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后
“子曰:”茍志于仁矣。無惡也“。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一個五歲的小男孩,板著臉,搖著腦袋,坐在書房里認真的背書。
褒姒靜靜的溫柔的看著書房里的兒子,滿臉的幸福,六年來,完美的生活并沒有在她的身上留下任何時間的痕跡,卻因為時間的推移,氣質顯得更加的成熟五官更加的美艷。
“姒兒,走吧?不要打擾了伯服念書。”周幽王從后面摟住了褒姒,拉著褒姒往外走去,對于褒姒和伯服母子之間的親昵一直非常的嫉妒。
“宮涅,你怎么現在過來了。今日不忙嗎?”褒姒順從這靠在周幽王的懷里,幾年前的那場刺殺,幾個附屬國之間對大周多有芥蒂,為了讓幾國臣服,也為了消除劉丞相楊首輔等人在朝中的勢力,周幽王一直很是忙碌。
“對不起,一直那么的忙,也沒有時間多陪你和伯服,六年前,幾個附屬國使臣被刺殺一事,當時幾國雖然不敢多說,可是一直對大周心有怨氣,只是因為實力與我大周相差甚遠才罷了,所以我就更加應該爭強我大周的實力,讓他們永不敢犯,哼免得什么阿貓阿狗都敢惦記你。”想到當日宴會上的事情,周幽王仍然心中不平。
“宮涅,您是一國之君,天下之主,忙碌是應該的,姒兒明白,怎么會怪你呢?姒兒也謝謝你為了我所做的事情,這幾年來,只要想到當日宴會上的事情,姒兒都心有余悸,更是覺得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這一生能夠遇見大王,姒兒死而無憾了。”褒姒轉身捂住周幽王的嘴,眼里和心里都是滿滿的幸福。
“傻瓜,你是我的王后,我的妻子,保護你和伯服是我的責任,更是最幸福責任,所以不許說謝不許說死,因為我不舍得,我們要白頭到老,生死相依。明白嗎?”周幽王望著褒姒嬌艷不減當年的臉蛋,滿是申請和寵溺。
“好,我們都不說死,姒兒今生何其有幸,能夠得到宮涅的全心守護,只有宮涅不棄姒兒永遠都不離開你。”褒姒緊緊的抱著周幽王。
“六年了,母后也馬上就要回來了,當年我之所以狠心讓母后去王陵,一是朝綱混亂,需要整頓,二是幾個屬國蠢蠢欲動,母后和楚國交往甚密,我不希望母后摻雜在其中,受到連累。可是現在朝綱穩定,屬國也被鎮壓的老老實實,也該接母后回來了。密探的信中寫道,母后這幾年為父王吃齋念佛,不理世事,過得很是清苦,我很是擔心。當年父王寵愛劉太貴妃,我幾次遇害,都是母后幫忙脫險,也虧空了身子,所以這次母后回來,如果她有什么過分的舉動,姒兒不要生氣。告訴我就好了,我一定會想好辦法的。我舍不得母后在王陵吃苦,也舍不得你委屈。”周幽王臉上有懷念和痛楚。
“放心吧?為了宮涅我也定要好好的孝敬母后。更不會讓你為難的,”褒姒想到周幽王為自己所做的一切,為自己的設身處地,一片感動,也暗暗提醒自己要讓周幽王放心,為周幽王孝敬太后。
“謝謝你,”周幽王很是感動,想到當日太后對褒姒的刁難,褒姒為了自己卻以德報怨。更是對褒姒愧疚不已。
王宮大門口
太后回宮,周幽王和褒姒牽著姬伯服領著滿朝文武,王公貴族,后宮女眷,都早早的恭敬的站在宮門后迎接太后的鳳欒。
“跪迎太后娘娘回宮了”遠遠的一大隊人馬圍著一輛豪華的馬車開了過來。所到之處,行人皆是去洗下跪。前面的開路太監大喊
“恭迎太后娘娘回宮,祝福太后娘娘千歲千千歲。”周幽王帶著大家大家跪倒在地。
“大家都來吧?哀家幾年未回宮,眾卿輔助大王辛苦了。”太后拉著一個十歲左右的小男孩走了下來。奇怪的是男孩的長相和周幽王有八分相似。
“母后辛苦了,兒臣不孝,有失遠迎,請母后恕罪。”周幽王拉著褒姒和伯服來到太后的身邊。恭敬的道,其他的人都恭敬的低頭站在后面,不敢抬頭,所以忽視了太后身邊的小男孩子。
