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解語為了賺銀子治芳菲的眼睛,每日都是日出而作,摸黑才歇。
除了賣石榴之外,花解語還特意請村里的喬木匠按照她畫的圖紙打了一個挖藕機,這樣,她和芳菲再不必每日花大量的力氣和時間來挖藕。
且用挖藕機,挖出來的藕也比從來多了許多。
還有那些早晨市場上買不掉的新鮮蓮藕,花解語會將它們曬干,碾成粉,做成蓮藕粉,裝成一小包一小包,再拿去賣。
如此一來二去,她們的收入已經比單純賣藕翻了好幾倍。加上之前從花清瞻手中得來的錢,花解語和芳菲這時已經不是當初初來花縣時那兩個人被人輕視的女子了。
花解語的勤勞和會持家,鄰里和村民們都看在眼中,一個大商賈家里的千金,來到這小村縣,不靠祖母叔嬸,完全靠著自己的雙手,自力更生,很難不令人刮目。
再加上花解語和芳菲待人接物都大方有禮,從來沒有跟紅頂白,喝高踩低的時候,所以村民們都十分樂意與她們來往。
轉眼已至中秋,一大早,馬寡婦就給花解語送來一大塊新鮮磨好的豆腐,花解語一邊道謝一邊留她吃早飯。
馬寡婦也不與她見外,開心道,“解語妹子,這次中秋多虧了你,大姐我才能攢下一筆銀子,給我兒子買些好吃的,熱熱火火地過個節。”
“我謝你才是真,”花解語笑道,“要沒有大姐你幫手,我跟芳菲哪里忙得過來。”
這話說得馬寡婦心中高興,她一個寡婦,只靠著賣豆腐要養活自己和一個兒子,生活自是難以言說的艱辛。
難得有人愿意伸出一只手來幫她一把,她總是心懷感激的。
然,感激花解語,自然并不是她最主要的目的。
“妹子,你看,咱們這次賣石榴,委實掙了不少銀子,”馬寡婦打量著花解語的神情,見她正細細聽著,“你有沒有想過,今年多種上幾棵石榴樹,到了明年咱們不就能掙更多銀子么?”
花解語沉思,“我也想,可是您也看到,我門前的地實在有限,種了那兩棵石榴樹已經是勉強,若再多種,地就不肥了,種出來的果實,只怕也不好。”
馬寡婦一聽,面露一絲失望,“這倒是個難題。唉,原本你們花家還有個祁山,那么大塊地,那能種多少石榴樹呀,可惜,如今也不知轉賣給了誰去了。”
花解語和芳菲相視一眼,馬寡婦哪里知道這其中的門道。
花解語手中雖握著祁山的地契,可惜此時卻欠了一個機會,一個可以讓她正大光明出來開發祁山的機會。
再者,祁山上都是山土,并不適合種植石榴。
馬寡婦一陣沉思,突然眼睛一亮,一拍大腿道,“對了!我咋把這事兒忘了!咱們劉知縣,年初時就頒了一個什么什么土地改革,好像是說村民若是家中耕地不夠,可以出點銀子,租用村里沒有人耕的荒地。”
“哦?”花解語輕輕揚眉,“竟還有這樣的好事?”
“可不是!”馬寡婦似又看到了希望,立馬興奮了起來,“等過了中秋,咱們去縣衙問一問嘛。”
花解語點點頭,“也好。”
馬寡婦笑道,“好好!解語妹子,這事若是真成了,你可別忘了捎上大姐我!”
與花解語日漸紅火的日子不同,花家老宅自從花清瞻失了聰,受了牢獄之災回來之后,就陷入了一種奇怪的靜寂之中。
中秋節,原該是合家團圓的時刻。
可是老太太一早就已經說明,今年不過中秋,就連原本打算請劉家上門共慶中秋的想法,也一并擱置了。
花老太那般要面子的人,經歷了花清瞻入獄,吃官司這般的丑事,哪里還肯與村里頭的人來往。
到了黃昏時分,花二嬸子雖然心里百般不情愿,卻還是抬步去老太太屋里,請她出來與一家人一起吃晚飯。
誰知她剛走到門口,就聽到老太太正拉著花解語在里頭說著話。
花二嬸子心中一驚,心想,這老太太莫不是要讓這死丫頭掌了家吧?!
如此一想,她連忙轉身往花清瞻屋里疾步走去。
“瞻兒!這可怎么辦?!老太太想是要將米鋪交到解語那死丫頭手里了!”花二嬸子砰地一聲推開花清瞻的屋門,看到他正沉默地背對著自己,淡淡地望著窗外。
這才想起來,她這一向引以為傲的兒子,已經是個聾子了。
心情瞬間冷了下來。
嘆口氣走到他面前,在花清瞻面前一通比手畫腳,道,“瞻兒,咱們必須得想個法子,不能讓那丫頭掌了家去!”
她不識字,只得讓花清瞻靠著她的唇形和手勢猜意思。
花清瞻快速地看了她一眼,又轉頭望向窗外,在看到那個淺灰色的身影出現在柵欄外時,終于眼睛一亮。
這時,花老太太的確正在屋里跟花解語說著米鋪的事,“如今咱們家弄得這副光景,你那堂哥實在是傷了我老太婆的心。解語丫頭,你擅打算,又吃得了苦,可愿意當咱們花家米鋪的新掌柜?”
終于開口了,花解語心想。
她這幾日故意不在老宅出現,只一門心思做生意,賺銀子,就是要等老太太看到她的能力,然后主動捅破這層窗戶紙。
若是她可以順利當上米鋪的掌柜,那么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將祁山一事擺到明面上,到時候,種茶種果,賺銀子就比現在更多了。
花解語神色略帶一絲為難,開口道,“祖母,不是孫女不愿意,只是我不過是個未出閣的女兒家,只怕做了掌柜,人家也不服吧?”
花老太太一聽這話,當下皺眉,正要開口,卻聽到門口傳來花二嬸子的聲音,“娘,劉家少爺來給你問安了。”
老太太和花解語都有一絲意外。
老太太忙將手中的賬簿收起來,開口道,“快請。”
劉少東手中提了兩個大籃子,一邊笑著給老太太問安,一邊道,“老太太,這是爹娘特意命我送來的月餅,石榴和一些糕點禮品,祝老太太中秋快樂,福祿安康!”
老太太見他這般煞有其事的模樣,不禁一怔,笑道,“這劉老爺和劉夫人也真是的,咱們都是幾十年的老鄰居了,還這般客氣做甚么?”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