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得這樣想就最好。”楊月容繼續說:“麗質,雖然十月懷胎是很辛苦。不過,當你感覺到,肚子里面的孩子一天一天長大的時候,你就會覺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長樂公主下意識用手摸自己的肚子。
長樂公主和長孫沖來到城樓,他們遙望昭陵。長樂公主說:“母后,兒臣已經懷有四個月身孕。你放心吧!兒臣會好好安胎。兒臣和沖哥會好好教導我們的孩子,撫養他成人,你在天之靈可以安息。”
晚上,睡覺的時候,長樂公主覺得腿抽痛,就起床想按摩一下。過了沒多久,長孫沖也跟著起來。長孫沖問長樂公主為什么起床?長樂公主告訴他腿抽痛,長孫沖馬上為長樂公主按摩。一會兒,長樂公主覺得沒事。可是她又覺得餓,長孫沖吩咐嫣紅做幾個小菜給長樂公主。長樂公主吃完之后就睡覺,長孫沖和嫣紅也睡覺。
長孫沖陪長樂公主到后院散步,長孫沖說:“麗質,你覺得累不累,我們到涼亭里面休息一下。”長孫沖把長樂公主扶到涼亭里面坐下,長樂公主突然覺得肚子很痛,長孫沖著急地問:“麗質,你怎么了?”長樂公主說:“是孩子用腳踢我。”“孩子用腳踢你?”長樂公主叫長孫沖去感受。長孫沖蹲下來,把頭挨到長樂公主的肚子上。過了一會兒,他開心地說:“我聽見了,孩子在動,他在動。”長孫沖把手放到長樂公主的肚子上,說:“孩子,你聽著,你母親懷你的時候很辛苦,你要聽話,不要老是用腳踢麗質,知道嗎?”長樂公主用手指頭碰了長孫沖的鼻子一下,笑著說:“傻瓜。”
一天,長樂公主打算到街上買玩具給肚子里面的孩子,長孫沖陪她一起去。走著,走著,他們發現其中一個地攤的玩具很可愛,就走到那個地攤去。長樂公主和長孫沖覺得,無論是小鼓還是布娃娃都一樣可愛,他們決定買一個小鼓、一個錘子和一個布娃娃,一共是九緡錢。
這天早朝,文武百官以“天下太平,四夷賓服,詣闕請封禪者,首尾相屬”為由,集體請求封禪。唐太宗李世民說:“眾卿皆以封禪為帝王盛事,朕不是這樣想。若天下大安,家給人足。就算不封禪,也沒有什么關系。昔日秦始皇封禪,而漢文帝不封禪,后世豈以漢文帝之賢不如秦始皇?而且事天掃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顛。封數尺之土,然后可以展其誠敬。”文武百官不聽,繼續勸道。七嘴八舌,弄得唐太宗李世民也有些心動。想了一會兒,決定前往泰山封禪。
魏征出列班,搖手直說不可。唐太宗李世民心里有些不高興,冷著臉問道:“魏愛卿,朕希望你直截了當說出你的意見,不要有所隱諱。你不讓朕去封禪,是朕的功績不夠高嗎?”魏征伸出大拇指說“高矣”。唐太宗李世民再問道:“是朕的德行不夠厚嗎?”魏征說“厚矣”。唐太宗李世民又再問道:“是大唐不夠安定嗎?”魏征說“安矣”。“是四夷還未臣服嗎?”魏征說“服矣”。“是年頭不夠豐稔嗎?”魏征說“豐矣”。“是上天的符瑞未到嗎?”魏征說“到矣”。唐太宗李世民拍了一下龍案說:“好,然則為何不可封禪。”
魏征伸了伸袖子,侃侃而言:“陛下雖有此六者,車駕東巡,千乘萬騎,其供頓勞費,花費巨大。而且陛下封禪,則萬國咸集,四夷君長,皆當扈從。今自伊、洛以東至海岱,煙火尚稀,灌莽極目。突厥雖滅,但薛延陀蠢蠢欲動,隨時會進犯大唐。賞賚不足,不能滿足遠人之望。給復連年,不償百姓之勞,崇虛名而受實苦,這就是臣不讓陛下封禪的原因。”
魏征說得極有道理,唐太宗李世民雖然心里有些不服,但是他知道魏征是一個熱血忠臣,所言所行都是為了社稷永固,決定把封禪的事就此作罷。唐太宗李世民說:“貞觀以前,朕定天下,周旋艱難,是房愛卿的功勞。貞觀之后,納忠諫,正朕違,為國家長計,為魏愛卿的功勞。”唐太宗李世民說著,命趙公公拿來兩把佩刀,一把賜給房玄齡,一把賜給魏征,頓時引來滿朝文武羨慕的目光。
