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如水,看似無窮,實則已偷偷流逝了。
天賜練會練氣第一層引氣只用了十天,并且這十天他都是在夜深人靜師姐走后的時候練的,因為只有在每日這個時候他才能抽得出空子,又兼晚上沒人打擾,可以平心靜氣地修煉。只是每天早上太陽都起來得老高了,天賜還在睡大覺,千尋日日早晨來叫他,可是天賜睡得比豬還要熟,怎么叫都叫不醒,最后,千尋也只能搖搖頭,沒耐何地走開了。他的師兄們還算不錯,把飯菜給他留著。天賜幾乎到日曬三竿了才起床,起來便往德馨堂奔,可一去已是人跡空空,只有十六師兄在里面洗碗碟。十六師兄一見到他,便道:“小師弟,你咋起來這么晚,師傅等不及,叫我們先吃了,把你的飯菜留著等你起來吃。喏,你的飯菜在那邊。”
天賜順著十六師兄手指的方向走去,端起碗,幾口就扒完了飯,等填飽了肚子,便自己要求給十六師兄刷碗筷。十六師兄道:“小師弟的心我就領了,只是你年紀還小,若是讓大師兄二師兄知道我雇了你這么個小工,他們必然說我欺負幼者的。何況還有小師妹那只鸚鵡,說不定他就告訴大師兄了呢。”
天賜第一次聽到有人把女孩子比喻成鸚鵡,且不說這個比喻有多么貼切,單是這個口氣就已經讓人笑掉大牙了。
“誰說我是鸚鵡,十六師兄,是你嗎?”
十六師兄只顧和天賜講話,沒發覺這個小師妹怎么神不知鬼不覺地來了,一聽到小師妹問起來,便抓著抹布在盤子上蹭來蹭去,似乎那盤子非常難洗,非得認認真真的搓幾遍不可。只是苦了天賜,千尋一進來,天賜便轉頭去看她,還一臉的傻笑,讓千尋覺得是在笑自己被貶低。千尋朝著天賜瞪了兩眼,恨不得把天賜吃了。
千尋惡狠狠地道:“如果我是鸚鵡,你們兩個就是蟲子,生來就是被我吃掉的份兒。”
千尋說完就氣沖沖地出去了,十六師兄這才停下搓碗的手,轉過頭來朝天賜吐吐舌頭。天賜沒奈何,白白地受了這不白之冤,自己又沒說師姐的壞話,師姐進來的時候還陪了個笑臉,師姐就這么不入人情地罵了自己,這也太冤了吧。
千尋是個喜怒無常的女孩子,可能是由于年紀小吧,她從來也不記仇,今天被人罵或是明天罵了人,她都不計較,她的師兄們也都把她的這種性格摸得透徹了,也多虧了她的這種性格,她的師兄們也喜歡和她說說笑、斗斗嘴。要是她是一個小心眼兒的女孩子,她的師兄們也不會和她相處得這么好。不過,她和她的師兄們畢竟有年紀隔閡,所以這個小師弟成了她消遣時光的唯一玩具。連日以來,她都要天賜陪著她,天賜也沒有回絕,實際上天賜連一點兒回絕的機會也沒有,因為只要天賜說一個“不”字,千尋肯定會不高興,還要拿以前的恩惠來諷刺天賜。天賜一想著她是師傅的孤女,便什么事都由她,免得她在師傅那兒向自己捅上一刀子,那自己豈不是要被害慘。
這幾日以來,眾人吃好飯便去練功,回來后,十六沒事就說一點兒小師弟和小師妹怎么斗氣、又怎么兩小無閑猜的話,眾人聽了,都爽朗地笑上一回,等小師弟和小師妹一回來便住了口。媚骨進門也不問問天賜的修行怎么樣了,反正大家都明白,在修道一途上“少有早成的天才,只有晚成的苦行僧”,雖然以那日媚骨收天賜的情況來看,天賜在體格上還是有修道的天分,但畢竟年紀還小,有許多修道的竅門還是不會明白的。況且這練氣功夫乃是陰屬性的功夫,男子又是陽屬性的身體,身子稍差一些的,別說是修煉了,就是要抵抗這股陰性都會十分困難的。
倘是女子,就不這么難了,女子是陰屬性的身體,難怪千尋說她在短短三年的時間就修煉到了馭氣了。
大家也和媚骨的意思一樣,反正小師弟年紀小,由他怎么玩,若是玩得不耐煩了,把武功修習一下,到了他們這個年齡,他的修為也一定比他們現在的要好。像小師弟這么年輕的時候,他們還不知道在哪里玩辦家家呢。大家對天賜的修行都不聞不問。倒是十六一天為大家做飯炒菜,也著實辛苦了,不知道他的修行怎么樣了。媚骨這幾天問了十六好幾次,而每一次問,十六都是一樣的回答:“弟子在第四層‘運氣’上徘徊不前,以意念催動真氣后就是不能收放自如地運用真氣。”
而在這一次詢問之后,媚骨道:“以你的資質,恐怕不久就可以把這一層修煉到位了。你可有什么稱意的兵器?”
