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廷屹竟真的帶人撤出了金沙關。
李紅裳奪了金沙關,也就意味著,她和東漢之間的戰爭正式開始。
李紅裳死而復生,楊誠昊便打著助南夏伐東漢的旗號,繼續與在東漢交戰。
而北齊皇帝那邊,也要為莫紫辰和莫紫夕向東漢討要說法,與東漢正式開戰。
只是,楊誠昊和北齊皇帝那邊,戰事遲緩,并不激烈。雙亡傷亡都不重。
趙廷屹心里清楚,李紅裳一定是與北齊、西周都達成了某種協議。
真正對東漢有威肋的,只有李紅裳。
金沙關以后的戰役,就像趙廷屹所說的,李紅裳打起來,不再那么輕松。
雖然艱難,李紅裳這一仗一仗打下來,竟也勝多敗少。
經過近一個月的交戰,趙廷屹才明白,自己當初那樣看輕欒楚一,錯得有多么離譜。
這欒楚一的才能,趙廷屹真的是自嘆不如。
趙廷屹雖然是偶有勝仗,但是,依然是連連失守。
最后,趙廷屹退守到銅山關。
這銅山關,是東漢都城的最后的一道屏障。
拿下銅山關,就等于拿下了東漢都城。
趙廷屹將全部主力都集中于此。
無論如何,銅山關,不能失。
趙廷屹又將韓遠將軍調去與北齊對戰,將左開調去與西擊對戰,將裴沐橋調回銅山關。
“陛下,為什么要這么安排?”辛唯想不明白。
北齊實力最為強大,趙廷屹卻偏偏派韓遠前去應戰。
“北齊實力強大,那北齊皇帝一世驍雄,無人能及,只是可惜,北齊后繼無人,莫紫辰死后,新立太子懦弱無能,及不上北齊帝的十分之一。為了后世考慮,北齊皇帝并不想與東漢開戰,只不過,又不想錯過這個機會。所以,北齊帝一定會等到李紅裳拿下銅山關,大局已定之時,再全力進攻,坐收漁人之利。楊誠昊應該是真心想幫李紅裳來打這場仗的吧,不過,就算楊誠昊誠心,只怕他手下的眾將都是和北齊帝一樣的想法。所以。對于東漢來說,銅山關一戰,才真正是我們存亡之戰,如果銅山關失陷,北齊和西周定然也會全力進攻,北方和西方都會失守,那時,我東漢真的是要亡了。”
所以,銅山關,對于趙廷屹來說,至關重要。無論如何,趙廷屹都會誓死守住銅山關。
對于李紅裳來說,銅山關,也意味著是最后一戰。
最后一戰,她和趙廷屹的這場戰爭,就結束了。
只是,李紅裳不知道,她和趙廷屹之間,會有一個怎樣的結局。
這個結局,無論是她,還是趙廷屹,都是不想接受的。
不過,事已至此,李紅裳已經沒有選擇。
她和趙廷屹之間,也許,注定了,就是一個悲劇的結局。
裴沐橋來到銅山關。
面對趙廷屹,兩人都沒有說什么。
如今,說什么都沒有用了。
兩人都清楚,如今,最重要的,就是要守住銅山關。
兩軍陣前,裴沐橋與李紅裳兩人相見。
“李紅裳。”裴沐橋叫道,倨傲無禮。
“裴將軍。”李紅裳回道,謙恭謹慎。
這裴沐橋也算得上是當今世上可以讓李紅裳佩服的人少數幾個人當中的一人。
雖然裴沐橋曾經幾次要害李紅裳,便李紅裳對他卻無半分怨憎之情,反而倒添了幾分敬佩之意。
“只怪老夫當時無能,沒有要了你的命,才讓你盅惑圣上,為東漢留下禍患。”裴沐橋曾經是真的要殺了李紅裳,也是真的沒有做到。
趙廷屹聽了這話,卻是沒有半分的“悔意”,就算是知道會有這個結果,他,也不會殺了李紅裳。
“紅裳對裴將軍心存敬佩。希望裴將軍能夠投歸南夏,與紅裳一起,共創一番天地。”
“李紅裳你簡直是妄想。”裴沐橋怒道。
李紅裳知道,裴沐橋這個人是無論如何也是不肯投降的,她這樣說,不過是想讓東漢其他將領明白,她是一個愛才的人,動搖他們的決心而已。
“李紅裳,我一定會將你趕出東漢,再滅南夏。”裴沐橋說道。
“那紅裳就期待與裴將軍一戰。”
“李紅裳。”趙廷屹突然催馬上前,他望著李紅裳,眼里復雜而深沉。
“陛下,什么事?”李紅裳開口問道。
“紅裳,就算是現在,我也沒有后悔愛上你。這段時間,打打殺殺,算計來算計去,我已經夠了,李紅裳,明日,我們就在這里,公開一戰,一決存亡,如何?”
