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日后,伊蘭前往柏林寺燒香拜佛,喚上青鸞一路同行。
天氣晴好,又是黃道吉日,寺中香火鼎盛,人來人往。
敬香完畢,伊蘭帶著侍女茶香前去布施,青鸞留在佛殿里,此時此刻,凝望著大慈大悲的佛祖,她雙手合十,默默祈禱,這時,身旁忽然有名女子也跪了下來。
青鸞側過頭,呆呆地看向一旁的呂四娘。
“師姐,你是來找我的嗎?”寺院外僻靜處,參天的古柏樹下,姐妹倆臨風而立。
“不要叫我師姐,我不是你師姐。”白衣女子語氣冰冷,眼神絕決。
“我知道你恨我,你恨我也是應該的。”青鸞苦笑了一下,寂靜的語聲仿佛看淡了一切。
“是,我恨你貪圖富貴,有眼無珠,我恨你背叛師門,嫁給了仇人。”呂四娘悲憤地咬牙,一轉身緊盯著她,硬聲道:“從今往后,你我恩斷義絕,再無任何瓜葛。”
青鸞聞言撲通一聲跪在地上,了無生氣地耷拉著腦袋,黯然道:“師姐,我也是沒有辦法。師傅的命,還有年家所有人的命都掌握在他手里,我真的沒有別的選擇。”
“你撒謊!”呂四娘怒不可遏,怔怔地指控道:“昔日你和他在少林寺里糾纏不休,我早已看在眼里,如今你這般輕易屈從于他,莫不是早就對他心有所屬,還要狡辯?!”
“我沒有。”青鸞堅決地搖頭,慌亂的淚珠簌簌滾落下臉頰,她握緊了手指,黯然地說:“師姐,我不會愛上他,我怎么可能會愛上他呢?”
“我跟你無話可說,我今天來見你,就是要告訴你,師門之仇我一定要報,他日你我再見之時,就是不共戴天的仇人,我必要除了他為師傅報仇,你最好不要阻我。”
“師姐,我們是斗不過他的,你千萬不要做傻事!”青鸞瞪大了淚眸,怔怔地勸道:“如今朝廷還在派兵抓你,你不要再冒險了,我希望你們好好活著。”
“你住嘴!”呂四娘氣急,渾身都在打顫,恨聲道:“我果然沒有看錯你,你懦弱愚昧,不堪一擊,要茍且偷生那是你的事,我要走的路用不著你管。”語畢,拂袖便要走。
青鸞拉住她一只袖子,膝行上前:“師姐,師傅她沒有死,你相信我,我可以帶你去見師傅。”
呂四娘停住腳步,半響才回頭望住她,帶著一絲震驚和質疑。
青鸞用力點頭,很認真的樣子。
這時,侍女茶香一路尋了過來,呼喚著青鸞,呂四娘見狀,連忙切身躲進一旁的亭子里。
青鸞起身,拭了拭臉上的淚,做出若無其事的樣子。
茶香走了過來,笑吟吟的:“側福晉,大福晉喚您回去了。”
青鸞提了口氣,正色道:“知道了,我們這就走吧!”
兩人一前一后的往寺門口走去,青鸞微微側過眸子,掃視了一眼后方,呂四娘卻已不見蹤影。
——
胤禛從不來看她,即使在王府里,一墻之隔,偶爾能聽到他說話的聲音,但他再也沒有踏入東書院一步,青鸞深居簡出,也不以為意,兩個人的關系逐漸淡漠下來,青鸞每日躲在東書院的如意室里看書,誰來也不見。
直到那一日,入夜時分,準備回房的她卻聽到自己的房中傳出嬉戲玩鬧的聲音。
那是春杏的聲音,還有胤禛的聲音。
青鸞的心暗自揪了一下,將手中的書卷握得更緊,她在房門外佇立許久,默然離去。
那一夜,青鸞沒有回房,她在如意室里住了下來,可這樣的逃避并沒有持續多久。
第二日,胤禛將如意室賜給了春杏居住,春杏笑得跟朵花似的。
青鸞抱著書,回到了自己的房里,她心里厭惡這里的一切,卻不好發作,春杏如今也是使喚不得了,只得自己動手,將床上凌亂的被子、褥子通通拿到外面丟掉。
青鸞披頭散發的踏出屋門,天剛放亮,廊檐下幾個燈籠打出朦朧的紅光,胤禛的身形被籠在一層模糊的光影中。她聽到他的聲音,就響在她身后,僵硬的,冷冰冰的:“你這是做什么?”
她轉身,亭亭立在那兒,從頭到腳打量他一番,笑了一聲。笑意未達眼睛,這是她一貫表情。
她將懷里的被褥扔在地上:“沒什么,不喜歡了,就拿出來扔了。”
他微微皺眉,看著她,眼中似乎閃過一絲得意,半晌,道:“你這個樣子,莫不是生我的氣了?”
她抬起眼睛,有些不以為然:“臣妾不敢,王爺多心了。”說完,頷首欲走,他一把拉住她,“還說不是,你就真的這么不在意?”
她看著他握住她手腕的手,視線移上去,對上他一雙清涼的目光,她笑盈盈的道:“臣妾應該恭喜王爺,得償所愿,春杏乖巧可人,能得王爺垂憐,是她的福氣,臣妾也替她高興。”
他眼中驟現冷色,驀地放開了她:“你若真這么想,你就不是青鸞了。”
她做出低頭臣服的模樣,聲音壓得柔柔的:“臣妾說的都是真心話。”
他表情更怒,雙手在身側緊握成拳,青鸞以為他會一巴掌打過來,但他并沒有,他只是冷冷地站在那里,眼中的滔天怒浪漸漸熄滅,演變出一種異樣的嘲諷和恨意。
“我會成全你,你會如愿的。”壓低了聲音,他彎起唇角冷笑著。
她自當接受,平靜地屈膝福了一福。
他大步離去,她溫靜地道:“臣妾恭送王爺。”他聞言走得更快,仿佛逃離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