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回到縣城,已臨近年關。小楊和小李每天忙得不可開交,生意火得不得了。兩個人均無法勻出一點點時間來照看一下孩子。方夏草也不過是個孩子,白天到無所謂,只是晚上瞌睡特別大,葉子雖跟了她睡,孩子半夜尿床了她也懵然不知。小李自覺心中有愧,即覺得對不住孩子,又覺得太累了小姑娘。
一天,小李對方夏草說起:“夏草,跟你商量件事,你看你回來這么久也沒讓你回家一趟,可是我這里確實很忙很忙,我和你叔叔也勻不出時間來照顧孩子一下。我想你也很想家,不如這樣,你帶著葉子回你家住一段時間,等你在家過完春節,我們就去接你好不好。”
方夏草聽了這話,不敢馬上答應,回了阿姨說:“我要先回去問問我媽媽。”
小李說:“好,你下午就去,我請半天假在家,你快去快回。”
方夏草聽完小李的囑咐,馬上往家趕去。走到北門橋頭,來到車站,見到一輛要開往家方向去的公共汽車。一問才知,還要等半個多小時才到點出發。方夏草并沒有馬上上車等候,而是來到車站外面,看到馬路上來來往往的公車、自行車、行人,車水馬龍,好不熱鬧。車站兩旁有不少商鋪,經營著各種小吃和琳瑯滿目的日用商品。其中更有一些沒有租鋪位的小販,挑著或手里拿著自己的商品吆喝。方夏草不敢再外停留太久,又進了站,剛好還有五分鐘就發車。
一到家她就把這個情況跟媽媽說了。張斗銀想了想,告訴方夏草說:“讓你帶孩子回來也可以,家里人多,可以幫著照看,只要他們家不嫌棄就行。”
方夏草得到媽媽的答復。又急匆匆地趕回縣城。回到城里,天色已晚,城里已經開始華燈高照,燈火明亮了。
第二天,小楊從朋友那里借來了一輛三輪摩托車,帶著方夏草和葉子,收拾了一些必需品就出發了。
通往鄉下的馬路一點兒也不好走,又加上早幾天下過幾場大雨,水跡亦未全部干去,竟是泥路難行。摩托車開到半路,在下完一個陡坡后,車子一下子扎進路中的泥坑里怎么也弄不出來。小楊攔住幾個過路人,請他們幫忙推動車輪,車子才終于發動起來。
葉子來到方夏草家,大家都很愛護她。小小的葉子,雖未滿周歲,還不會說話,可是一有人逗她,就會開心大笑。一笑就露出門前的兩顆白牙,活潑機靈惹人疼愛。
張斗銀也是每天忙得騰不出手來。卻也喜愛葉子,邀請方夏草的姑姑方阿妹幫忙做了兩雙小鞋送給葉子,也算盡盡她的一份心意。
(二)
過年羅!
除夕那天,一陣陣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響過后,家家戶戶吃過團年的晚飯,各家堂屋里都燒得旺旺的炭火,拉開所有房間的電燈,連大門口都特意接通了電線,安上了燈籠。無論鄉村還是城市,在這萬家歡慶的日子里,到處都是一片燈火通明,鞭炮聲聲。還有些有錢的人家,買來煙花燃放,那沖上天空的烈焰,更是璀璨耀眼,熱鬧非凡。
一會兒,村里的幾個孩子已經提著燈籠來到張斗銀家,還未進門,先唱開了:“恭喜你家過個熱鬧年啦,不是餅就是錢啦!”
張斗銀聽到孩子們送來的恭賀,馬上吩咐月季說:“快去,快去,把果籃子拿來。”月季從房間拿來果籃,張斗銀看著三個孩子問:“你家有幾兄妹呀!”
