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南在平亂途中,遭人行刺,被逼跳落懸崖,生死不明。
這一消息傳回皇宮,立即在朝野上下引起一陣風波。
蕭南身經百戰,會在陰溝里翻船,這一點,杞帝是不信的。
而且,杞帝也有著一種強烈的感覺,蕭南不會就這么輕易地被人殺死的。否則,蕭南也不會創下那么多的豐功偉績。
杞帝深信,他的兒子蕭南,不會就這么被打敗的。
杞帝派了自己的的心腹去查明此事,得到的回報,也是如此:縱身跳崖,生死不明。
活不見人,死不見尸。
杞帝只是查明,此事與任丞相脫不了干系。
據說,許多人都看到,常無命手里所拿的,正是綿云劍。
若不是迫于綿云劍的威力,蕭南也不會在常無命要使用綿云針時,被逼跳崖。
眾所周知,綿云劍是名劍山莊莊主左堂飛送給任丞相的壽禮。
“任丞相,左堂飛送給你的綿云劍,怎么會在殺手常無命的手里?”
朝堂之上,杞帝問道。
任丞相為報殺子之仇,找人暗殺蕭南,這個,完全說得通。
“啟稟皇上,那綿云劍確實是左莊主送給老臣的壽禮,老臣也視若為珍寶,而且,當時在壽宴之時,鎮邊王也曾與左莊主試劍,證明綿云劍的威力。在那之后,綿云劍確實在丞相府,只是,在壽宴的三天之后,老臣的相府失竊,綿云劍被人偷走了。”
任丞相如實回稟,態度極為真誠。
相府失竊,綿云劍被偷?這人借口,聽起來似乎有些簡單的滑稽。
杞帝也沒想到,任丞相竟會找了這么一個簡單的借口。
不單是杞帝不相信,就是朝堂之中的許多大臣也不相信。
“因為這綿云劍是老臣的心愛之物,所以,在第二日,老臣便向京城府尹報案。而且,神捕司也介入此案。前幾日,剛剛查得,入相府盜走綿云劍的是江湖上人稱第一偷的安以平,神捕司的人一直在緝拿安以平,只是,這綿云劍為何會在常無命的手上,老臣就不得而知了。”任丞相倒將一切推得干干凈凈。
杞帝又派人去問了京城府尹和神捕司,說辭與任丞相幾乎無二。
蕭南依然沒有任何的音訊。此時,杞帝的心里,多少有了一些慌亂。
如果蕭南萬一真的被人……這樣的結果,杞帝甚至不敢去想。
就算是任丞相推得再干凈,杞帝十分清楚,這件事,一定與任丞相有關。
“皇上,”任丞相跪倒在地,“鎮邊王此次遇險,與綿云劍有關,既然與綿云劍有關,老夫便脫不了看護不周的干系。并且,軍情緊急,事關社稷,老臣理應為國盡力,為皇上分憂。所以,老臣懇請皇上,讓老臣親赴邊疆,解決六部聯盟危機,臣愿以性命擔保,在此立下軍令狀。懇請皇上應允。”
任丞相此舉,倒真是讓杞帝意外。
這一次,任天行想要什么,杞帝猜不到。
既然任天行堂而皇之的搬出了為國為民,社稷江山的理由,杞帝也不能拒絕。
三天之后,任天行為監軍,率領著二路兵馬前往楓樹坡,與第一路兵馬匯合。
杞帝一直派人繼續查探蕭南的行蹤,但是,卻是一無所獲。
就連與蕭南一起跳入懸崖的常無命也是沒有一點消息。
下面,我就來說一說當日蕭南在楓樹崖的事情。
蕭南與常無命打斗,一路拼上楓樹崖。
其實,是蕭南有意引著常無命來到的崖邊。
說實話,蕭南沒有十成的把握可以完全躲得過綿云劍里的綿云針,如果這綿云針真的涂了像絕命丹那樣的劇毒的話,蕭南覺得自己沒有十成的把握,所以,他不想拿著自己的性命去犯險。
所以,在常無命使用綿云針之前,蕭南便跳下了楓樹崖。
蕭南在跳下之時,盡量用劍劃著崖壁,減緩墜落的速度。
在崖壁之上,零零落落地長著幾棵小樹。
每棵小樹之上,都系著一條繩子。
這是蕭南在前一天晚上派人做好的。
蕭南抓著系在樹上的繩子,憑著自己的輕功,下到崖底,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只是,蕭南沒有想到的是,常無命居然也會隨著他跳下來。
江湖傳聞,殺手常無命,殺人之后,一定會割下被殺之人的人頭再去復命。
看來,傳言不假。
看到樹上系著的繩子,常無命就知道自己差一點就中了蕭南的圈套。
常無命追上蕭南,與他在崖壁上再一次交戰在一起。
這一次,情況更是危急,因為兩個人都面臨著隨時會跌入崖底的危險。
在這個時候,常無命并不想浪費時間。
雖然,常無命在殺的時候,都是拼了命去做,但是,他并不想拿自己性命開玩笑。
常無命在使出一招之后,手指按向劍柄處的機關。
這個動作,蕭南很熟悉。
這個時候,蕭南只能去試一試,看自己是否能躲過這綿云針。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