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鎮上將養了有十來天,大哥能下地了,唐豫的傷也好得差不多了,一行人才繼續啟程向著洛陽前進。皇帝遇險的消息已經在幾日前讓人傳回了洛陽,洛陽是何等的人心惶惶我不知道。只是每天看著喬裝的人進進出出,李澈的眉頭一天比一天舒展,我便知道他已經是成竹在胸了。
一行人緊趕慢趕的回到洛陽的時候,已經是六月下旬。自進了洛陽城門,我們便與李澈分道揚鑣。
他自回他的皇宮,我帶著唐府跟來的人與大哥一同回大哥在此處的府邸。
這個唐府,小而精致讓我有一種真正意義上家的感覺。雖然沒有臨安的唐府大,但是,最關心我的人就在這里。回到家,有一個人笑臉相迎,生病了會有人噓寒問暖,委屈了,可以抱著那個人痛哭流涕,不用顧忌會遭人算計。
就這樣,簡簡單單就好,日出則起,日落則歇,平平淡淡的“長大”,遇到一個疼我的人,談一場戀愛,嫁人生子,相夫教子,然后,兒女成群,兒孫滿堂……
想到此處,我不禁莞爾微笑,若是可以這樣平淡的過完一生,那也不錯。
“姐姐,你怎么跑這兒躲懶來了?”清曉的聲音從身后傳來,我回過頭,指了指身旁平坦的石頭,“左右無事,來這兒乘涼。”
清曉在我身邊坐下,伸手扯垂著的楊柳“姐姐,你聽說了沒有,洛陽出大事了。”
“何事?”我語氣平淡,不帶任何好奇,不用說都知道,該是李澈收網的時候了。
清曉顯然有幾分激動,加強了語氣說道:“之前不是聽聞皇上遇險嗎,久久沒有音訊。先皇的大皇子端親王在眾人的推舉下暫時攝政,幾日前,更有大臣上書讓他登基為帝。就在前兩天,他舉行登基大典的時候,皇上竟然回來了。”她頓了頓,看了看我,見我沒有什么反應悶悶的繼續說道“誰知,皇上一回來就把端親王下入了大牢,并且拿出了端親王派殺手刺殺皇上的種種證據,端親王百口莫辯。大臣們這才知道原來皇上是經歷了這樣的艱辛才回到洛陽,一時感慨不已。”
“他做事倒是雷厲風行。”我淡淡的說道。
“姐姐說誰?”
我搖了搖頭,道:“沒有什么,你繼續說。”清曉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在端親王下獄的同時,皇上還革去了好幾個大臣的官職,發配邊關。聽說那幾個大臣都曾上書讓端親王登基為帝……哦,對了,還有一件大喜事呢,皇上加封咱們家大少爺為世襲一品護國公……”
我輕笑“都說了大哥不稀罕這些,他還來……有什么意思呢……”我看了一眼滿臉紅光的清曉,喃喃說道:“想來也有幾天沒看見大哥了,不知道今天他可會回來。”
清曉一個勁的點頭,“是啊,好幾天沒看見大少爺了,也不知道他在忙什么。”
看她的這個模樣,心下有了計較,但愿不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清曉的模樣性格,倒是很配得上大哥,就是讀書少了。
“清曉,我讓大哥給你請個師傅教你讀書寫字可好?”清曉凝神看著我,良久,才問道:“我也可以讀書識字嗎?”我失笑,握住她的手拍了拍“怎么不可以,你若是愿意學習,大哥回來我就與他說。”
清曉點點頭,認真的說道“好!”
“你倒是悠閑,讓我們好找。”爽朗的聲音傳來,我皺了眉頭,這個人這時候也這么閑嗎?
我再次回過頭,微笑:“大哥,李大哥,你們來了。”清曉急忙起身,讓出了我身旁的那個大石頭“大少爺,李公子。”說著,欠了欠身,然后垂手站在一邊。
我搖了搖頭,看來她見了人就行禮的習慣是改不過來了,哎。
“清曉也在啊?”大哥笑著點了點頭,沖清曉說道。清曉頓時喜上眉梢,含了一絲小女兒的嬌俏,“恩,我和姐姐在這兒說說話。”大哥點點頭,轉過身來對我說道:“我好幾日沒回家,這里的生活可習慣了?”
我輕笑,“這里是我的家,哪里會不習慣。”“那就好。”
“喂,你們兩兄妹不就是幾日沒見嘛,至于把我晾在旁邊這么久?”李澈不滿的嚷嚷開了,一屁股坐在我旁邊的石頭上。大哥抱歉的看了看他,笑道:“李兄難道不把這里當自己家了?這么見外?”我沒有搭理他,站起身來,走到清曉身邊挽住她的手對大哥說道:“哥,我想讓清曉學習讀書識字,你能幫我在洛陽找個師傅嗎?”
“這不是有個現成的嗎?何必花錢在外邊找?外邊找的靠不住。”李澈站起身來,站在大哥身邊打趣道。我再次斜了他一眼:“肯定不是你,肯定不是大哥,你在打趣我呢。”他急忙擺擺手,分辨道:“不是打趣你,我是真覺得你可以教。”
我冷哼一聲:“誰不知道我以前是傻子,我自己都不會,如何教?可見你就是在打趣我!”
“哈哈哈,你居然不識字……”他放肆的大笑起來。我不滿的皺了眉頭,橫了他一眼,“誰說我不識字!我只是不會寫,不會寫而已!”我加強了語氣強調,會與不會,不應該混淆。
“哈哈……”
“懶得理你。自便。”丟下這句話,徑直走開。
我確實有些心虛,趁早躲開是明智的決定“大哥,你可記住了,找個好一點的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