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料牡丹和如意撞了個正著,牡丹看見如意后欲轉(zhuǎn)身離開,如意道:“站住!你是哪個宮的宮女,看到了本宮居然不下跪問安,看來你是活膩了是不是?”
牡丹無法只得轉(zhuǎn)過身來下跪道:“奴婢見過娘娘,娘娘金安。”
如意早就認(rèn)出眼前的人是牡丹,她故意道:“把頭抬起來,讓本宮看看你是誰!”
牡丹無法,只好乖乖地把頭抬起來,不料,如意一巴掌重重地打在了牡丹的臉上,一道鮮紅的血柱順著牡丹的嘴角流了下來,牡丹用手捂著自己的臉憎恨地看著如意。
如意得意地道:“這一巴掌是罰你剛才沒規(guī)矩的,看著本宮這么多年和你的情分上,我只打你這一巴掌,以后你給我記好了,無論刮風(fēng)還是下雨,你都要到我宮里向我問安,否則,你以后在這皇宮里的日子會非常的難過。”
如意說完哈哈大笑了起來,笑聲猶如魔咒一般在牡丹耳邊回響,她知道從今日以后,自己在宮里的日子一定不會好過,于是,她想起了徐姑姑。
不一會兒,如意來到了上書房外,皇上和大臣們果然都在里面商議政事,如意見狀只好站在門外等著,順喜公公遠(yuǎn)遠(yuǎn)地看見如意走來便上前去向她問安,如意趕忙道:“公公不必多禮,我有事想見皇上。”
順喜公公道:“這個……我勸娘娘您還是回去吧。”
如意極力解釋道:“我真的有重要的事要向皇上問明白。”
順喜公公道:“娘娘,雜家不妨直言吧,皇長孫殿下他也在里面,要是一會他出來以后看見您在這里,對娘娘會不會……”
老道的順喜公公將話說的非常含蓄,可其中要表達(dá)的意思卻十分清楚,如意立刻明白了順喜公公的意思,她感激道:“多謝公公,如意這就會東宮去。”
此時,宮女正帶著銀耳蓮子湯也來了,于是,如意對順喜公公道:“這碗銀耳蓮子湯就當(dāng)是我孝敬您了,多謝您的提點。”
順喜客氣地道:“娘娘嚴(yán)重了,這都是順喜該做的,既然娘娘如此抬愛,那我只好恭謹(jǐn)不如從命了。”
小太監(jiān)接過宮女手里的銀耳蓮子湯,如意便向順喜公公告辭轉(zhuǎn)身離開了,看著如意遠(yuǎn)去地背影,順喜公公自言自語道:“看來,她終于坐不住了。”
小太監(jiān)不解地問:“師傅,殿下根本就不在里面,您為什么要告訴娘娘殿下在里面?這要是讓殿下和娘娘知道了會不會怪罪您?”
順喜淡淡地笑道:“殿下知道了,恐怕不但不會怪罪我,反而會感激我。至于咱們這位如意娘娘,她還沒有那個本事可以動的了雜家,你立刻到宮門口等著,殿下今天替皇上到城外視察農(nóng)耕,見到殿下以后立刻把剛才的事情告訴殿下,明白了嗎?”
小太監(jiān)點了點頭立刻到宮門口去等著允炆的馬車。
上書房里除了眾多大臣以外,燕王也在其中,他是極力主張遷北平的人,他對朱元璋道:“父皇,兒臣認(rèn)為北平是最適合做都城的地方,一則它原本就是元朝的都城,二則北平靠近北方易于對外族的管理,這南京雖好,畢竟還是不及北平。”
有大臣反駁道:“皇上,微臣認(rèn)為燕王此言差異,金陵物阜民豐地靈人杰,北方天寒地凍物質(zhì)匱乏,微臣認(rèn)為都城在南京還是比北平的好。”
朱棣道:“按照你的說法,咱們大明朝就只能在南京,這將來北方要是有什么風(fēng)吹草動的,你們誰能付得起這個責(zé)任。”
大臣爭辯道:“燕王,老臣知道你打的什么如意算盤,皇上請三思啊!”
朱棣生氣地說:“我的如意算盤?我也是忠心耿耿的為了皇上、為了咱們的大明朝,你這么說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見朱棣和大臣爭執(zhí)不下,而且火藥味越來越重。于是,朱元璋出面阻止道:“好了,你們都不要再爭吵了,容朕在仔細(xì)地想想吧。”
大臣和朱棣見朱元璋露出了疲態(tài),于是默默地退出了上書房,可朱棣卻留了下來,朱元璋見他站著沒走便問:“你怎么還不退下?”
朱棣道:“回父皇,兒臣有事想要請問父皇。”
朱元璋道:“哦,講!”
朱棣道:“兒臣聽聞允炆又要納新王妃了?而且還是他宮里的人。”
朱元璋淡淡地笑了一聲道:“消息挺靈通的嘛,沒錯,是有這么一回事。”
朱棣道:“哦,那太好了,看來兒臣又要給允炆準(zhǔn)備賀禮了,兒臣也希望允炆能多為皇家開枝散葉蔓延子士,讓父皇你能早日抱上曾孫。”
朱元璋哈哈大笑起來:“這是最好不過的,你這個皇叔智勇雙全、足智多謀的,以后無論在各個方面都要多幫幫你的這個侄兒。”
朱棣抱拳拱手道:“父皇放心,兒臣一定盡力幫助允炆。”
從上書房離開后,等在外面的張玉走到朱棣面前耳語道:“王爺,剛才如意娘娘來了,不過不知道順喜公公說了什么,她又轉(zhuǎn)身離開了。”
朱棣沉思了片刻道:“對啊!我怎么會把她給望了,這有沒有蹊蹺試探她一下便知,嗯,咱們先不出宮去東宮走一趟。”
張玉猶豫道:“這萬一要是讓皇上知道了會不會……”
朱棣道:“放心,我只不過是去看看我的侄兒,父皇不會起疑心的。”
說完,他和張玉便朝東宮的方向走去。朱棣和張玉的對話被藏在宮柱后的小喜子聽到了,他立刻來到順喜公公面前小聲地道:“公公,燕王爺和張玉張大人沒有出宮,他們奔著東宮的方向去了。”
聽到這里,順喜公公心里一驚,嘴上不禁說出兩個字:“不好。”
他對小喜子道:“你在這里等著,我立刻去告訴皇上。”
于是,順喜公公便轉(zhuǎn)身近了上書房,他把剛才在宮門口發(fā)生的事情詳細(xì)地告訴了朱元璋,朱元璋嘆氣道:“這個如意就是蠢材,棣兒要是到了東宮里,可就什么也瞞不住了。”
朱元璋對順喜公公道:“你馬上讓人攔著棣兒,說什么都不能讓他到東宮里見到如意。”
順喜公公道:“可這該用什么理由好呢!燕王這么聰明,若不是什么充分的理由是斷斷不能瞞住王爺?shù)摹!?/p>
朱元璋道:“允炆在郊外是嗎?告訴棣兒讓他也到郊外去,替朕安排一下,朕也親自去。”
順喜公公答道:“是。”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fā),請勿轉(zhuǎn)載!