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在金陵服孝期間龍若軒又陸續送來了三份圣旨,第一份是加封水溶為北靜親王,第二份是水溶守孝期間封地的事情全部交由江南總督南平貴處理,水溶一并交出了大印,第三份是宣水櫟和水楠進宮當皇子和公主的陪讀。前兩份圣旨水溶都欣然接受了,第三份圣旨一下,黛玉便不依了,鬧著要進宮面見太后。皇宮是個什么樣的地方黛玉是深知的,當年的元春就在那金碧輝煌的鳥籠中葬送了她如花般的青春,那里面處處都是充滿明爭暗斗,樹欲靜風不止的傷感不是像水櫟和水楠這樣的年紀就能懂得的。所以黛玉堅決不同意將她二人送進皇宮之中。
此時的金陵卻因為宮中招貴族中未滿15周歲,并且無婚約的男女進宮充當皇子和公主的陪讀這樣一個皇榜的昭告炸開了鍋。來自全國各地的貴族小姐公子都云集在金陵,對于他們來說,這則皇榜似乎就像一架登上頂峰的天梯,只要能攀上這個天梯就有機會與皇室聯姻,那么錦繡前程就不會費吹灰之力;可見權力給人帶來的誘惑是巨大的。
黛玉帶著幾個護衛獨自一人坐著馬車往皇宮駛去,她看到金陵多了那么的陌生面孔,心中頓時生出了許多的厭惡,也對皇室權威更添了幾分厭惡。這些俗人眼中的尊貴在她眼中什么都不是,她只要幾個孩子能遠離這些是非。
馬車比預料中要快很多,不多時就到了宮門口,早有太后的侍從在宮門口等候。黛玉心想這太后果然是個聰明人,自己進宮根本就沒傳出去過,太后卻早就知道自己會來。黛玉沒有說話,馬車換成轎子跟著是從往太后宮中走去。黛玉一路上心中都是忐忑不安,太后既然知道自己要來宮中,一定也猜到了進宮的用意了,想到這里黛玉心中自然少了幾分水分太后的自信,但是她從來都不會這樣輕易就會放棄,不到最后一刻她沒有理由放棄,實在走投無路她還可以帶著幾個孩子遠離金陵,去西域,或者哪個深山野谷中隱居一生也是可以的。
轎子在太后的寢宮門口停了下來,侍從掀開了轎簾,黛玉卻沒有馬上就下轎,她閉上眼睛深深地吸了口氣,捋了捋衣服便走了出來。太后一直看著黛玉從門外走進來,她的一舉一動都是那么穩重、從容,仿佛心中裝著天下,又仿佛天下萬物都難以入她之目;太后不禁為時間有這樣的女子感到膽顫。如果水溶得天下,那么有黛玉這樣的皇后,天下大勢必定會傾向他們。想到這里太后的心里又多了一份私心,水溶畢竟是外甥,如今太妃也不在,水溶就會是一匹脫韁的野馬,稍有不對很有可能威脅整個王朝,太后的手心都在冒汗,要對黛玉下手她是舍不得的,畢竟這樣的奇女子只怕時間再也不有了,所以她只好從水楠或者水櫟這里入手,如果能跟北京王府聯姻,那么水溶怎么也會顧及自己的孩子,這相當于在手上拽住了一個護身符,龍氏整個家族的護身符。太后眼看著,黛玉已經了進了大殿,沒有時間再思考和猶豫了,便走了出來。
“玉兒你來了。”太后依舊和從前一樣帶著很慈祥的微笑走了出來。黛玉連忙去行了禮,又攙扶著太后坐了下來,黛玉看著太后坐穩之后走到太后的跟前跪了下來。太后忙去扶,黛玉怎么也不肯站起來。
“太后,如果您還念玉兒是您的義女,那么求您放過櫟兒和楠兒好嗎?他們還只是個孩子,從來我也沒有怎么去教育他們,隨著他們的性子胡鬧;皇宮戒備深嚴,規矩繁多,恐他們進宮之后一時有任性觸犯了這些生出事端來可如何是好?太后,請您看在北靜王府一向為朝廷效忠的情分上請皇上撤銷圣旨吧!”黛玉一字一句,字里行間都告訴太后她來到太后這里并不是要談條件,而是求太后高抬貴手。
“玉兒你多慮了,櫟兒和楠兒我也見過并不像你說的那樣不懂事,楠兒甚至比你當年還出色呢。你五歲就來了金陵,投靠了賈府,承受了喪母、離父的傷痛,你是何等的堅強,我相信你的孩子也會和你一樣勇敢,甚至會更勇敢。況且皇宮之中還有我這個太后撐腰,水溶如今也是親王,他二人也是世子和君主的身份,住在宮中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太后再一次試圖去拉起跪在地上的黛玉,黛玉只是搖頭,根本就沒有起來的意思。
“玉兒,你要明白我的用心良苦,若是楠兒有幸成為皇后,那時的北靜王府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啊。”太后語重心長地說道。黛玉知道皇室的人一向都是為達目的不折手段的。
“太后,北靜王府不想要那些榮華富貴,我和王爺都只想過著閑云野鶴的生活,我的孩子也只想過著無拘無束的日子,在姑蘇他們可以打獵,習武,跟著百姓一起在耕種,那才是我們想要的生活。權力和金錢真的不是我們貪圖的。太后,您是看著水溶長大的,水溶的人品如何您比任何人都清楚,如果他想要這江山,恐怕早已是天下之主,何苦要在這里受別人的要挾?還請太后見諒,黛玉雖算不上高貴,但我的孩子是不會踏進皇宮的,如果太后您還不放心,我可以向你保證永遠都不會踏進皇宮一步,北靜親王的稱號我們也可以不要,帶著我的孩子遠離這里,過著平凡百姓的生活。求太后成全!”
“這可是你說的,不代表溶兒能做到。他自小就比軒兒有主意,只有這樣我才能保證軒兒的地位不受威脅。”太后果然最后還是選擇了自己的兒子,即便是水溶原本就沒有想過要去做那世人都仰慕的皇帝。
“太后,北靜親王求見,已經在門外候著了。”有侍從進來傳話。
“他到來的快!喧!”太后說道。
“太后,水溶這次前來只想跟您說,水溶愿意辭官從此遠赴西域,再也不踏進中原一步,請太后求皇上收回成命。”水溶什么也沒有說,他知道黛玉的心思,之間進入了主題。
“溶兒,你是知道的,舅母一直都對你疼愛有加,而且我也真的是很喜歡楠兒和櫟兒,你們完全不用這樣做。”太后心中滿是歡喜,但面子上還是假惺惺地說道。
“舅母厚愛,溶兒無以為報,如今外藩入侵,請天后和皇上還是把精力放在如何御敵上吧。”水溶從來就不是一個啰嗦的人,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人總是只知道窩里反,火燒眉毛了,皇室卻還想著怎么去防范身邊的人。太后見水溶果斷便也不再說什么,便應允了,不料這時龍若軒恰巧也來了,水溶和黛玉的心頓時懸了起來……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