十六回答道:“弟子一天除了燒菜做飯,就是修煉師傅給的練氣法訣,也沒出去找什么好材料鍛煉成法寶。”
媚骨道:“既如此,你也不用下山到外面找好材料修煉法寶了,你等會兒跟我來,就把你三師兄修煉的仙劍‘化魂’給你吧。”
十六拱手道:“多謝師傅。”
媚骨“嗯”了兩聲,接著就朝“藏劍閣”走去,十六緊緊跟在師傅身后,消失在去藏劍閣路上的煙霧之中。下午,天賜果然見十六師兄手中拿了一把淡藍色的劍,劍身不是很寬,卻有大半個人那么長,這應該就是師傅說的化魂寶劍了吧。天賜看到十六師兄,竟然沒來由地生出一股羨慕之意,真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才能有這等福氣。其實要御劍只要修煉到第三層馭氣就可以了,可是十六第三層練好的那天,媚骨忘了把寶劍給他,這幾天一直問十六,其實是為了彌補一下他。
落花門一向主張“劍為百兵之君”,并且嚴禁弟子修煉除劍以外的兵器,如今看來,落花門其實是一個劍派。所以這個門派的修煉法訣練氣的第三層——馭氣,就講究在體內以意馭氣,從而達到在體外以自己的意念催動外物的效果,作為落花門弟子的必備武器的劍就是被修煉者以意念催動的。馭氣實是修煉劍道的開始,由于是以意念催動,它只注重力道和劍氣,在招式上倒沒有什么特別的要求。其實當今武林中各大門派修煉的劍道也與這個大同小異,用這種方法修煉的劍道的結果就是威力無窮,但是缺乏變幻,不能隨機應變。但武林中最看中的就是兵器的威力了,講求“一招制人”,誰會去想用奇怪的招式和敵人對打,出很多招還不能制服敵人。
要修煉劍道,劍就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要想劍威力絕倫,就不能找普通的材料來制作劍身,因為一般的材料不但經受不了鍛煉,還不具備與人心意相通的能力,更不能在關鍵的時刻借引自然力量以發奇威。所以武林中多有云游天下的奇人異士為修煉上乘法器而涉入險川大澤,但由于尋覓的人太多,天下哪有那么多的珍材異料,所以這些人多以“求寶未遂”而回。而找得好材料的人,要把材料制作成一把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們不但要考慮雕琢之功,還要注意水火之力,一個不小心,就浪費了一塊好材料。
用劍之人都希望能用得得心應手,并且自己的劍只能在自己的駕馭之下發揮威力,要做到這一點其實是不容易的,這就要與自己的劍心靈相通。正道弟子修煉武器要與之心靈相通,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把自己的武器貼身保管,日日與武器在一起,這樣一來,武器與人便熟識了,假以時日,武器便只認這一個主人了;二、以靈力催動武器,就是以自己修得的道法來催使武器,這種方法倒像是在強制武器聽自己的話,但經常催馳它,武器被催馳慣了,它也就樂意為主人效力了,并且隨著使用者的道法增高,使用武器也就會更加的順手。正道弟子多把這兩種方法結合在一起,這樣既“以情使器”,又“以力使器”,武器就很聽話了。但魔道中人修煉武器以求達到與之心意相通的法門,與正道的相比就更加直接、更加簡單了,他們在修煉武器的途中讓武器身上吸收自己的血液,血液本來就是身體的一部分,又是人之精華,武器身上沾染了自己的血液后自然就心甘情愿地臣服于煉器者本身。這種修煉法門正道中人其實也知道一些,并且也有人嘗試過,但畢竟為多數人不恥,將其歸為旁門左道,之后也就無人去試了。
一般來講,修煉者的修為越高,他所運用的法寶身上的光芒也就越大越純。但也有一些武功極高的人,在不用武器的情況下也能以自身的修為而散發出光芒,并且光芒還不止一種,有數種顏色的光芒,每一種顏色的光芒都純潔無比。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