站起來,示意大家時間快到了,該出發了:“來不及排練了,只能各跳各的了,好在大家都是深諳舞道之人,但是大家千萬都記住了,主題是雨中水鄉的溫柔少女們。”
風凝笑邊往外走邊埋怨:“怎么會突然冒出個這樣的題目的舞蹈?”
白秋吟委婉催道:“別埋怨了,趕快走吧。”
風凝笑湊到白秋吟耳邊打趣:“就知道你想在心上人面前表現一下。”
白秋吟的小心思被風凝笑一語道破,不由有些惱怒,反唇相譏:“據我所知,某人還不是對你有想法!”急得風凝笑趕忙捂住白秋吟的嘴,免得她將那人的名字說出來。
真是三個女人一臺戲,在這么緊張的時刻,還有心情打打鬧鬧。
沒有時間準備背景,道具也只來得及一人備一把仕女傘,好在服裝都是現成的,而且各有特色,匆匆定下主題后直奔正殿。此時正好鈴鐺也響了。
具有濃郁江南神韻的評彈音樂旋律在宣德殿響起,舒展,和諧,柔美,清澈,烘托和渲染著舞蹈的情節和意境,向人們訴說著美麗東陽國的今天和未來。
一位身著云紋上裳、百褶如意紗裙的少女從東側門款款而來,同時一位身著撒花銀羅衫、銀紋繡百蝶緞裙的少女從西側門輕盈地走進來……一群身著代表東陽國各地風俗的各色服飾,儀態萬方的少女們,展示著東陽國女性清瘦玲瓏的身材特點和典雅、溫柔、清麗的高貴氣質,延伸了舞者與觀眾的審美心理空間和感應。
看慣了富麗堂皇,聽慣了繁華喧鬧,心,突然走進風景一派秀美的水鄉小鎮,去感受:無形的雨絲,頗帶一點憂郁的情調;手中的雨傘,頗帶一點淡淡的相思;一群少女手持仕女傘,在小鎮的雨巷里歡鬧,嬉戲……如斯美景,引起了人們對美好的遐想,如同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泉,撫慰著大家的心靈。
一款款典雅精致的仕女傘,在步態輕盈、舞姿飄逸的二十多位少女手中或撐,或收,或夾,或甩,或抖,上下翻飛,收放自如,于細膩之中體現出東陽國少女的靈秀之氣和風韻之美。在單純而又輕曼的音樂襯托下,在蒙蒙細雨里描繪氤氳的畫意,傳遞濃郁的詩情,增加舞蹈的藝術感染力。美,就這么不經意地從少女們每一個動作中自然地流淌出來。
生動傳神的意境將清淡樸素的東陽國水鄉小鎮演繹得淋漓盡致,有限的表演空間增添了無限的想象空間,突顯了優雅靜謐的韻律美,表現了東陽國傳統文化的韻味,表達了和諧的東陽國人追求樸素純真、莊重高潔的典雅生活,強化了對真善美的審美需求,滿足了人們回歸自然的渴望。
少女們早已退出宣德殿,席上的觀眾仍然久久沉浸在充滿詩情畫意、如夢如幻的舞蹈中,感受那雨中水鄉才有的淡煙疏雨,浪漫嫣然,韻味氛圍。
北唐國的九王子忍不住擊節稱贊:“這東陽國的風情果然與我北唐國大相徑庭。二十多位柔美如水的少女手持仕女傘,在簌簌迷蒙雨絲中穿行,嬉戲,在空靈的旋律中翩翩起舞,勾勒出了一幅清新的水鄉雨中美景。整個舞蹈輕柔、淡雅、空靈、濕潤、清麗而又純凈,讓人看到了一種久違的詩情,體味到了水鄉的和諧意境,在不經意中有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生動地再現了東陽國水鄉的風貌,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宛若置身于人間仙境。溫和,含蓄,溫柔,細膩,那一抹低頭收傘時的嬌羞最是動人心魄!水鄉少女的靈秀之氣、風韻之美,展露無遺。這么短的時間,卻舞出了這么美的東陽風情,無疑是各位舞者的本色出演,東陽真是地靈人杰。”向往之情躍然臉上。
東陽玉竺雋朗一笑:“朕也是沒想到我東陽國水鄉的日常生活竟有如斯韻味,能撥動心靈之弦,與魂魄對話,洗滌沾染了污垢的心扉,令人心境頓時變得空明,純凈,纖塵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