天下承平日久,做皇帝的未免懈怠起來,魏征時刻敲他的警鐘,唐太宗李世民有些不耐煩。魏征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話說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臉上。魏征說唐太宗李世民在貞觀之初,號召百官上諫。三年以后,見諫者悅而從之。近一、兩年,只是勉強受諫,心里卻始終不想買賬。唐太宗李世民覺得魏征憑什么這樣說?魏征一件一件地說出來。唐太宗李世民聽了魏征的一番諫言,意有所悟。
魏征回到自己的府第,夜不能眠,乃披衣起床,奮筆疾書,寫成《諫太宗十思疏》。之后,魏征修改幾遍,這才鄭重其事地呈給唐太宗李世民。《諫太宗十思疏》論述全面,就事論人,實為帝王統治天下的準則。唐太宗李世民攬表大喜,拍著奏章對文武百官說:“魏愛卿的這份奏章乃固國本、保社稷之匡議,儲存起來,傳于子孫。”
歲月無情,年老體衰,嘔心瀝血為國操勞的魏征,即臥床不起。唐太宗李世民知道這個消息,御駕親臨魏征的府第,前來探視。唐太宗李世民覺得魏征的府第太寒酸,命將作少匠為魏征建幾間正屋,還命人送桌椅板凳、床被褥等生活用品。魏征臥床期間,唐太宗李世民常常派人往來探問,藥物更賜遺無算。
魏征的病一日重于一日,李安儼飛馬來告,說魏征眼看不行了。唐太宗李世民大吃一驚,立即起駕前去探視。唐太宗李世民趕到魏征的府第時,魏征已經穿上朝服,扎上玉帶,靜靜地躺在床上。唐太宗李世民看在眼里,心里難過,撫著魏征留下眼淚。魏征喘了幾口氣,用盡最后一絲力氣,說家事無須慮,但憂社稷事。當天夜里,唐太宗李世民夢見魏征的音容笑貌,一如往日。天亮時,魏征靜靜離開人世,時年四十六歲。
魏征去世,唐太宗李世民震動不已。早餐也沒吃,即趕到魏征的府第,親臨痛哭。即在靈前和房玄齡等人安排魏征的喪事,贈魏征司空,相州都督,謚文貞。魏征生平儉素,只用布車載靈柩前去下葬。下葬這天,唐太宗李世民命文武百官將靈柩送出郊外。
唐太宗李世民又命人到魏征府第,檢閱魏征生前的書函。其中有一奏章僅成章稿,還沒來得及修改眷抄。唐太宗李世民見這紙沒有完成的奏章,心中痛惜一代良臣的隕落,他嘆息道:“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寶此三鏡,以防己過。如今魏愛卿逝世,朕亡一鏡。”
長樂公主正在縫制一些小衣服,長孫沖剛剛下朝回到長孫府。長孫沖問:“麗質,你這是干什么?”長樂公主說:“我在給肚子里面的孩子縫制衣服。”長孫沖驚訝地說:“這么早就給孩子縫制衣服。”“不早了,我差不多臨盆,現在縫制時間剛剛好。”她把衣服拿起來問:“沖哥,我縫制的這些衣服漂亮嗎?”“漂亮。這些衣服是你一針一線縫制,孩子穿上之后一定會感受到你對他的愛。”
長樂公主聽了之后,笑了一下,問:“沖哥,你喜歡兒子還是喜歡女兒。”長孫沖把手放在長樂公主的肩膀上,摟著她說:“無所謂,只要是自己的親生骨肉,我都喜歡。”“我知道父親和母親希望我,為長孫家生一個兒子。如果我生女兒的話,我怕他們會不高興。”長孫沖說:“放心吧!父親和母親很開明,我相信他們的想法跟我一樣。”長樂公主說:“就算父親和母親不責怪我,我也會覺得心中有愧。”“我們這么年輕,要生的話,還怕以后沒有機會。”長孫沖叫長樂公主不要想太多,一切順其自然。
