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在一群誥命夫人的擁簇下入了席,水溶、水林、水櫟自是和朝中有品級的官員一起就坐,一切都在規律地進行中。夜幕降臨,歌舞、鑼鼓歡天喜地,國宴一共分為三個部分,“拜天地”,“封后大典”,“國宴開席”。龍焱和水楠在掌事嬤嬤的指引下緩緩走了出來。宴客中都是一些達官貴族,自有名門小姐也隨著出席,大家都想借此機會與太后親近親近,以便日后選妃的時候為自己博得一個好的前程,殊不知龍焱的眼中除了水楠再也容不下別人。
“聽說當今圣上娶的是當年北靜王爺之女,想不到北靜王爺離開金陵那么久居然還能把女兒獻給當今圣上,真不知道他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大學士夫人說到。
“如今北京王爺已經不再是王爺了,這皇后在朝中也沒有了靠山,等選妃時咱們的女兒如果入選了,即便她是皇后也不能把我們怎么樣。”
“聽說這位皇后可是傾國傾城,世上少有的容貌,又多才多藝,我們還是要小心一點,不要忘了當年林王妃可是什么都沒有的孤女,她不也坐穩了王妃的位置嗎,北靜王爺可是再也沒有冊封側妃,甚至房里連個侍妾和丫頭都沒有,可見林王妃的手段,如今她的女兒當然也不會是軟柿子。”
“哼,狐媚子就是矯情。”
眾人你一眼我一語,雖然聲音不大,但大致都傳到了黛玉的耳朵里。如今的黛玉早已不是當年唯唯諾諾的小女孩,這些流言蜚語早已不能對她造成創傷,只祈禱水楠日后在宮中不要受了這些小人的氣。
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封后的環節,水楠已換好官服站在了朝堂之上,鳳冠霞帔讓原本就美麗動人的水楠更添了幾分巍峨,剛剛還在小聲嘀咕水楠的人,這會已經看呆了,如果說黛玉當年是成魚落雁,那么這水楠只怕是閉月羞花了,甚至美得不無法用言語來表達。大家都暗自嘆氣,只怕日后進宮的人都不會有好日子了吧。圣旨宣讀完畢,水楠捧著后印接受眾人的朝拜,一切禮數都結束之后,國宴開始了,大家都盡情地吃喝玩樂。龍焱示意不需要人跟著,握著水楠的手靜靜地遠離了這喧鬧的宴席。
盡管龍焱知道國宴拋開群臣獨自離去不合禮數,但他確實只想在新婚之夜陪伴著自己的妻子。龍焱實在不想讓水楠看到那些誥命夫人拼命地拉著女兒往太后跟前湊,他只想就這樣和水楠一生一世不離不棄,再也不想娶別的女人,不想和父皇一樣整日在后宮與那些女人糾纏不休,更不想水楠和母后一樣成為這深宮中可憐的女人。
太后看著龍焱和水楠漸漸離去的背影,心中很不是滋味;太后能理解龍焱的心情,自己年輕的時候不得皇上寵愛,一并連龍焱也不受待見,幸而龍焱比較上進,所有的功課都出類拔萃,深得老太后的喜愛。龍焱能有今天的幸福確實非常不容易,但是今天去論如何也不應該在國宴時說走就走,這讓群臣怎么樣,即便大臣們沒有想法,但這些席間的誥命夫人和小姐哪個不是在交頭接耳地嘀咕著,無非是說新皇后是個狐貍精之類的,太后知道龍焱決定的事情很難改變,只好硬著頭皮代皇上賠不是,招待所有賓客。
黛玉被席間的誥命夫人們的諂媚的言語叨擾得十分鬧心,她本不喜歡這樣的場合,即使嫁給了水溶這二十年的日子里,她也是喜歡隨心所欲的生活,不用去討好誰,也不用去應付這些讓人覺得厭煩的嘴臉。太后看出了黛玉的心思,卻也懶得做聲,畢竟黛玉年輕的時候樣樣都很出色,也曾讓龍若軒為她癡狂;當年穆桑雖貴為皇后,可也是徒有虛名而已,一個薛寶釵、一個林黛玉足矣讓她一敗涂地。穆桑甚至暗地恨過黛玉,也祈禱過老天不要再讓龍若軒見林黛玉,然而一切都如喜劇般的夢幻,越怕什么越來什么,如今兒子龍焱卻一心鐘情于林黛玉的女兒,并且發誓非水楠不娶,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原點,只是劇中的主角再也不是從前了。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