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行數(shù)日,終于到達京城。下了船,直接就上馬車。錦蕓坐在馬車里,帶著康哥兒,給他講故事解悶。不過康哥兒好似屁股上長了根刺一般,總是坐不住。干脆掀開窗簾瞧著外面的風景。
“少爺,趕緊把窗簾關上,小心吹了風。”素月叫道。
錦蕓摸著康哥兒的頭說道:“不用擔心,就讓他看吧。坐了這么久的船,人早就乏了。這會松乏一些也沒關系。”
“小姐,京城規(guī)矩大,不像南邊沒那么拘束。”素月小心的說道。
錦蕓笑看著素月,“素月姐姐有心了,我以后會注意的。這次就讓康哥兒任性一回,總之我不湊過去看就行了。素月姐姐就放心吧,外面的人看不到我的。”
素月見錦蕓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也不好再多說什么。不過她倒是時刻關注著康哥兒,生怕康哥兒又做了什么逾矩的事情。
馬車突然停了下來,錦蕓示意翠墨去問問究竟怎么回事?
很快翠墨就回來了,“小姐,都在等著進城了,城門口人多,都排著隊。”
“怎么這么慢?這么一會,動都沒動?”素月問她。
“前面有個從西邊回來的官,后面還跟著一個商隊,人多,馬也多。城門吏正在收稅了,等他們過了,就該輪到我們了。”
錦蕓算是明白了,這是在收進城稅來著。以前官宦人家都不用交的,直接可以進城。也就是幾年前吧,大概七八年前,估計是皇上手上沒錢了,便打起了這個城門稅的主意。無論官宦還是平民,凡是進城的一概要交城門稅。而且據說皇上還有提高商稅的打算。錦蕓心想,這事估計夠嗆。光是一個城門稅,不知道內閣里面的人挨了多少唾沫星子,就連戶部和五城兵馬司也沒逃過去。總之天下讀書人都在詬病這個城門稅。當然讀書人反對的是向官宦世家,向天下士子收取城門稅,而不是反對向其他人,如農工商收取城門稅。至于提高商稅,所謂官商勾結,這商稅的牽連太大了,錦蕓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就覺得應該做不成。看,都過了快一年了,也沒見到有任何動靜。這還是在皇權至上的年代,貴為皇上也沒辦法隨心所欲的做事情。
好半天,車隊終于開始動起來了。也就在此時,前面突然一陣喧嘩,接著又是雞飛狗跳的吼叫聲,馬嘶聲,怒罵聲,抱怨聲。沈家的車隊在后面,車夫都是經年的老手,一看情況不對,趕緊將馬車趕到路邊上,騰出中間的道路。馬車剛剛停好,緊接著就是數(shù)十匹駿馬從城門口飛馳而來。塵土飛天,路邊的人紛紛掩鼻咳嗽。
錦蕓在馬車里抱緊了康哥兒,透過車窗,就看見好幾個鮮衣駑馬的貴族少爺子弟騎著馬,飛馳而過。后面緊接著又是幾十個成年男子,看穿著應該是那些貴族少年子弟的隨從。錦蕓眼力好,雖然只是一眼的功夫,但是錦蕓也看清了騎在最前面的兩個少年郎,長得真俊。不知是誰家子弟,這般俊朗。只是這般行為可讓人看不上眼。
等這幫人過去后,混亂的城門口這才恢復了正常秩序。
素月拍拍胸脯,“嚇死奴婢了,怎么在天子腳下,也有這樣的事情發(fā)生?”