晚上,剛剛吃完飯的時候,長樂公主用手摸著自己的肚子,樣子很痛苦。長孫沖著急地問長樂公主怎么了?長樂公主說孩子要出世。長孫沖吩咐嫣紅把長樂公主扶到床上,自己就進宮請孫御醫接生。可是考慮到太緊急,所以跑到長孫無忌和柳氏的房間,告訴他們長樂公主要臨盆。長孫無忌和柳氏馬上來到長樂公主和長孫沖的房間,柳氏吩咐嫣紅準備熱開水,還讓長孫無忌和長孫沖到外面等。柳氏坐到長樂公主身邊,她握著長樂公主的手說:“麗質,有我在你和孩子會沒事。”
嫣紅把熱開水拿到房里面,柳氏要長樂公主按照她的話去做,不停地呼氣、吸氣。外面,長孫沖一會兒踱來踱去,一會兒到門口偷看。長孫無忌說:“沖兒,你不要太緊張。有夫人在,麗質和孩子會沒事的。”長孫沖說:“父親,孩兒當然信得過母親。可是孩兒真的很緊張,沒有辦法平靜下來。”過了一會兒,聽見孩子的哭聲,長孫沖用手抱著長孫無忌的肩膀,興奮地說:“父親,你聽,孩子出世了,孩兒當父親了。”
柳氏抱著孩子,打開房門走到長孫沖面前,告訴他長樂公主生了一個男嬰。長孫沖馬上上前抱著孩子,他用手摸孩子的臉,還親了孩子一下。長孫沖坐到長樂公主身邊,說:“麗質,這是我們的孩子。”長樂公主要求長孫沖把她扶起來,長孫沖把孩子給長樂公主抱著,長樂公主說:“沖哥,你看我們的孩子多可愛。”“孩子的額頭、眉毛、鼻子像我,眼睛、嘴唇像你。”長樂公主說:“沖哥,剛才我為孩子取單字一個延。希望他將來能夠延續你和父親為國家和老百姓辦事的理想。”
長孫無忌說:“的確是一個好名字,希望他將來能如麗質你所說那樣。”長樂公主和長孫沖哄長孫延,長孫延笑得很開心。
柳氏吩咐嫣紅要好好照顧長孫延,不要讓他被風吹。也不要讓整天在屋子里面,多出來曬太陽,這樣身體才會強壯。
長樂公主坐月子的時候,經常親自喂長孫延吃人奶,跟他玩,哄他睡覺。雖然有嫣紅給長孫延換尿布,不過長樂公主還是親自換。長孫沖回到長孫府,都會抽時間跟長孫延玩。長孫沖經常做鬼臉給長孫延看,長孫延開心得手舞足蹈。長孫延出世之后,整個長孫府變得更加有生氣。
長樂公主和長孫沖抱著長孫延,向唐太宗李世民和楊月容請安。唐太宗李世民要長樂公主把長孫延抱給他,唐太宗李世民問長樂公主是否已經取名?長樂公主把名字告訴他。長孫沖說名字是長樂公主取的,希望他將來能夠延續你和父親為國家和老百姓辦事的理想,唐太宗李世民覺得取這個名字取得好。楊月容哄長孫延玩,她說跟長樂公主小時候的樣子一樣。唐太宗李世民吩咐長樂公主和長孫沖好好教導長孫延,將來成為國家棟梁。
接著,他們來到城樓,遙望昭陵。長樂公主說:“母后,兒臣肚子里面的孩子已經出世,是一個男嬰。兒臣為他取單字一個延,希望他將來能夠延續你和父親為國家和老百姓辦事的理想。母后,你放心吧!兒臣和沖哥會好好教導他,讓他成為大唐的棟梁之才。”
過了沒多久,就是端正月。唐太宗李世民在西校武場舉行宴席,排場與長樂公主和長孫沖的婚禮一樣。笳角鼙鼓,一齊奏響。數百名舞者,手持旌旗劍戟,排開陣勢,且歌且舞,這是有名的《秦王破陣樂》。《秦王破陣樂》是唐太宗李世民為秦王時,率部打敗劉武周,軍中將佐、士卒相于而作的系列軍歌。唐太宗李世民命太常少卿重新作曲,虞世南、褚亮和李百藥重新填詞,還親自設計破陣舞圖,唐太宗李世民這樣做想讓《秦王破陣樂》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大曲。
接下來,是大型的武獅表演,全部都是羽林軍士,他們的表演惹來一陣陣熱烈的掌聲。突然有一個很大的球在空中飄來飄去,跟著發生爆炸,一個個的燈籠散布下來。羽林軍趕緊拿著獅頭接燈籠,玩弄一番之后就拋向宴席。唐太宗李世民、長孫無忌和房玄齡都有拿燈籠,當燈籠拋向長樂公主和長孫沖的時候,長樂公主抱著長孫延去拿。長孫沖緊張地說:“麗質,如果你想拿燈籠的話,就跟我說讓我去拿,萬一弄傷延兒怎么辦?”長樂公主說:“沖哥,你太緊張了,羽林軍拋燈籠用的力不是很大,哪有這么容易弄傷延兒?”