幾個孩子搶著回答說:“我家三個,我家兩個,我家五個……張斗銀按孩子報的人數一一分了糖果。孩子們接了糖果,又提著燈籠,歡天喜地挨家挨戶地送恭賀,接喜糖去了。
陸陸續續的來了一些孩子,張斗銀都分予了他們糖果。家里幾個小的,見到別家的孩子都早早地趕來接了糖果回去,他們也迫不及待地提著燈籠接喜糖去了。
大過年的,好不熱鬧。從年初一開始,每天都有各村自制的舞龍、舞獅、撐小船等等樂隊來表演。張斗銀家如今又是新蓋的房子,每隊來表演的樂隊總是先在大門前的場地轉上一個大圈,然后進入堂屋,在堂屋左上方家神前停了下來。今天,又來了一對舞龍的隊伍。拿著引龍棒的領頭人進了堂屋,站在家神前首先念開了祝詞:”起得華廈亮堂堂啊!后面的隊伍就和一句:“喜啊!”領頭人又念:“裝金藏銀屋滿倉啊!”隊伍又和:“發啊!”領頭人再念:“華廈間間好住人啊!屋宇光光福綿長啊!華廈正對岳菇山啊!華屋坐正龍脊梁啊!兩把好手勤持家啊!一對鴛鴦賽牛郎啊!”領頭人每念一句,后面的隊伍就和一句,跟著領頭人念出的祝詞意思分別念出“喜啊!發啊!”每個表演隊伍總能根據各家不同的情況,念出不同的祝詞來。
領頭人帶領念完祝詞,接著說一句:“起啊!”搖響了引龍棒,朝外走去。后面的龍頭龍身龍尾一起跟了出來。
來到屋外,巨龍在引龍人的指揮下,舞得翻江倒海,日月開光,群情歡呼。
每每有表演隊伍經過,村頭村尾,左右附近的人們都跟來觀看。由其是孩子們,更是歡天喜地地跟著湊熱鬧。哪里人過往哪里鉆。整個春節熱鬧非凡,年味十足。
表演完畢,隊伍就暫停在一旁歇息。隊伍里的管賬先生走出來,笑吟吟地來到主人前,對著主人抱拳行禮說道:“恭喜,恭喜,貴府今年大發大旺,財源廣進啦!”
方來田聽罷這些吉利話,早已畢恭畢敬地遞上利是。如果管賬先生若見得哪家條件比較殷實的,或主人比較吝嗇的,他就會爭討一番,再和主人說些夸贊的話,主人一般都拿不下面,又再加一些利是上去。
領了利是,隊伍又敲鑼打鼓地開拔了出去,往下一個目的地行進。這個萬眾齊樂的熱鬧氛圍,一直到過了元宵節才算結束。
再過兩天,就是元宵節了。小楊又開著摩托車來接走方夏草和葉子。
(三)
小李越來越信任方夏草,早上給了錢讓她去買早點或買菜。方夏草把自己仿佛也當成了他家的一份子。偶爾的方夏草也會從菜錢里勻出一兩元,一段時間下來,她竟攢了十塊八塊的零花錢。
春節回來到現在,差不多兩三個月啦,方夏草還沒回過一次家。她跟小楊提出回家一趟,小楊當即應承。還發了一個月工錢給她。
臨走前的晚上,小李卻突然臨盆。小楊懇求夏草暫時不要離開。方夏草也理解了叔叔的難處,第二天也就沒去成。
樓上總共住著三四戶人家。隔壁一家也請了個保姆,和方夏草相差不大。一些日子相處下來,就和方夏草混熟了。兩個人倒成了較好的朋友。
一天,小保姆過來找夏草,問她:“你能不能借我兩塊錢,我要去買包衛生巾。”
方夏草聽了,毫不猶豫地當著小保姆的面從抽屜里拿出兩元錢交給她。
過兩天小保姆來還錢,方夏草接了錢又直接放在了抽屜。
直到小李生下孩子,滿月后,方夏草才又跟小楊說:“我想回去一趟。”
小楊準了方夏草的假,再發了一個月工資給她。
臨走時,方夏草去拿抽屜里的那些錢,才發現錢居然不見了。夏草不敢吱聲,只是心里特別難過地回到了家。
回到家中,方夏草也不敢告訴媽媽說錢是丟了。她故意跟媽媽撒了一個謊說:“這段時間我生病了,錢被我拿去看了醫生。”
張斗銀眼見孩子還是那么瘦弱,臉色也不大好,就信以為真。
方夏草告訴媽媽說:“阿姨又生了一個小弟弟,我現在要照顧兩個小孩呢。”