“可不是!還以為京城規(guī)矩大,誰都是規(guī)規(guī)矩矩的,哪想到還沒進城了,就遇到這么一幫人。還好沒事。”翠蘇也嚇得夠嗆。
錦蕓暗自皺了下眉頭,剛才過去的人那般囂張,不知是誰家子弟。這城門口還有朝廷官員,也敢如此托大。果然京城權貴多如狗。老爺在任上時一呼百諾,眾人巴結。回到京城后,也就是個不起眼的小蝦米,那些權貴們還真沒把這些回京述職的官員放在眼里。
路兩邊的行人議論紛紛,還有的人罵罵咧咧的,剛才那些人來的太快,躲開不及的人多少都有點損失。尤其是前面的商隊,好幾輛馬車都翻車了。可是商隊的領隊也不敢吭一聲,只能自認倒霉。
“去打聽打聽,剛才過去的究竟是哪家府上的?”錦蕓吩咐翠墨去打聽。知道對方身份后,將來若是遇上也能趁早避開。這樣囂張的人家,她一個小小的管家小姐可是惹不起。
這一回翠墨打聽了好半響才回來,回來后興奮得一張小臉都漲紅了。“小姐,我打聽到了,原來是三皇子和四皇子還有陳寧伯府的少爺。”
“翠墨你們打聽錯嗎?真的是皇子?那真的是皇子?”素月和翠蘇兩個平常最穩(wěn)重的這會也免不了激動起來。
“當然是皇子,我聽得清清楚楚的。我還悄悄問了老爺身邊的侍墨,他也說了那身衣服只有皇子才能穿。”
“真的是皇子!天啦,原來是皇子!”幾個丫頭都跟后世粉絲見到偶像一般,激動得自己姓什么都忘了。
原來是皇子,難怪了。錦蕓松了一口氣,皇子嘛,自然尊貴,只是這般行徑也過于跋扈了一點。“你可有打聽陳寧伯府是哪家?”
“奴婢剛才去問了,聽說陳寧伯府是三皇子的舅舅家,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陳寧伯府,錦蕓算是又多知道了一家勛貴,還是跟皇家有親的。“好了,這事就到此為止吧,大家都別議論了。”
雖然緩慢,但是終于進城了。進城后,馬車直接往內城走。當年王氏和五老爺成親的時候,便在內城置辦了一座三進的宅子。當然其中王家出力不少。畢竟那時候的五老爺僅僅只是一個探花郎而已。后來五老爺發(fā)達后,又將隔壁的宅子買了下來,經過擴建,沈家三房五老爺在京城的宅子也算是十分氣派。
馬車直接從側門駛進沈宅,最后在二門停下。丫頭們扶著小姐姨娘們下了馬車,留守在府中的管事娘子們早早的就候在了二門。見到主子們下了馬車,紛紛見禮。錦蕓走在最前面,跟著李家的進了二門。
錦蕓就住在離著上房最近的芙蓉院,方便以后管事。康哥兒自然也跟著錦蕓住在一起。而各位姨娘和妹妹們也都回到了各自的院子里。至于上房和老太太住的壽寧堂自然是空著的。
錦蕓這邊剛剛安頓好,府中的各位內院管事娘子還有賬房的管事就來拜見錦蕓了。船上發(fā)生的事情,他們早從報信的人那里知道的一清二楚,都知道如今府中管事的是七小姐,老爺也是同意了的。反倒是幾位姨娘都沒撈到什么好處。因此,眾人并沒有因為王氏的過世慢待了錦蕓一絲一毫,反而越發(fā)的恭敬起來。
錦蕓先是見了幾位管事娘子,其中一位李家的,是王氏的陪房丫頭,如今也是管事娘子了。錦蕓陪著說了一會話,了解了一下近幾年府中的情形。原本想著還要問問京城中近來的情況,可是看時間已經不早了,便先將人打發(fā)出去了。下次再叫人過來問也不遲。
接著便是賬房的管事劉管事,錦蕓也沒讓人支起屏風,自己如今還小,還沒那么講究。再說錦蕓也想認認人,別只記得聲音,連人樣子都不知道。
劉管事進了屋中,先是給錦蕓見禮,接著就將賬本和各處的鑰匙交了上來,“小姐,這是府中近幾年的賬本還有各處鑰匙,請小姐過目。”
錦蕓拿起賬本,隨手翻了翻。賬目做的很清楚,雖然不太科學,但是以這個時代來說已經很是不錯了。看來賬房的人還是有真本事的。錦蕓揀出其中幾本有關內院事物的賬本,其他賬本便退了回去,“劉管事,這幾本賬本我收下了。等過兩天我讓人將賬目對出來,沒有問題后,便讓人去賬房交接。至于其他賬本和鑰匙請劉管事直接交到老爺手上,或是交給錢管事也行。”
劉管事好似完全不意外,收下錦蕓退回來的賬本和鑰匙后就退下去了。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fā),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