“總而言之,以后抱著延兒小心一點,想拿什么東西讓我去拿。”長樂公主一字一句地說:“知道了。”楊月容用手指指向長樂公主和長孫沖,對唐太宗李世民說:“陛下,你看麗質和沖兒多恩愛。”唐太宗李世民滿意地點了點頭。其實,羽林軍把燈籠拋向宴席,是喻意人人家好月圓。
唐太宗李世民去了順天樓與民同樂,大家在順天樓上欣賞煙花。長樂公主和長孫沖一邊欣賞煙花,一邊用手指指向天。長孫延看見天上各種形狀、各種顏色的煙花,顯得很興奮,不停的“咿咿呀呀”。
薛延陀分為東﹑西二部,受突厥控制。后來發生內亂,夷男率領七萬多家歸附頡利。突厥敗亡之后,磧北的一些部落如鐵勒﹑回紇、契苾等多歸附夷男,薛延陀漸漸強大起來。唐太宗李世民接到突厥的奏章,決定派兵攻打薛延陀。唐太宗李世民派兵部尚書李勣﹑營州都督張儉﹑右屯衛將軍張士貴﹑右衛將軍李大亮﹑涼州都督李襲譽出擊。這六路兵馬,有進有退,有攻有守,足見唐太宗李世民用兵老到。
第二天下朝之后,長孫沖到弘文殿找唐太宗李世民,他要求參加薛延陀的戰爭。長孫沖說,他想證明給別人看,他是有實力,不是靠長孫無忌的庇蔭。唐太宗李世民覺得長孫沖很有志氣,為自己有這樣一個女婿高興,就答應長孫沖的要求。
晚上,長樂公主沐浴﹑更衣之后,長孫沖對長樂公主說:“麗質,我向父皇要求參加薛延陀的戰爭,父皇他答應。”長樂公主說:“沖哥,我知道你一定會向父皇要求參加薛延陀的戰爭。你想證明給別人看,你是有實力,不是靠父親的庇蔭。”“還是你了解我。”長樂公主笑了笑說:“如果不了解你,怎么做你的妻子。”一會兒,長樂公主說:“沖哥,你放心去打仗吧!我會好好照顧父親﹑母親和延兒。”長孫沖抱著長樂公主。
唐太宗李世民在長春宮為他們送行,他說:“薛延陀自覺強盛,越大漠而南侵。走了幾千里路,人馬都已疲憊。凡用兵之道,利則速進,不利則速退。各位愛卿要共為犄角,不須速戰。等敵人退了再狙擊,破之無異。”唐太宗李世民分析得極為透徹,諸將紛紛點頭稱是。
長孫無忌說:“沖兒,這幾位都是作戰經驗豐富的老將,你要好好跟他們學習,不要擺駙馬的架子。”長孫沖表示知道。長樂公主把一個同心結交給長孫沖,說:“沖哥,這個同心結是我連夜做的。左插一根,右說一句平安。右插一根,左說一句保重,你一定要把它帶在身邊。”“麗質,當這個同心結在你手上的時候,就是我們團聚的日子。”
李勣來到長孫沖面前,通知他要上路。長孫沖吻長樂公主的額頭一下,就翻身上馬出發。長樂公主看見軍隊消失在眼前,才回到長孫府。
薛延陀這次與唐朝打仗是有備而來,他們演練一個心的步戰法。五人為一伍,打仗的時候四人在前頭作戰,一人在后面牽馬。待前面打勝了,后面的人忙牽上馬,再乘勝追擊追殺敵人。這個步戰法雖然有些煩瑣,但是薛延陀當時就是憑這個方法,擊敗沙缽羅和阿史那社爾。
李勣率領部隊到長城腳下扎營,之后就召開軍事會議。李勣說:“駙馬,明天一戰你為主帥,攻打大度社。”長孫沖連忙說:“李將軍,我毫無作戰經驗,你讓我明天就開始打仗,恐怕難以勝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要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做得到。況且你平時讀這么多兵書,明天正是一個實踐的機會。”長孫沖滿懷信心地說:“好,既然李將軍這么說,我一定會全力以赴。”
