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走上殿前跪在朱元璋的面前道:“兒臣給父皇請安,愿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元璋道:“起來吧。”
朱棣回答:“謝父皇。”
朱元璋走到朱棣面前道:“你今天怎么有空到宮里來?”
朱棣微微低頭道:“哦,兒臣聽說守謙離開南京以后,母后心里十分憂傷,所以今天特別進宮看看母后。”
朱元璋道:“你母后是在怪我啊!他怪我對守謙太無情了。”
朱棣趕忙道:“父皇是想歷練歷練守謙,希望他能更加成熟,表面上是對守謙無情,其實父皇是深愛守謙的,母后她現在還不能明白,相信加以時日,母后她一定會明白的。”
朱元璋吃驚地看著朱棣,忽然他哈哈大笑了起來:“我這一眾兒子里就屬你和朕最像,難怪就連允炆都和我說,四叔是最像皇爺爺年輕的時候了,不過可惜啊,你不是朕的嫡長子,要不這儲君之位一定非你莫屬。”
朱棣立刻跪倒在地:“兒臣不敢,在兒臣的心里,哥哥才是最有父皇風范的兄長。”
聽到朱棣提起朱標,朱元璋心里難受得不得了,他感慨道:“可惜你哥哥早逝,他沒有這個帝王的命啊!”
朱棣立刻道:“幸而哥哥留下了允炆,兒臣相信允炆將來一定會是一位好皇帝的。”
朱元璋道:“話雖如此,可允炆年紀尚幼,這朝中又都是些戰功赫赫的臣,朕擔心他將來會坐不穩這個江山啊!”
朱棣雙手抱拳道:“父皇請放心,兒臣這個做叔叔的一定會力保允炆,這朝中要是有誰敢不聽允炆的,兒臣一定格殺勿論。”
朱元璋立刻將朱棣攙起:“你說的是真的,將來你會力保允炆?”
朱棣道:“是,父皇放心,兒臣一定力保允炆,為他掃清一切障礙。”
朱元璋哈哈大笑起來:“好,太好了,不愧是朕的好兒子,那父皇就把允炆擺脫給你了,要是他有個什么閃失,我看你將來到了下面怎么和朕交代。”
朱棣告退后一個人快步地走著,張玉一直緊跟在朱棣的身后,他嚷道:“燕王,燕王,等等屬下。”
朱棣沒有理會張玉,而是自顧自地往前走,他心里暗暗道:父皇啊!父皇,我無論怎么做,對你有多忠心,你是不是都不會看不到我,難道在你的心里真的只有朱標就沒有我朱棣嗎?
想到這里,朱棣閉上了雙眼,他忽然想起自己小時候和太子朱標一起外出打獵的情景,那個時候,朱標七歲,而朱棣只有五歲,他們兩人相伴著一起外出打獵,朱元璋很高興地對二人說:“你們倆兄弟出去打獵,要是誰打的獵物多,回來朕重重有賞。”
小朱棣聽了朱元璋的話,心里十分的高興,為了得到父皇對自己的獎勵,于是他卯足勁要大顯一翻身手,這朱棣自小就跟隨著朱元璋習武,雖然年紀幼小,可他的劍法卻極好,因此不大一會功夫,朱棣就獵殺了好些獵物。
朱標雖比朱棣略大一些,可因為身體自幼較弱一些,因此劍法自然是不及朱棣的,雖然是個朱棣一同去狩獵的,可是他卻一無所獲。
兩人回到了皇宮里,朱棣興奮地拿著自己的獵物來到朱元璋面前:“父皇、父皇,這是兒臣獵殺的獵物,你看。”
朱元璋仔細地看了看,朱棣獵殺的獵物確實不少,以他這么小的年紀能獵殺到這么多的獵物,朱元璋心里很高興,他大贊朱棣道:“恩,不錯,確實有乃父之風啊!”
這時,他想起了朱標,于是忙問道朱標:“標兒,你的戰果如何啊?”
朱標握拳拱手道:“回父皇,兒臣沒有獵殺到獵物。”
朱元璋好奇地問道:“哦,這是何故呢?”
朱標道:“兒臣不喜殺戮,再說弟弟他劍術高明,兒臣實在是比不上弟弟,父皇的獎勵還是留給弟弟吧。”
年幼不諳世事的朱棣道:“就是,就是,父皇不是答應我們,要是誰打的獵物多,就給誰獎勵嗎?現在我和哥哥相比,明顯是我的獵物多,父皇您快把獎勵給我吧。”
朱元璋聽到朱棣的話心里很不高興,他對順喜道:“順喜,把朕的夜明珠拿來。”
順喜將盛著夜明珠的錦盒捧到了朱元璋面前,朱元璋拿起夜明珠看了看后,把它交到了朱標的手里道:“太子忠孝仁義,為人耿直善良,又懂得友愛弟兄,這個夜明珠朕就賞賜給太子了。”
聽到朱元璋這么說,朱標和朱棣都很吃驚,朱棣急忙道:“父皇,您不是說,誰打的獵物多就獎給誰嗎?怎么現在反而給了哥哥呢?”
朱元璋走到朱棣身邊道:“沒有什么為什么,朕就是要你記住,這皇宮里的規矩是朕定的,朕給你的就是你的,朕不給你你就什么都沒有。”
或許是因為朱棣當時年幼,他并不明白朱元璋話里的意思,在他的心里只認為父皇偏心,于是嘟著嘴站在一邊生悶氣。
朱標見弟弟不高興了,于是他對朱元璋道:“父皇,這夜明珠應該是弟弟的,我們我還是給弟弟吧。”
說完他便把夜明珠遞到了朱棣面前道:“弟弟,這顆夜明珠是你應得的,現在父皇給了我,我就把它轉送給你吧。”
性子剛烈的朱棣憤怒地看著朱標,他使勁推了朱標的手,整顆夜明珠便叮呤當啷落在了地上碎成兩半。
朱棣頓時被嚇得腿腳發軟癱坐在地上,看到夜明珠被摔碎了,朱元璋勃然大怒,他重重地訓斥朱棣,還讓太監把板子給抬上來,要重重地打朱棣二十個板子。
為了救自己的弟弟,朱標立刻跪在地上道:“父皇您息怒,剛才是我沒有拿好夜明珠,要責罰您就責罰我吧。”
看到朱標如此仁義,朱元璋的心里很高興,雖然夜明珠損毀有些惋惜,但看到太子如此年紀便懂得友愛兄弟,朱元璋心里十分安慰,他對朱棣道:“今天是你哥哥為你求情,朕就饒了你,要是下次再敢造次,朕一定重罰,決不輕饒。”
朱棣雖然嘴上謝過了朱元璋和朱標,可就從那一刻起,朱元璋偏心就在他幼小的心里種下了種子,也就是從那一刻起,朱棣徹底改變了自己的脾氣,變得沉穩而內斂了起來。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