“哀家是誠心為先王守靈,沒什么可辛苦的,這是哀家的王孫伯服吧?過來祖母身邊。”太后笑著看著周幽王和伯服,對褒姒直接忽視了。
“孫兒給祖母請安,”伯服雙手抱拳,恭敬的對著太后行禮。五歲的孩童,卻硬是做著成年人的動作,讓人覺得很是可愛。
“好,宜臼,見過你的父王和弟弟。”太后對著身邊的小男孩慈祥的道
周幽王本來也就覺得男孩的長相很是不妥,只是決定回宮才談,太后的話讓周幽王的臉色很是難看的瞪著宜臼,百官更是驚訝的抬頭,看到那張和周幽王相似的模樣,驚訝不已、
“宜臼見過父王和弟弟。”男孩有些怯弱的看著滿臉不善的周幽王,抱拳行禮。
“母后,您可是糊涂了,寡人只有一個兒子伯服,不認識什么宜臼。”周幽王看著大家議論紛紛,褒姒和伯服尷尬不已。很是生氣,咬牙冷道。
“王兒,你看看宜臼的長相,和你小時候是一模一樣,他怎么會不是你的兒子呢,”太后看周幽王對宜臼的身份很是排斥,心里著急不已。
“母后一路辛苦了,先回宮休息吧?”周幽王只覺的一陣頭疼,并不想在大庭廣眾之下處理這件事情,也怕是一件陰謀,扶著太后往王宮走去。
慈安宮
“母后,寡人是一國之君,寡人的兒子身份貴重,不是隨便一個野小子就可以冒充的。”周幽王坐在太后的身旁,抱著伯服,拉著站在身旁的褒姒。
“王兒,母后知道事關重大,早已調查清楚了,宜臼是十一年前你的貼身宮女露兒所生。當年露兒和你春分一度,就有了身孕,哀家想你還未大婚,就把他們安排在偏遠的院子里,等你大婚后接回宮。后來因為種種原因忘了,若不是不久前露兒去世,讓人傳信給哀家,哀家都要忘了,說來也是哀家對不起他們母子啊。哀家年紀大了,就害怕孤單,就想把宜臼帶在身邊。解解悶了。”太后故意提起露兒,就像惡心褒姒,看褒姒慘白的臉色很是開心,看周幽王擔憂的看著褒姒,卻對宜臼無一絲父子之情,心里也非常的著急,宜臼可是自己給自己未來找的依靠啊。不得已使用苦肉記。“若是實在不行,你就把伯服留下來陪我解悶也行,哀家就是太寂寞了呀。給哀家讀讀書講講故事就好。”
“母后若覺得實在寂寞,兒臣去找幾王公大臣家的小女孩來陪您好了,露兒那賤婢心機深沉,詭計多端,她的話不足為信,她的兒子怎么會是寡人的王子。寡人絕不承認。”想到當日的貼身宮女露兒為了接近自己,對自己下藥,爬上自己的床,就惡心不已。對宜臼更是厭惡。也舍不得伯服離開褒姒。
“王公大臣家的孩子怎么能夠和哀家的孫子相比,哀家就要宜臼和伯服,我知道你不相信露兒的話,那咱們就滴血認親,如果結果宜臼是哀家的孫子,就讓他留下來陪哀家。”太后一再妥協,希望可以先把宜臼留下來。
“不行,寡人的兒子就只有伯服,未來的兒子也只能夠是姒兒所出,其他人寡人都不會認的。”宜臼的年紀比伯服大,如果認宜臼的話,伯服就成了二王子,屈就宜臼之下。周幽王怎么忍心讓自己心愛人的孩子低于別人之下呢?
“你放心吧?哀家只是想要一個孩子解悶罷了,你若是怕伯服的地位受到威脅,哀家同意馬上立伯服為太子,讓宜臼向伯服行君臣之禮,王兒,你就答應哀家吧?哀家沒幾年好活了,等哀家走了,你就把宜臼打發到封地去吧?”太后為了自己的目的,不顧形象,苦肉計不行,連自己的死也拿出來利用了。
“大王,你就答應吧?”褒姒雖然對突然冒出來的孩子心里很是膈應,但是看周幽王為了自己和伯服可以放棄自己的兒子,自己為什么不能夠為了他,接受那個孩子,孝敬太后呢?
“好,等伯服冊封為太子后,寡人再找機會滴血驗證,若是真的,那孩子就留下來陪您,若是假的,寡人就讓欺騙母后的人死無葬身之地,后悔來到這個世上。”周幽王想了想,抱著伯服拉著褒姒走了出去。
宜臼含淚握拳站在大殿的角落,從始至終,大家都沒有看他一眼,宜臼看著周幽王抱著伯服,眼里滿是嫉妒。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