大度設率領三萬先頭部隊巡邏,遠遠望去,飄展的旌旗上一個斗大的“李”。有人向大度設報告說,那是李勣的部隊。大度設輕蔑地說:“不要說李勣,就算是大唐皇帝來,我也不怕。”
晚上,長孫沖在帳篷里面研究薛延陀的戰術,跟著就一些將士叫進帳篷。他把這些將士分成兩批,一批用長槊在薛延陀的軍隊里面亂捅,另一批奪戰馬。長孫沖要讓大度設知道,他這個駙馬不是這么簡單。
唐軍與薛延陀的軍隊在諾真水交戰,大度設擺列十里長的大陣,要與唐軍決一死戰。長孫沖對一些將士使眼色,他們就下馬向前沖。大度設命令弓箭手彎弓射箭,有不少人受了傷。其余的人冒險沖入敵陣,手執長槊亂捅。薛延陀軍隊正專注射箭,猝不及防,頓時亂了起來。另外一些人奪戰馬,一個薛延陀士兵牽四匹馬,顧左不顧右,顧前不顧后,數千戰馬霎時被奪過去。
薛延陀軍隊見馬被奪去,亂了陣腳,回頭就跑。長孫沖令旗一揮,唐軍隨后掩殺。結果此役大獲全勝,斬首三千級,獲戰馬五千匹。另外甲仗輜重,不計其數。長孫沖再派人馬追趕窮寇,大度設拼命逃脫。追之不及,方才罷休。得勝后,李勣率眾軍還至定襄,并馳書長安告捷。
大度設回去之后,跟夷男說自己怎樣被長孫沖打敗?夷男沒有想到,長孫沖只是一個駙馬,居然破了他們的步戰法。
晚上,諸將互相道喜。李勣說:“駙馬,想不到你第一次打仗就獲勝,當初臣大膽任命你為主帥,證明臣眼光獨到。”長孫沖說:“李將軍,如果不是你給我機會,我哪有今天。我真的很開心,就算之前,被父皇任命為宗正少卿,與麗質一起、成親,延兒出世,都沒有像今天這么開心。”長孫沖拿起杯子,對李勣說:“李將軍,這一杯是我敬你的。”說完,兩個人把杯中的酒一飲而盡。
其中一個將士說:“駙馬,之前薛延陀用這個步戰法打敗沙缽羅及阿史那社爾,你是怎樣想到奪戰馬來破這個步戰法?”長孫沖說:“薛延陀的這個步戰法,是五人為一伍。打仗時,四人在前頭戰,一人在后面牽馬。待前頭勝利,后頭的人忙牽上馬,再乘勝追殺敵人。在出戰之前,我已經把這個步戰法琢磨了一下,關鍵是在于戰馬。只要沒有戰馬,任憑前頭怎樣獲勝都是沒有用。再說,我命一隊手執長槊亂捅,早已被我們弄得陣腳大亂,加上沒有戰馬,豈能不是我們的囊中之物?”
李勣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是將領的其中一個準則,看來駙馬你已經懂得運用。”長孫沖笑了一下,跟著大聲喊:“各位兄弟,今晚我們不醉無歸。”自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慷慨激昂。
大度設責怪自己,請求夷男責罰。夷男沒有責怪大度設,他覺得畢竟大度設還年輕。唐朝除了幅員比薛延陀遼闊,文武百官比薛延陀多,百姓比薛延陀聰明之外,沒有什么區別。為什么中原只可以由唐朝統治,不可以由薛延陀統治?夷男下定決心,要讓唐朝知道薛延陀不是好欺負的。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