趙廷屹抬眼望著李紅裳。
在趙廷屹的眼中有些迷離,有些深遠,就像是她和他之間的結局。
一戰而決存亡,這倒像趙廷屹的性格。
李紅裳低頭想了想,然后望著趙廷屹,誠懇地點了點頭,“好。”
“那好,我們就回去各自準備。明日,一決高下。”
“陛下,為何要明日公開決戰?”回去之后,裴沐橋問。
“盡快決戰,不好嗎?”趙廷屹反問。
“這銅山關,李紅裳一時半刻是攻不下來的。我們好好想一想,應該會想出退敵之策的。”裴沐橋說道,“盡快決戰,絕非上上之策。”
“但也絕非下策。”趙廷屹道,“若論算計,我比不過李紅裳,論起謀劃,裴將軍,你比不過那個欒楚一。拖下去,也許我們會想出退敵之策,不過,也一樣給了李紅裳機會去想攻城良計,這世上,沒有攻下的城池。朕記得,這話是裴將軍說過的。與其較量計謀,不如我們較量武力,一戰而決高下。再說,戰事拖得越久,受苦的,只是百姓而已。其實,朕也很想知道,明日之戰的結局又將如何?如果敗了,朕,無話可說。”
“陛下,怎可如此輕易言敗?想我東漢,被譽為雷霆之師,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陛下怎可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朕只是說如果而已。勝敗,兵家常事。”趙廷屹輕笑。
只是,如果明日一敗,東漢怕是就保不住了。
就像是趙廷屹所說的,盡早決戰,雖非上策,卻也絕非下策,裴沐橋也覺得有幾道理。
“陛下,朕下令將士們,早些歇息,養精蓄銳,準備盡全力,明日決戰。”
“好。”
李紅裳回到大營之后。
欒楚一問,“陛下真的準備明日和趙廷屹公開決戰?”
“是。”
“這樣也好,我們跟他痛痛快快打一仗,明日一見分曉。”項英道。
欒楚一卻是低頭不語,半晌,開口道,“如此,就算我們打勝,也必定傷亡慘重,東漢軍隊所謂雷霆之師,也是身經百戰打出來的。”
欒楚一望著李紅裳,神色有些奇怪,“臣有一計,可獲全勝。”
“何計?”李紅裳問。
“今晚攻城。定然打得趙廷屹出奇不意。”欒楚一道。
“不可。”李紅裳想也未想便脫口而出。
“為何?”欒楚一問。
“朕今日在陣前與趙廷屹親口許諾,明日公開決戰,兩軍戰士都聽得真切。今夜攻城,朕豈不成了輕信妄言的小人,將來又如何服眾?”
“陛下,所謂兵不厭詐,我們只是出奇不意,攻其不備而已,如果明日公開對決,我軍定然死傷慘重,我南夏軍士,家中也有妻兒老小,他們將性命托于陛下,就是希望陛下能夠早日平定東漢,還我南夏永世太平。難道陛下想拿著三軍將士的鮮血去換所謂的一句承諾嗎?還望陛下三思。”
欒楚一的話,倒是直接切中的要害之處。
身為帝王,自有帝王之責的無奈之處。
李紅裳輕輕地閉上眼睛,有些沉重地點了點頭。
為了南夏的百姓,為了南夏的軍士,她,只能對不想趙廷屹了。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