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廢了榮兒之后,母后又起了讓梁王繼承皇位的心思,幸虧袁盎那個時候推薦徹兒為太子,誰知惹怒了皇弟,他一氣之下派刺客把袁盎給殺了,朕覺事情蹊蹺,派人去查,掌握了證據,皇弟自知事情敗落,先回長安負荊請罪,看在母后的份上,朕又念及兄弟之情,又一次原諒了他,他如今開始大興土木,宮臺樓榭綿延三十里,他以為他這般做,讓我以為他醉心享樂,沒有稱帝的野心,可知他暗地里招攬學士,朕豈會什么都不知。”劉啟緊握拳頭,氣血攻心,忽然吐了出來,王娡在旁看得痛徹心腑。
新年初始,劉啟自知自己病重,讓人準備為劉徹加冠,冠禮是必須由父親主持并由指定的貴賓為行冠禮的青年加冠,三次分別代表擁有治人、為國效力、參加祭祀的權力。為劉徹加冠的是他的老師,衛綰太傅。劉啟只是在宣告天下,當朝的太子,已有治理國家的能力。
長樂宮內,竇太后正在小息,阿嬌進殿,拿起宮人放置一旁的手暖爐,在里面添了些新炭火,弄好之后,放置竇太后的懷里。
“是阿嬌來了。”竇太后睜開眼睛,看見她甚是歡喜。阿嬌的臉上始終掛著淡淡的微笑,那笑,總讓人很舒服。
“天氣涼,宮人們也不知都跑到那里去了,火都快熄滅了,也不記得加些炭火。”她是很少責備人的,這樣的責備到顯得她格外關心竇太后。
“哀家嫌他們吵,都遣了下去。這么多人中,哀家最喜歡的就是你了,體貼,細心,又不迎逢人,每次看見你,哀家就好像看到年輕時候的自己。”
“外祖母年輕的時候,一定是個大美人,看先帝對您如此寵愛便知。”
“先帝他愛的不是哀家的美色,而是哀家能幫他分憂,教管好兒女們,一個女子,縱然有美貌是不夠的,慎夫人是美,但也只得先帝一場的喜愛,做妻子,賢惠才能長系丈夫的心。”竇太后回憶起當年來。
阿嬌望著她,靜靜的聽著她和先帝的故事,思緒游離之那夜和劉徹賞雪的情景,他牽著她,一步一步的走在未央宮的花園里。
“阿嬌,想到徹兒了?”竇太后的聲音把她拉回了現實。
她起身跪在她的面前。“祖母,梁王是您的兒子,而殿下是您的孫子,都是您的親人,誰受傷,都是您不希望看到的。”
竇漪房伸手抬撫摸著她的臉,凝視著她,良久。“哀家是真的老了,都不記得我的小阿嬌已經長成大姑娘了,再也不是那個吵著讓我抱的小丫頭了。”
她緊貼著她的手。“祖母一點也不老,阿嬌還是你的小阿嬌。”
“祖母問你,你愛徹兒嗎?”她渾老的聲音,一字一句問進她的心里,她沒有勇氣堅定的告訴祖母,她內心的想法,她顧慮得太多,怕自己一不小心為他帶來不利。
“您愛先帝嗎?”她反問
“已經分不清是愛,還是依靠了,曾經我們在代國共患難的日子比在這未央宮里享福的日子要開心,那時候,先帝日夜守著的是我,進了這未央宮,便多了慎夫人,阿嬌,你需明白,沒有人能獨享帝王的愛,如徹兒他日登基為皇,他要立夫人,冊美人,你能阻止嗎?”竇太后的話,讓她震驚了,這些年,只是和他時刻一起,卻未想過這日后的生活。
“阿嬌,你是祖母最愛的孩子,祖母不希望你當皇后,不希望你嫁入帝王家,祖母希望你找個平淡的人嫁了,過平淡的生活,這后宮的爭斗會毀了你。”她撫摸著阿嬌的臉,看著這張遠超出同齡人神情的面孔,心痛極了。
眼淚噙在她的眼里,好似劉徹已經背叛了她那般,心如刀絞,伏在祖母的膝上,微微抽動著肩膀。
過完年之后,梁王沒有理由留在長安,只得回到自己的封地,這次長安之行,他也感覺到了劉啟對自己怕是再也沒有昔日的兄弟之情。
在此期間,館陶越想越覺得梁王不除,劉徹地位難保,而梁王是自己的親弟弟,這讓她為難了好一陣子。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