張斗銀聽了女兒的話,又見孩子這么纖瘦,羸弱。心想:三芽自己還是個孩子,如今還要幫別人帶兩個小孩,真是太苦了這孩子。不如接了她回來,幫自己的手得了。張斗銀還想去問問,孩子是怎么生病的,也沒個人來通知。
方夏草聽說媽媽要跟自己一塊去,又著了急。只好跟媽媽實話實說:“錢不是拿去看了醫生,錢是弄丟啦。”
聽了孩子的辯解,張斗銀更是要跟著孩子去問個究竟,順便接她回家。
張斗銀帶著女兒來到楊家。見到兩口子,張斗銀開口就說:“我的孩子不能再幫你帶小孩了,我要領回家去。”
小李忙陪著笑說:“嫂子,你說這一下子讓我去哪里找人呢。讓她幫我再帶帶嘛。”
張斗銀見人家不樂意,就把孩子丟錢的事抖了出來。小李說:“不知道啊!都沒聽夏草提起過。”
張斗銀聽如是說,氣不打一處來。大聲責難地說道:“肯定是你們自己拿了說是發工錢給她,又不讓她回家,到頭來又把孩子的錢拿走,也虧你們做得出來。”
小李見夏草媽媽越來越不講理地責怪他們,只好也生了氣地說:“那你帶走啰!我自己的孩子自己帶。”
聽到媽媽和李阿姨吵架,方夏草心里特別難過,可是自己又不知道要怎么做,唯有一切聽媽媽的。
就這樣,大家吵得不歡而散。夏草也跟著媽媽回了家。
自從夏草離開小李家,又請人物色了幾次保姆,小李總是覺得不如意,要么太懶,要么手腳不干凈,要么對孩子不上心。一氣之下,小李干脆辭了單位的工作,一心養起了兩個孩子。
(四)
方夏草回家沒多久,村里聘請的一位學前教育老師就辭職南下了廣東。村里和學校一時物色不到更好的人選,剛好又發現方夏草回了家,就有人提議讓夏草來管這一班孩子。
雖然不是什么正式的老師,孩子們和家長見了方夏草還是會叫一聲:“夏草老師好。”
方夏草聽從了校長的安排,獨立帶領這班四五歲大的一群孩子,每天教教學拼音、認字、或簡單的算術,時不時再安排他們玩一些游戲。
漸漸地,夏草喜歡上了這份工作。喜歡上了這班孩子。空余時間,她還可以練練書法,更多了機會借閱一些書籍來閱讀。她覺得自己進步了不少呢。
話說又到了年底,方夏草信心滿滿地與父親說:“爸爸,今年家里的春聯讓我來寫吧。”
“好啊!”方來田說。
方夏草得到爸爸的許可,就開始動筆來寫。她并不想像平時過年前家里總是請了別的老師過來書寫春聯時,照著對聯書抄錄就行。她心里已經有了一些腹稿,決定自己來創作家中要貼的春聯。
方夏草提了紙筆,按照各個房間住的人不同寫出了不同的對聯。大門聯是:辭舊歲迎新年年年不同,留豪志創大業輝煌騰達。橫批:大展宏圖。又在自己睡房的門聯寫下:陋室幽居藏嬌女,粗茶淡飯育蛟龍。橫批:玉身龍型。父母房門聯是:年年招財財不斷,歲歲進寶寶成山。橫批:招財進寶。幾個妹妹的臥室又是:昨日小苗嬌幼,他朝皆成棟梁。橫批:茁壯成長。另有一間多用途房聯是:小康之家不求人,富貴豪門樂享寧。橫批:太平歲月。廚房聯是:忙里忙外廚娘乎,品得佳肴皆歡喜。橫批一個福子。寫好這些春聯,方夏草滿心歡喜地請了父親來過目,點評。方來田看完對聯,也不予解釋,只對著夏草狠狠地說:“你這寫的什么鬼對聯,重寫。照著對聯書上的寫。作,作,你有這個本事嗎?”
方夏草聽了父親的責罵,心里十分委屈,再也無心寫春聯,一個人躲到房間偷偷地哭泣去了。方來田只得撕了她寫的對聯,出門去另請了老師來重寫。
方夏草自從得了上次的教訓,從此以后也再不寫任何對聯和出風頭的事。
心靈感悟:一個人要從低往高爬,除了需要智慧,還要能忍常人之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